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南广铁路NGZQ-3标段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阚世光审核:贾东升批准:曹国平二○○九年六月三十日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范围 (1)1.编制依据 (1)2.编制范围 (1)第二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2.环保、水保的工程概况 (2)3.本标段环保、水保的主要特点 (2)4.本标段主要工程数量 (3)第三章环保、水保管理的整体规划及施工组织 (5)1.方针 (5)2.目标 (5)3.总体施工安排 (5)4.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安排 (5)4.1.管理机构 (5)4.2.主要职责 (5)4.3.建立健全环保、水保管理保证体系 (8)4.4.施工队伍配置及施工任务划分 (8)5.劳动力组织计划 (8)5.1.劳动力组织计划 (8)5.2.劳动力组织措施 (11)5.3.劳动力进场安排 (12)6.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 (13)6.1.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原则 (13)6.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13)6.3.主要施工机械、试验设备调配计划 (13)第四章重要环境因素 (20)第五章环保、水保施工方案 (20)1.固体废弃物的防治 (20)2.施工噪音的防治 (21)3.水土流失的防治 (22)4.占用农田(耕地)的防治 (23)5.施工扬尘的防治 (24)6.泥浆(污水)排放的防治 (26)7.其它 (27)第六章环保、水保主要管理制度 (27)1.建立施工环保、水保责任制 (27)2.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27)3.坚持“三同时”制度 (27)4.环保、水保交底制度 (28)5.监督检查制度 (28)6.环境污染与破坏事件报告制度 (28)第七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9)1.突发环境事件预案启动条件和范围 (29)2.应急领导组织机构 (29)3.机构职责 (29)4.突发环保事件分类及分级 (30)5.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和现场保护 (32)6.事故情况与响应级别确定 (32)7.救援行动 (32)8.应急恢复 (33)9.应急结束 (33)10.其它要求 (33)第八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33)1.环境保护措施 (33)1.1.噪声控制措施 (33)1.2.废水控制措施 (34)1.3.扬尘、烟尘控制措施 (35)1.4.废弃物控制措施 (36)1.5.隧道施工控制 (36)2.水土保持措施 (37)2.1.植被土壤保护标准 (37)2.1.水系保护标准 (37)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范围1.编制依据⑴国家、铁道部、广西省及当地有关环保、水保法律、法规、办法等要求;⑵新建铁路南宁至广州线黎塘西至桂平段施工招标文件;⑶我单位与南广铁路公司签订的合同协议书;⑷新建铁路南宁至广州线黎塘西至桂平段施工设计文件;⑸现行铁路设计、施工技术条件、施工指南、验收标准及相关规定;⑹现场核对、调查及探查资料;⑺我单位ISO14000环境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

⑻我单位现有的机械设备配备能力及专业化队伍的施工能力。

2.编制范围新建铁路南宁至广州线NGZQ-3标段正线起讫里程为D1K0+000~DK44+000,总长44km。

柳广上下行联络线单线合计总长12.466。

包括设计范围内的路基、桥梁、涵洞、隧道、临时工程等环保、水保工程。

针对本标段内工程施工期间环保、水保管理,编制本实施方案。

第二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本标段位于广西省宾阳县、贵港市境内,新建铁路南宁至广州线NGZQ-3标段正线起讫里程为D1K0+000~DK44+000,总长44km。

柳广上下行联络线单线合计总长12.466。

主要工程数量:路基土石方1098.77万施工方,特大桥30692.97延长米/15座,大桥957.34延长米/3座,中桥134.74延长米/2座,框架式桥537.6延长米/21座,跨线公路、人行桥11座。

隧道792m/1座,站场2个,涵洞6481.26横延米/259座。

铺轨正线418.5公里。

本标段工程从2009年3月1日开始施工准备,计划2009年5月1日主体工程正式开工,2012年3月31日竣工。

2.环保、水保的工程概况本标段跨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贵港市,属于中亚热带~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区,常年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至九月暴雨较为集中,为汛期,冬季很少严寒,雨量稀少。

年均降雨量在1835mm。

标段内线路位于河流冲洪积阶地及平原,整体地形较平缓,间夹溶蚀孤峰。

不良地质及特殊土为软土及松软土、膨胀土和岩溶,岩溶中等~强烈发育为主。

沿线途经珠江流域水系,地表水主要为河水及塘水等;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岩溶水、基岩裂隙水三种,其中以岩溶水最为发育。

本标段内线路与既有黎湛铁路线、G324(南梧二级路)基本平行,各主要工点均有乡村道路连接。

3.本标段环保、水保的主要特点⑴标段内队伍营地、拌合站、梁场、施工便道等大小临工程需要临时用地数量大,必须合理规划,尽可能利用荒地,山坡,少占用农田耕地,避免给当地百姓生产带来不便。

