(图3) 初中二年级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计30分)
1.北京奥运场馆射击馆进行了全方位隔声设计。
据悉,射击馆设备间的楼板采用浮筑楼板,防止固体声的传播;设备间墙体采用双面双层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内填空腔和吸声材料,能够隔绝噪声达到53分贝;设备间的门窗均采用隔声门和隔声窗。
即使屋外下大雨,观众在室内也听不到。
这种隔声设计采用的方法是:( )
A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以上三种方法都用到了
2.自行车尾灯的设计非常巧妙,它虽然不能发光却能让后面的汽车司机清清楚楚的看到,因为它能把各个方向的光线按原路反射回去,这样,后面的司机就可以看到前面自行车反射汽车发出的光,避免了追尾事故的发生。
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图中自行车尾灯的结构表示正确的是:( )
3. 小名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变音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
分析原因的可能是 ( )
A . 香火使钟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传声效果越来越好
B . 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都会变高
C . 香火使振动的振幅加大,使声音响度变大
D . 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
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
4.如图3所示,房间内一墙角处相临两墙面挂了两个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在该墙角紧靠镜面处放有一个脸盆,盆内有水。
某同学通过镜面和水面最多能看到自己像的个数为( )
A .3个
B .6个
C .9个
D .无穷
5.一次抓“瞎”游戏时,被蒙住眼睛的小刚偶尔摸到一块镜子,他偷偷摘下面罩,通过镜子看到小张的眼睛,然后迅速戴好面罩,转身摸到小张,但小张却说他作弊。
请你判断小张是否能看到小刚摘掉面罩:( )
A .能看到,因为光路具有可逆性
B .能看到,因为小张眼睛反射的光进入小刚的眼睛中
C .不能看到,这是小刚猜的
D .不能看到,小刚摘面罩时,背对小张
6.“……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可以传声
B .锣鼓声响度很小
C .观察者离声源很远
D .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
7.蝴蝶每秒钟振翅5-6次,蜜蜂每秒钟振翅300-400次。
当它们从你身边飞过时,凭听觉 ( )
A .能感觉到蝴蝶飞过
B .能感觉到蜜蜂飞过
C .都能感觉到它们飞过 D. 都不能感觉到它们飞过
( )
A .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人看到的像也会变大
B .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不变,人看到的像更清晰
C .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不变,人看到的像大小也不变
D.只有走近平面镜时,人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
9.雷雨天气里,小明从看到闪电开始计时,大约4s后听到雷声,已知声音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分别是340m/s和3×108m/s,则雷电处距离小明大约是
( )
A.1360 Km B.2000Km C.1360m D.1.2×106Km
10.如图所示,井口大小和深度相同的两口井,一口枯井,一口水井(水面在井口之下)两井底部中间位置各有一只青蛙,则:()
A.水井中的青蛙觉得井口大些,晴天的夜晚,水井中的
青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
B.枯井的青蛙觉得井口大些,晴天的夜晚,水井中的青
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
C.水井中的青蛙觉得井口小些,晴天的夜晚,枯井中的青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
D.两只青蛙觉得井口一样大,晴天的夜晚,水井中的青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空4分,共计20分)
11.在田径100m比赛时,计时员在终点位置进行计时。
如果当时比赛的环境条件是:气温为15℃、逆风、风速为2.5m/s。
声速是与气温有关的,下表提供了声速在静风(无风)时随气温变化的部分值,表示了声速随气温变化的规律。
为了计时准确,计时员应以(填“听到的枪声”或“看到枪冒出的烟”)开始记时。
当时发令枪声传向计时员的实际速度是m/s。
声音在不同温度下的速度值
12.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往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接着看到了强烈的爆炸火光。
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
(1);
(2)。
