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题:小豆子大变身

主题:小豆子大变身

主题名称:小豆子大变身主题由来:一次吃点心时,听到孩子们正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最喜欢喝牛奶。

”“我也是!”……“除了牛奶以外你们还喜欢喝什么呢?”我问道。

“我还喜欢喝阿华甜。

”“我喜欢喝桔子汁。

”“我奶奶喜欢喝豆浆。

”只有乐乐一个人想到了奶奶喜欢喝的饮料。

这时琪琪也嚷起来:“我妈妈也喜欢喝豆浆。

”“我妈妈也是。

”突然孩子们的话题都转到了豆浆上了。

“呀,老师早上每天都要喝一杯豆浆,你们知道豆浆是怎么来的吗?”我立刻加入孩子们的谈论中。

通过讨论,孩子们知道了做豆浆必须要有黄豆,于是孩子们决定大家一起动手收集豆豆。

如何根据幼儿的实际,从关注幼儿身边的变化入手呢?教师如何对当前幼儿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有足够的敏感度,并以此引领幼儿进行探索,这对老师提出更大的挑战。

老师除了面对幼儿对豆浆这一问题充分关注的同时,也由此引出各个有价值的活动并通过材料的收集投放或者活动的设计来满足幼儿的需要,调整幼儿的认识。

主题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豆类的外形特征,了解豆类的生长过程及用途。

2、探索豆类的生长,帮助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与交流他们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利用各种各样的豆类进行艺术创作,感受日常生活中具有美感的事物。

4、乐意参加种子发芽的实验,知道种子发芽需要水和空气。

5、知道豆制品是营养食品,喜欢吃豆制品,能大胆地交流有关豆制品的经验。

环境创设:1、主题墙饰:和幼儿一起布置主题环境豆豆家族;关于豆豆家族的图片、故事、游戏、小制作等。

2、实物展览:各种各样的豆豆展,如黄豆、豌豆、赤豆等;豆豆装饰的物品;豆豆发芽等。

区域融合:语言区:提供各种精致的图书或磁带供幼儿欣赏(如故事《老豆过生日》等)除此以外还提供一些与故事有关的实物、精美的底版、指偶和许多头饰,让幼儿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熟悉感受整个故事。

美工区:经典豆豆作品欣赏;自制连环画《豆豆的变化》;提供蛋糕小盆子、提供贴有即时贴的盒子让幼儿先画再按轮廓贴豆豆作品。

1、看图示了解豆豆粘贴的创作步骤,尝试用各种豆豆粘贴出简单的物象2、能创造性地把各种图形进行拼贴。

3、豆制品菜场:准备各种各样的成品蔬菜及豆制品和半成品豆制品让幼儿制作并进行游戏。

科学区:1、观察豆豆的变化,对豆豆变化的不同做数量统计。

2、准备各种豆豆让幼儿按数取物。

3、摸一摸、听一听豆豆再不同的道具里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建构区:提供更重积木让幼儿为豆豆建构豆豆家园。

表演区:提供通话故事的磁带、道具等供幼儿表演“豆豆成长”;听着音乐用豆豆作品进行艺术造型展示。

舞蹈:拾豆豆家长工作:1、带幼儿去菜场了解各种各样的豆豆,指导幼儿记录调查表。

2、提供关于豆豆的藏书,让幼儿了解豆豆的知识,知道豆豆的基本特征。

3、提供一些豆制品让幼儿动手剥一剥、尝一尝,培养幼儿在家也爱吃豆制品的习惯。

4、与幼儿一起制作豆豆作品,因早亲子活动的氛围,培养正确的活动姿势。

5、与班级与同伴共享。

活动一科学:豆子总动员目标1、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各种豆子,了解豆子的名称及外型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基本特征及观察的结果。

重点:了解各种豆子的特征难点:认识不常见的豆子及特征准备:1、各种常见的豆子,各种不常见的豆子及图片,水果盘若干2、和爸爸妈妈一起填写《豆豆大家知》调查表过程:一、认识常见的豆子1、幼儿将搜集到的豆子,分类摆放在水果盘中,个别幼儿介绍自己认识的豆子。

