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秋《经济学基础》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如果猪肉价格上升,鸡肉价格不变,则鸡肉的需求将会()。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能确定答案:A 答案联系“文档贡献者”2.通常,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由于价格膨胀而()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A. 快B. 慢C. 相等D. 不确定答案:A3.资本能带来利息的根源是()。
A. 资本具有净生产力B. 资本能迂回生产C. 资本降低了生产效率D. 资本可以积累答案:A4.下列不属于微观经济学基本假设的是()。
A. 市场出清B. 完全理性C. 完全信息D. 不完全信息答案:D5.在美国,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主要是取决于()。
A. 政府和企业的相互影响B. 经济中那些最大的公司C. 政府的经济顾问D. 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私下的相互影响答案:D6.如果A物品价格上升引起B物品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那么()。
A. A与B是替代品B. A与B是互补品C. B一定是低档商品D. A一定是正常商品7.关于通货膨胀,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B.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C. 通货膨胀将会影响财富和收入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再分配D.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8.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
A.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 分配理论C. 生产理论D. 生命周期理论9.在经济周期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对劳动力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称为()。
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正常失业10.市场不发达的原因主要是()。
A. 自然资源匮乏B. 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化、商品化、货币化不发达C. 人口素质低D. 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1.垄断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包括()。
A. 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B. 造成社会分配不公C. 引起腐败D. 妨碍社会进步答案:ABCD2.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与特征,将通货膨胀分为()。
A. 爬行的通货膨胀B. 加速的通货膨胀C. 超速的通货膨胀D. 受抑制的通货膨胀3.以下不属于完全竞争的条件的是()。
A. 产品存在差异B. 资源流动受到限制C. 市场信息不对称D. 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和消费者4.生产要素价格的理论基础是()。
A. 边际生产力论B. 均衡价格论C. 生命周期理论D.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5.所有厂商,按所有者的多少和所负责任的大小,可分为()。
A. 个人业主制企业B. 合伙制企业C. 公司制企业D. 民营企业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包括吉芬商品在内的商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2.当一个人的一种欲望或需求得到满足时,另一种欲望就要出现,这是人类欲望无限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3.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劳动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4.比较接近完全垄断的行业是股票市场。
()5.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基尼系数在0.5以上,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合理。
6.完全垄断市场中,资源可以得到最优配置。
()7.生产要素价格的理论基础是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论和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
8.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标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9.理性预期学派主张中央银行应保持货币供给量的稳定增长率,以保持物价的稳定。
()10.欲望是人们取得并享受某种物品的愿望,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感觉。
()18秋《经济学基础》作业_2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私人商品的特点是()。
A. 有竞争性与无排斥性B. 有竞争性C. 无竞争性与排斥性D. 有竞争性与排斥性2.美国国会1890年通过的第一部反垄断法案是()。
A. 克莱顿法B.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C. 谢尔曼法D. 罗宾逊.帕特曼法3.失业率是()。
A. 失业人数占劳动人数的百分比B. 失业人数占全部人口数的百分比C. 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口数的百分比D. 失业人数占就业人口数与失业人口数之和的百分比4.利息的作用不包括()。
A. 利息能诱发人们储蓄B. 利息能最有效地利用资本C. 利息能抑制过度投资D. 提高利息率可压抑可贷资本的供给,刺激可贷资本的需求5.花10元钱理发的机会成本是()。
A. 10元钱其他最好的用途B. 用来理发的时间的其他最好用途C. 10元钱和用来理发的时间的其他最好的用途D. 给理发师10元钱的价值6.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A. 与纵轴相交B. 经过原点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 与横轴相交7.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居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居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可能大于可能小于8.范围经济的概念是说()。
A. 一起生产各种不同的产品比单独生产它们更便宜B. 产量大时,生产的平均成本低C. 边际成本曲线向下倾斜D. 生产大产量比小产量更昂贵9.经济学可定义为()。
A. 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B. 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C. 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经济性用途的科学D. 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10.奥肯定律说明了()。
