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湖南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知识竞赛试题基础知识20道(历史、概念、大政方针、法律法规、标准等)1、1974年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 B )。

A、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B、人类只有一个地球C、一个地球,一个家庭2、由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博士撰写,于1962年出版的( A )一书,被誉为人类环境意识觉醒的标志、环境保护新纪元的开端。

A、《寂静的春天》B、《只有一个地球》C、《增长的极限》3、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的是(C)制订的《田律》。

该律令不仅包含有农、林、牧、鱼、粮等方面的法令,其中还涉及林木、野生动植物、草地、河道的保护和关于及时汇报雨量和自然灾害的报告制度。

A、唐朝B、明朝C、秦朝4、我国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是(B)年提出来的?A、1972B、1973C、19835、环境保护泛指人类为了解决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环境保护的内容包括(A)(B)(C)。

A、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B、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C、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D、防止发生森林火灾E、爱护花草树木6、我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于( C )年8月在北京召开。

A、1971 B、1972C、19737、“可持续发展”是指(A):A、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B、能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

C、以保护自然为基础,适当降低人类发展速度的经济发展。

8、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 B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A、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C、可持续发展9、生态文明的核心是( C ):A、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B、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谋福祉C、重视环境保护、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10、现阶段,我国要在新型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积极探索出一条(A)(B)(C)(E)的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

A、代价小B、效益好C、排放低D、产量高E、可持续11、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保护环境作为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 C )的重要抓手,为环境与经济发展找到了更加紧密的结合点。

A、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B、国民经济较好较快发展C、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2、“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简称为( B )原则。

A、3AB、3RC、3D1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发和推广(B)、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A、绿色B、节约C、省钱1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社会公德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 A )、遵纪守法等主要内容。

A、保护环境B、邻里团结C、诚实守信15、2012年( C ),湖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发布《绿色湖南建设纲要》。

A、1月21日B、3月5日C、4月24日16、“十二五”期间,湖南将全力推进“四化两型”战略,着力打造“绿色湖南、创新型湖南、数字湖南、( B )”。

A、文化湖南B、法治湖南C、科技湖南17、下列不属于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的是( B )。

A、《大气污染防治法》B、《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C、《森林法》18、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从立法到执法强调了以下哪些基本原则。

(A)( B)( C)( D)(E )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C、“谁污染,谁付费”;“谁开发利用,谁保护补偿”的原则D、政府与企业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E、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原则F、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19、2012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新标准增加了( B )和臭氧(O)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

A、二氧化氮B、细颗粒物()C、一氧化氮20、读懂我国的“城市空气质量报告”,了解自己居住城市区域生活环境质量,就需要了解(A)( C )( D)指标。

A、大气环境污染指数B、水污染指数C、空气质量级别D、首要污染物E、次要污染物两型社会建设20道21、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 B ),第一次正式提出“环境友好”的理念。

A、《人类环境宣言》B、《21世纪议程》C、《环境保护白皮书》22、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 B )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A、天津滨海新区B、长株潭城市群C、重庆两江新区23、“两型社会”是指(A)社会。

A、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B、环境保护型和科学发展型C、科学发展型和包容增长型24、湖南省委提出以“四化两型”推动湖南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

其中“四化”是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A )。

A、信息化B、科技化C、经济产业化25、湖南省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A )、科技创新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和制度支撑体系。

A、可持续发展体系B、国际化产业体系C、能源资源利用体系26、节能降耗减排,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这一目标不相符的是( B )A、生活中一水多用,以节约水资源B、焚烧废弃塑料,以减少“白色污染”C、购买耗油量低的汽车,以节能减排27、长株潭的五大两型社会示范区分别为( A )、云龙示范区、昭山示范区、天易示范区、滨湖示范区。

A、大河西示范区B、河西示范区C、天元示范区28、湖南省长株潭“3+5”城市群由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以及周边( A )五市构成。

A、岳阳、益阳、常德、娄底、衡阳B、衡阳、邵阳、常德、郴州、岳阳C、邵阳、益阳、岳阳、永州、衡阳29、湖南省在长株潭三个城市之间划出(A)平方公里的“绿心”,其中89%为禁止和限制开发。

A、522B、350C、25230、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两个加快、两个率先”,以下哪些属于(A)(B)A、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努力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B、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C、加快转型升级,在全国率先实现四个现代化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C)”。

A、75%和70%B、80%和75%C、85%和80%32、我省“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B)建设的攻坚时期。

A、四个现代化B、两型社会C、四个湖南33、“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着重突出了两型社会建设,要坚持以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A)方式转变的目标和着力点。

A、经济发展B、社会发展C、环境发展34、我省“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坚持(B)为主、综合整治,从源头上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效改善环境质量。

A、治理B、预防C、改善35、我省一直重视加强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力争通过10至20年的努力,将湘江打造成为(C)。

A、东方威尼斯B、东方维也纳C、东方莱茵河36、周强在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是实现未来五年任务的(A)。

A、总战略B、总部署C、总任务37、我省“十一五”期间,两型社会建设全面铺开,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A),S O2下降(%)、COD 下降(%)。

A、%B、%C、%D、%E、%38、我省“十二五”规划指出:我省加快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其中一方面是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C)的问题突出,面临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的双重任务和双重压力。

A、不发达B、不先进C、不可持续39、推进我省“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要求坚持优化发展、创新发展、人本发展、(A)、改革开放。

A、绿色发展B、科学发展C、持续发展40、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深入贯彻(B)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A、计划生育B、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C、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环境管理10道41、环境管理分为 (B )(C)(D)。

A、环境参数的管理B、环境计划的管理C、环境质量的管理D、环境技术的管理E、环境污染的管理42、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有(A)(C)(D)(E)(F)。

A、行政手段B、社会手段C、经济手段D、宣传教育手段E、技术手段F、法律手段43、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和开发活动,预先进行( A ),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建设的法律制度。

A、调查、预测和评价B、调查、监督和评价C、预测、监督和评价44、“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B )的制度。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改造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C、同时设计、同时改造、同时投产45、国务院颁布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征收排污费的范围包括(A)(B)(D)(E)。

A、污水B、废气C、浓烟D、噪声E、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46、“排污即( B ),超标即处罚”是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原则之一。

A、纳税B、收费C、处罚47、“十二五”污染减排指标由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项扩大到四项,增加氨氮、( A )。

A、氮氧化物B、可吸入颗粒物C、二氧化碳48、突发环境事件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具有( C )危害严重及污染物不明等特点。

A、经常性发生、扩散缓慢B、发生突然、扩散缓慢C、发生突然、扩散迅速49、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环境民事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有(A)(C)(D)。

A、双方当事人可自行协商解决B、可以要求公安机关调解处理C、可以要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调解处理D、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E、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50、“ISO14000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组织制定的有关( B )的系列标准。

A、能源管理B、环境管理C、质量管理污染防治15道51、按照人类活动方式一般将污染源分为:( A )A、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四类B、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三类C、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二类52、人们通常把PH值小于的降水称为(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