——你认识哪种豆子?它可以用来干什么?2、教师帮助幼儿分类并随时介绍豆子的名称,引导幼儿观察豆子。

教师一一介绍豆子的名称、用途,引导幼儿观察豆子的形状特点,认识更多的豆子。

——这种豆子长的什么样?叫什么?(重复老师介绍的名字)二、认识不常见的豆子将搜集到的不常见豆子的图片事先分类,与幼儿一同认识不常见的豆子——除了这些我们经常能看到的豆子,还有一些有趣的豆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幼儿交流《豆豆大家知》调查表内容幼儿自由玩豆豆,感受豆子的外形特征活动二名称:会唱歌的豆子(制作、瓶子的大小、豆子的声音)目标:1、学习自主探索制作好玩的响罐,体验成功的乐趣。

2、对探索声音感兴趣。

知道物体碰撞会发出声音,并学习辨听不同的声音。

准备:1、幼儿搜集的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罐子(塑料、铁的)2、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豆3、节奏感较强的音乐重点:制作豆子响罐难点:知道豆子多少、罐子大小和声音变化的关系过程:一、导入(1)看见一颗颗黄豆陆陆续续地从杯子跳到盘子中。

(2)豆子发出蹦蹦的响声,好像豆子在“跳舞”。

二、观察、探讨不同材料响罐的声音特点。

幼儿自选玩各种响罐,教师启发幼儿联系实际生活,边玩边想:响罐声像生活中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2、组织讨论:哪种响罐发出的声音最好听,哪种响罐声不好听?3、引导幼儿辨别声音高和低以及音色的变化等。

怎样做出两个能发出不同声音的响罐?4、在不同容器里装同种同量的容物;②、在同种容器里装不同的容物;③、在同种容器里装同种不同量的容物。

5、分辨幼儿提供制作好的响罐,并分别编1—4号。

教师分别取1—4号的响罐,让幼儿进行比较。

三、制作响罐1、幼儿与教师共同利用废旧物制作响罐。

2、幼儿分享制作成果,随音乐玩6、这几个响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有什么不同?(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②、猜猜里面装什么东西?③、幼儿游戏:“对对碰”玩法:幼儿听1号罐子响声,猜里面的东西,并将持有与1号罐子相同声音响罐的幼儿围在一起,看看是否与原来1号罐子里的东西一样的。

以同样方法猜2—4号罐子,帮助幼儿检验自己对声音的听辨能力。

幼儿用自制的响罐为歌曲伴奏,兴致更高且表现得更专注。

那么,除了响罐能当乐器外,还有什么材料也能制作乐器呢?3、将自制的小乐器投放音乐区,使科学区与音乐区融合,相互渗透。

活动三名称:打击乐《小小乐队》目标:1、尝试按乐器不同分为六声部打击乐器演奏2、体验用废旧打击乐器合作演奏的乐趣。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欣赏过乐曲《小小乐队》物质准备:鼓、镲、三角铁、碰铃、自制沙锤、铃鼓。

音乐《小小乐队》重点:根据节奏型打击乐器难点:能够合拍的集体演奏过程:一、开始部分:导入活动今天我的心情真好,因为早上,我收到了一封邀请函,(出示邀请函)我来看看里面写了些什么?哦…. 原来是森林里的小动物寄来的,它们要在森林里举办一场“音乐会”,想邀请我们中班的小朋友去表演节目;你们想去吗?(想)那我们要好好的准备。

二、基本部分:1、听音辨乐器师:我们可以组成一个小小乐队去参加演出。

瞧,这里有六种乐器,谁能举手告诉我它叫什么名字?——它们还会唱歌呢,一起来听听。

请小朋友模仿乐器的声音,可轻轻拍手。

(注意强弱)小结:刚才小朋友们手拍得很不错,模仿小乐器的声音也非常动听。

现在我们来听一首以前学过的音乐,并请小朋友用小手为乐曲伴奏。

2、听音乐,幼儿跟随歌曲节奏拍手(1)、幼儿集体拍手,有节奏拍打完A段的音乐。

师:谁能告诉我,这是一首几拍子的音乐?(2/4拍乐曲的特点就是前一拍重,后一拍轻。

)(2)、播放音乐B段音乐,幼儿分组在X X | X—处拍手三下。

(强、弱、强 - )演奏方法:现在我把小朋友分为四组:第一组的小朋友在沙沙沙的时候站起来拍三下手,拍完后坐下。

第二组站起来在卡卡卡的时候拍三下手,拍完后坐下就这样,一组接一组。

当第四组小朋友拍完,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坐着伴奏,(注意别的组在拍手的时候自己组要保持安静;注意强弱拍、一重一轻;小眼睛一定要看着老师)——播放音乐,教师指挥,幼儿分组拍手练习。