13、人站在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m。
若人以0.5 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m/s。
14.当你吹笛子时,用手指按住或放开不同的孔就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奏出动听的乐曲,如图甲所示,笛子是靠___发声。
如图乙所示,若将笛孔全部堵上,发出的音调______(选填“最高”或“最低”),若将笛孔全部打开,发音的音调___(选填“最高”或“最低”)。
15.青海玉树大地震发生后,为及时了解受灾情况,相关部门利用了飞机航拍和卫星遥感技术。
飞机航拍只能在白天进行,利用地面物体____(填“反射”或“折射”)的可见光进行拍摄,拍摄时物体距离相机的镜头距离应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二倍焦距。
而卫星遥感则可以昼夜不停地工作,因为它不仅可以感知可见光,还可以感知物体发出的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6.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直径AB与屏垂直并接触于A点,一束激光沿CD射向半圆形破璃砖的圆心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请完成光路图并指出两个光斑的位置。
17.在两相交平面镜a、b之间有一发光点S,如图7所示。
试画出由S发出的一条光线,分别经a、b两镜面各反射一次后,使它仍回到S点。
(注意: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不保留表示你正确作图的痕迹,不得分)
图7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第18、19题每题8分,第20、21题每题12分,共计40分)
18.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装置。
(1)实验应在光线_______(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完成,实验时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___________。
(2)取两段同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关系;
(3)点燃蜡烛后,某同学发现镜中出现了甲蜡烛两个不重合的像,这是由于光造成的。
(4)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观察数据可知:L1比L2大,其原因可能是有一定玻璃板的
次数甲到玻璃板的距离L l/cm 乙到玻璃板的距离L2/cm
l 4.4 4.2
2 6.0 5.8
38.78.5
(5)移走后面的蜡烛乙,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填“实”或“虚”)像。
(6)小红将蜡烛甲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19.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4分)(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
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乙
20.夜里,在海洋的同一条航线上,甲、乙两船分别以5米/秒和10米/秒的速度相向而行。
当两船相隔一定距离时,两船上的驾驶员同时拉响了汽笛,驾驶员在听到对方的汽笛声后立刻开亮自己船上的探照灯。
若两船驾驶员探照灯打开的时间正好相隔0.2秒,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则:
-3 -
(1)拉响汽笛时两船之间相距多少米?(2)甲船亮灯时距离乙船多少米?
(3)乙船亮灯时距离甲船多少米?
21.(12分)上周六下午,家住广州郊区的小丽早早来到了亚运会游泳馆50m蛙泳比赛现场,在迫切的等待中,她看到水中有一个半圆形石英钟如图甲所示。
图乙中的P点为小丽的眼睛,Q点为石英钟挂在对面墙上的实际位置。
问:(1)此时实际时刻是多少?(2)过了20min后,水中石英钟又指示什么时刻?(3)再过20min如果比赛还没开始,眼睛在P点还能看到水中石英钟指示的时刻吗?如果不能,应怎么做?
八年级物理竞赛试题
1.B 2.A 3、B 4.B 5、A 6.C 7.D 8.B 9.C 10.B 11.看到枪冒出的烟338
12.(1)不可能听到爆炸声,因为太空是真空(2)即使能听到爆炸声,也不是先听到,因为光速比声速大
13.2cm,0.5m/s
14.空气柱振动最低最高(每空1分)
15.反射大于红外线(每空1分)
16.(1)如图所示
如图,完成入射光线1分,折射光线2分,反射光线2分
17.略
18.(1)较暗垂直(2)大小(3)在两个反射面上两次反射成像(4)0.1 (5)不能虚(6)不变
19.略
20.(1)4830米(2)4620米(3)4623米
21.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墙上的石英钟在水中成像,墙上石英钟在水中的像与墙上石英钟关于水面对称。
(1)3:20(4分)
(2)2:50(4分)
(3)不能(1分)应站起来提高眼睛的高度或向游泳池方向前进(3分)
声速/m·s-1331.5 332.7 333.9 335.1 336.3 337.5
温度/℃0 2 4 6 8 10
甲图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