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B . 用稀盐酸清钢铁表面的铁锈C . 用铅笔在纸上写字D . 用水将浓盐酸稀释2. (2分)“绿色能源”是当今人类的理想能源。
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A . 无烟煤B . 太阳能C . 地热能D . 潮汐能3. (2分)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爆炸B . 工业制氧C . 木材燃烧D . 汽油挥发4. (2分)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A . 都能离解出金属离子B . 都能使指示剂变色C . 都能离解出氢氧根离子D . 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5. (2分)物质的“性质——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 .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冶炼金属B . 石墨质地软且滑腻——制作电极C . 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制霓虹灯D .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作干燥剂6. (2分)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 . 塞紧橡皮塞B . 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C . 稀释浓硫酸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7. (2分)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 . 合金:不锈钢、石墨、生铁B . 碱:烧碱、纯碱、氨水C . 干燥剂: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D . 有机物:乙酸、乙醇、碳酸钙8. (2分)一定温度下,将少量氧化钙固体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作出图象甲、乙和丙,则其中图象丙中反映的情况是()A . 溶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B . 溶剂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C . 溶质的溶解度与时间的关系D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9. (2分)(2014•铁岭)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若甲是镁,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B . 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C . 若丙、丁分别是化合物和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 . 若甲乙质量均为10g,则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是20g10. (2分)下列成语中没有涉及燃烧条件的是()A . 如火如荼B . 煽风点火C . 死灰复燃D . 火上浇油11. (2分)图甲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乙是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A . 若甲和乙属于同种元素,则X的值为18B . 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C . 若乙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则乙是硫离子D . 硫原子核带16个单位的正电荷12. (2分)鱼油中富含的DHA(C22H32O2)是大脑细胞形成和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DHA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DHA由三种元素组成B . 一个DHA 分子中共含有56个原子C . DH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3︰4︰4D . DH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3. (2分)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需要用多少mL的量筒量取多少mL的浓硫酸()A . 100mL 54.35mLB . 100mL 55.5mLC . 250mL 54.35mLD . 250mL 55.5mL14. (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 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D . 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15. (2分)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 mL,这位学生取出液体的实际体积为()A . 无法判断B . 大于8mLC . 小于8mLD . 8mL16. (2分)(2015•广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CO(NH2)2属于复合化肥B . 青少年正在长身体,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不吃蔬菜C . 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同时放出能量D . 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可以大量施用化肥17. (2分)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 . 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B . 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C .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 .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18. (2分)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19. (2分)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A . 用稀盐酸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B . 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稀盐酸C . 用水鉴别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D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20. (2分)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硫酸的烧杯放在天平上、调平,同时向两烧杯中加入等质量形状相似的锌和铁.如图所示:则从开始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指针偏转的情况是()A . 先偏左后偏右B . 先偏右后偏左C . 一直偏右D . 一直偏左二、本题包括5小题 (共5题;共34分)21. (3分)如图:已知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该变化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反应;(3)与化石燃料相比,甲物质做燃料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条即可).22. (6分)生活中铜制品放置久了,表面会产生绿色的铜锈.某实验小组分别对铜锈的组成和铜锈蚀的条件进行了探究.(1)探究1:铜锈由哪些元素组成?【进行实验】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铜锈进行加热,观察到试管口有水珠生成,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绿色固体变为黑色.经检测,黑色固体为氧化铜.根据实验,铜锈由________元素组成.(2)探究2:铜发生锈蚀的条件是什么?【查阅资料】亚硫酸钠(Na2SO3)、氢氧化钠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常温下:亚硫酸钠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CO2 .【猜想与假设】铜的锈蚀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进行实验】利用如图装置(铜片长度均为4cm,试管容积均相同,1和2中未标注的液体为加热后冷却的蒸馏水)进行了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一个月.实验现象:只有实验1中铜片小部分发生了锈蚀.【解释与结论】①实验4的目的是________.②对比实验1和5,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③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铜锈蚀的条件是________.【反思与评价】④对实验进行反思后,同学们认为实验________可以不用进行.⑤根据实验结论,请你写出一种防止铜发生锈蚀的方法________.23. (3分)(2016•长春模拟)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10℃时,100g水中加入________gKNO3达到饱和状态;(2)将4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3)将30℃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b.溶剂的质量不变c.浓质的质W量不变 d.溶解度不变.24. (17分)在实验室中可选择如图装置制取气味.(1)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2)B和C均可用于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在制取气体时B 与C相比,C的优点是什么?(3)若用金属与酸液反应来制取氢气,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4)计算NH4NO3中个元素的质量比,80千克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25. (5分)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某工业废渣主要成分是Fe2O3 ,还含有CaCO3和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实验室用此废渣制备FeSO4•7H2O的流程如图:请根据流程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1)稀硫酸与粉末中的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操作②是________,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3)Fe与Fe2(S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硫酸亚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待结晶完毕后,滤除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用冰水洗涤的目的是:Ⅰ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杂质;Ⅱ________.三、综合题 (共4题;共28分)26. (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的方法,设计了如表实验方案.提示:白磷的着火点为40℃.实验编号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图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1)在盛有20℃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并通入空气无明显变化(2)在盛有50℃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小块白磷无明显变化(3)在盛有50℃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并通入空气白磷燃烧(4)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大理石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大理石不是可燃物(5)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烧杯蜡烛熄灭(1)请你帮助完成实验并记录相应的现象和结论(填写在横线上).实验编号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图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1)在盛有20℃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并通入空气无明显变化________(2)在盛有50℃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小块白磷无明显变化________(3)在盛有50℃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并通入空气白磷燃烧________(4)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大理石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________大理石不是可燃物(5)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烧杯蜡烛熄灭________(2)通过探究得知,燃烧需要满足条件:________ .(3)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除以上(5)的灭火方法外任答一种)________ .27. (9分)(2016•句容市校级一模)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3)用B、D组合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优点是________.(4)硫化氢气体(H2S是)有毒,溶于水形成算,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H2S,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某同学用如图G、H、I组合收集H2S.①用G收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________(填“大”或“小”).②各装置的作用:H________;I________.28. (7分)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