3、集体与分组练习。

(1)——教师唱节奏,幼儿集体练习两个八拍的强弱;接着集体练习X X |X—。

——现在我们要分组练习,但是练习前老师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当有一种乐器在唱歌的时候其他三种乐器都不能发出声音。

(2)随音乐完整表演一次。

三、幼儿演奏再次播放音乐,教师指挥,幼儿完整演奏一遍。

活动四作品分析:故事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豆子以生命,让孩子在故事中了解,黄豆可以制作成酱油、豆油和豆浆这些常见的物品。

同时故事内容更开阔了视野、从故事中我们还了解到了黄豆还可以制作成轮胎、肥皂、油漆、小红帽等不常见的物品。

是一个内容有趣、丰富、开阔视野的作品。

语言活动:老豆过生日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能清楚地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积极参与活动,感受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倾向。

3、按照作品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

准备:1、操作卡:老豆过生日2、与家长共同记录图表重点:能清楚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里豆子变成的各种物品。

难点:能继续探索黄豆可以做成什么过程:一、启发谈话,引起幼儿兴趣教师出示图片,启发提问:——小朋友喜不喜欢过生日?为什么呀?今天老豆儿也要过生日了,它也非常地开心。

它请了很多的客人,我们一起去看看它请了哪些客人呢?二、教师讲述故事一遍——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里有谁?——第一批来的客人是谁?(酱油、豆油和豆浆)它们是用哪种原料做成的?(黄豆)——第二批来的客人是谁?(肥皂和油漆)它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你们现在知道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吗?——第三批来的客人是谁?(轮胎)你们猜轮胎是用什么原材料做出来的?它和黄豆是一家吗?请幼儿学学轮胎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最后来的是谁呀?(小红帽)小红帽优势怎样做出来的?请幼儿学学小红帽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师生共同小结三、启发谈话:——你喜欢黄豆吗?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东西也是用黄豆做成的?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因为黄豆的用处很大,不仅能做出很多好吃的东西,还能做出很多有用的东西。

黄豆全身都是宝,它是人类的好朋友。

四、活动延伸:组织幼儿围绕“如果我是科学家”进行谈话:如果你是科学家的话,你会利用黄豆制成什么东西?故事:老豆过生日老豆过生日老豆小豆都是黄豆,爷爷是老豆,孙子是小豆,老豆过生日乐坏了小豆。

就在老豆过生日的那一天,豆豆家的亲戚都要来祝贺,小豆一大清早就在门口等着,哈哈,客人来了,来了三个客人这三个客人都藏在玻璃瓶子里,一个客人是黑色的,她是谁阿?酱油!一个客人是黄颜色的,她是谁阿?豆油!一个客人是白色的,她是谁阿?豆浆。

三个客人恭恭敬敬得像老豆爷爷鞠躬并夸小豆孙子将来一定会大有用处。

小豆心里想,酱油、豆油、豆浆都是黄豆做的,我以后能做什么呢?这时候又来了两位客人,肥皂和油漆他们都来祝贺,小豆觉得奇怪,他们哈哈大笑说:我们都是豆家的亲戚,豆油加上一些别的东西就把我们做出来了。

咕噜咕噜,一个汽车轮子滚来了,来给豆爷爷祝贺生日小豆子乐了,你来干吗呀,你不是橡胶做的吗?轮子笑笑说:是阿,橡胶就是豆儿加上酒精做出来的。

屋子里真热闹,这是来了一顶小红帽,大家都呆住了,只有豆爷爷明白小红帽看见大家都看着她,挺不好意思的,说:人们把豆豆加上酸,纺成线,织成布,在染上红颜色,就做成小红帽了。

大家听了真高兴,一起说:我们大豆本领大,咱们大豆用处多活动五名称:剥豆豆(打豆浆)目标:1. 认识各种豆类的原始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