A. 失业率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关系B. 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关系C. 失业率与投资率之间的关系D. 失业率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1.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具体因素主要包括()。
A. 厂商提供产品的差别程度B. 市场上厂商的数目C. 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控制的程度D. 厂商进出市场的难易程度2.根据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需求的价格弹性划分为()。
A. 完全无弹性B. 缺乏弹性C. 单位弹性D. 富有弹性、完全弹性3.一般认为,规模经济的原因有()。
A. 专业化分工B. 学习效应C. 价格谈判上的强势地位D. 可以有效承担研发费用4.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包括()。
A. 充分就业B. 物价稳定C. 经济增长D. 国际收支平衡5.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包括()。
A. 从规模扩大中获得的经济利益是有限度的,它不受到技术和管理上的制约B. 专业化分工过细也会带来副作用,单调的工作会使员工失去创造性思维,员工不能从工作中享受到学习、挑战、激励和创新的乐趣,进而降低劳动生产率C. 规模扩大可能加大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的运输次数,增加运费D. 由于管理幅度的限制,规模扩大必然带来管理层次的增加,容易导致管理僵化,效率下降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要素所有者出卖要素取得的收入成为厂商销售收入的来源。
()2.要素的价格取决于要素的供求,而要素的供求又取决于产品市场。
()3.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分析企业的起源和规模时,首次引入经济学分析的。
4.垄断竞争市场不存在产品差别。
()5.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因此,工资理论是分配理论的首要课题。
6.垄断容易引起腐败,但会促进社会收入分配趋于平等。
()7.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要素需求量取决于要素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
8.失业的成本是巨大的,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常常成为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 )9.公债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10.价格领袖可能是成本较低的厂商,更可能是该行业规模中占优势的或最大的厂商。
()18秋《经济学基础》作业_3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只适用于()。
A. 低收入工人占多数的国家B. 高度发达和富裕的国家C. 全世界D. 欧洲和美国2.在国民收入核算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
A. 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D. 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3.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A. 时间长短B. 可否调整产量C. 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 可否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规模4.当边际成本小于平均可变成本时,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将导致()。
A. 平均可变成本上升B. 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C. 总成本下降D. 平均可变成本一定是处于减少的状态5.塞勒.凯弗维尔反合并法产生于()。
A. 1950年B. 1951年C. 1952年D. 1960年6.投资乘数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
A. 利息率B. 资本的逐利行为C. 边际储蓄倾向D. 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性7.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
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A.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 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C. 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D.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8.下列哪一种说法最好地表述了消费者的预算线()。
A. 消费者可以购买每种物品的数量B. 消费者选择的限制条件C. 消费者合意的消费水平D. 消费者所作出的消费选择9.总收益减去总成本的差额等于()。
A. 固定收益B. 利润C. 不变成本D. 经营收益10.根据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A.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交之点B.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之点C. 离原点最远的等产量线上的任何一点D. 离原点最远的等成本线上的任何一点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1.关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需要满足之后,一百个新的需要跟着出现。
B. 一个人的欲望或需求得到满足时,另一种欲望就要出现。
C. 作为理性的人,多多益善的偏好是支配他们日常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D. 人们的消费欲望具有随着产品和劳务的发展不断发展的趋势。
2.以下属于非对称信息导致的现象有()。
A. 逆向选择B. 道德风险C. 委托代理问题D. 垄断3.在确定行业的适度规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
A. 行业的技术特点B. 市场条件C. 自然资源状况D. 管理人员的素质4.以下属于土地特征的是()。
A. 土地的质量是不同的B. 土地的供给是不变的C. 土地的需求几乎是不可替代的D. 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是先天性的5.造成不同职业之间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
A. 补偿性工资差别B. 生产率差别C. 基于信息不完全的差别D. 不完全的劳动流动性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在经济学中,一般把货币分为M1、M2、M3,其中,M1=通货+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商业银行定期存款。
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