⑵桥梁工程多,桩基作业产生大量泥浆,防治污染水体要求高。

⑶当地雨水多,便道修筑、路基开挖作业等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⑷施工机械设备比较多,部分施工线路穿越村庄、靠近居民区,百姓对施工噪音、扬尘等比较敏感。

4.本标段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路基土石方1098.77万施工方,特大桥22114.317延长米/10座,大桥957.34延长米/3座,中桥107.16延长米/6座,小桥46。

09延长米/2座,隧道800m/1座,站场2个,涵洞6481.26横延米/173座。

主要工程数量详见表2-1-1。

第三章环保、水保管理的整体规划及施工组织1.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

把环境保护的好坏作为工程是否创优的重要标准,严格贯彻执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环保原则。

2.目标确保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及业主有关环保要求得到有效识别贯彻,杜绝环境事件的发生,环境投诉处理率100%,争创贵港市环保先进单位。

3.总体施工安排根据本工程线路长、桥梁比例大、软基处理多等实际情况,以各工区承担任务尽量平衡,方便管理为原则,本标段设四个工区,分别由各工区组织若干专业队伍具体实施。

4.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安排4.1.管理机构根据工程对环境的要求,项目成立以经理为组长、总工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定期布置安排、检查总结工作,加强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

项目经理部设安质环保部,配备专职环保工程师1人,每个工区、梁场配备专职环保工程师1人,每个作业队设兼职环保工程师1人,施工班组设兼职环保员1人。

4.2.主要职责4.2.1.领导小组职责⑴贯彻执行有关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当地人民政府、建设单位、工程监理环保规定中的强制性条款;严格执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该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⑵健全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制定环保目标和有关规章制度,对本标段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工作负总责。

⑶负责施工期间环保、水保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⑷讨论、研究和解决重要环保事宜。

4.2.2.组长职责⑴对施工中的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工作负总责,保障环保、水保所需经费。

⑵制定和签发本标段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实施性计划。

⑶领导和带头贯彻执行国家/行业/环保政策法规,保证环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⑷分解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目标,并责任到人进行实施。

体系有效运行。

⑸组织对下检查和指导工作,深入基层认真调查和收集环境保护好的做法,并在本标段推广应用。

4.2.3.安质环保部工作职责⑴组织学习国家、铁道部、广西省、南广铁路公司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办法,贯彻执行领导小组的指示并督促落实。

⑵保持与南广铁路公司、环保监理及地方环保部门的联系,接受监督检查和指导。

⑶负责环保体系标准和有关规章的贯彻落实,确保环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⑷组织对下检查和指导工作,深入基层认真调查和收集环境保护好的做法,并在本标段推广应用。

4.2.4.专职环保工程师职责⑴收集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业主及施工技术细则规定的强制性条款,及时更新下发各单位。

⑵遵照执行项目经理部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章和指令,同上级和相关业务部门保持联系,对下做好环保指导和服务工作。

⑶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重大问题及时上报,编发环保检查通报。

⑷负责环保管理体系在本职权范围内的有效运行。

4.2.5.工区经理、梁场场长职责⑴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业主及施工技术细则规定的强制性条款。

⑵遵照执行项目经理部下发的环境保护的各项规章和指令,同上级业务部门保持联系,加强施工环保管理,保证环保管理体系在本管内有效运行。

⑶加强对管辖施工队的环保宣传教育和督促工作,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⑷对辖区内的环保及水土保持进行监督检查。

4.2.6.施工队长职责⑴遵照执行工区、梁场下发的环保、水保的各项要求和指令,加强施工现场环保管理,整改存在的问题。

⑵负责本队内的环保及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整改。

⑶负责实施对作业人员的环保日常教育工作,约束施工中环保行为。

4.2.7.兼职环保工程师、环保员职责⑴对本区内的环保、水保管理工作进行督促落实,形成环保资料。

⑵具体实施对本区内施工人员的环保、水保宣传教育,贯彻和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业主以及上级单位的环保要求;负责环保、水保交底工作。

⑶对施工现场环保、水保进行巡查、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验证。

⑷协助行政主管做好环保、水保管理的奖惩工作。

4.3.建立健全环保、水保管理保证体系针对工程环境特点,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保证体系(详见图1),保证环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4.施工队伍配置及施工任务划分组织在路基、桥梁、隧道与梁体预制、运架及现浇梁等方面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并接受过培训的作业人员组成专业化施工队伍担负本工程施工,确保优质、高效完成任务。

5.劳动力组织计划5.1.劳动力组织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