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高清科技法庭庭审系统解决方案V2.2目录第1章系统概述 (1)1.1 应用背景 (1)1.2 需求分析 (1)1.3 建设目标 (2)1.4 设计原则 (3)1.5 设计依据 (5)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7)2.1 总体设计思路 (7)2.2 系统架构设计 (7)2.2.1 系统整体拓扑 (7)2.2.2 数字法庭框架 (8)2.3 庭审系统类型 (11)2.3.1 标准型刑事审判法庭 (11)2.3.2 标准型民商事审判法庭 (11)2.3.3 标准型行政审判法庭 (11)2.3.4 简易型刑事审判法庭 (11)2.3.5 简易型民商事审判法庭 (12)2.4 系统特色亮点 (12)2.4.1 适应多种法庭,高清化全功能 (12)2.4.2 环境自动控制,科技化程度高 (12)2.4.3 标准通信协议,功能扩展性强 (12)2.4.4 业务应用融合,操作方式简便 (12)2.4.5 高端技术应用,设备稳定可靠 (13)第3章系统建设方案 (14)3.1 标准型刑庭建设方案 (14)3.1.1 拓扑结构设计 (14)3.1.2 设备部署示意 (14)3.1.3 法庭设备配置 (16)3.1.4 系统功能介绍 (17)3.2 标准型民商事法庭建设方案 (18)3.2.1 拓扑结构设计 (18)3.2.2 设备部署示意 (19)3.2.3 法庭设备配置 (20)3.2.4 系统功能介绍 (20)3.3 标准型行政法庭建设方案 (21)3.4 简易型刑庭建设方案 (21)3.4.1 拓扑结构设计 (21)3.4.2 设备部署示意 (22)3.4.3 法庭设备配置 (22)3.4.4 系统功能介绍 (23)3.5 简易型民商事法庭建设方案 (24)3.5.1 拓扑结构设计 (24)3.5.2 设备部署示意 (25)3.5.4 系统功能介绍 (26)3.6 简易型行政审判法庭 (26)3.7 庭审集控中心 (26)3.8 庭审存储系统 (27)第4章关键设备介绍 (30)4.1 庭审专用高清摄像机 (30)4.1.1 一体化高清摄像机 (30)4.1.2 司法专用高清球机 (30)4.2 高清庭审专用主机 (30)4.2.1 标准型庭审主机 (30)4.2.2 简易型庭审主机 (31)4.2.3 便携式庭审系统 (31)4.3 法庭综合控制台 (32)第5章庭审录播管理平台 (33)5.1 平台整体概述 (33)5.2 平台应用功能 (33)5.2.1 书记员应用功能 (33)5.2.2 平台管理功能 (36)第6章法院综合管理平台 (39)6.1 平台整体概述 (39)6.2 平台技术架构 (39)6.3 平台技术优势 (40)6.3.1 先进的技术架构 (40)6.3.2 模块化的设计思想 (41)6.3.3 安全的数据管理方式 (41)6.3.4 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 (41)6.4 平台组成模块 (41)6.4.1 庭审管理服务 (41)6.4.2 传输管理服务 (42)6.4.3 刻录服务 (42)6.4.4 电源管理服务 (42)6.4.5 数据库管理服务 (42)6.5 平台应用功能 (42)6.5.1 案件管理 (42)6.5.2 庭审排期 (43)6.5.3 庭审直播 (43)6.5.4 庭审点播 (43)6.5.5 庭审评价 (43)6.5.6 权限管理 (43)6.5.7 统计分析 (44)6.5.8 远程监控 (44)6.5.9 与第三方对接 (44)6.5.10 外派法庭应用 (44)第1章系统概述1.1 应用背景2008年最高法发布28号文件《人民法院审判法庭信息化建设规范(试行)》提出关于全国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的规范;2010年最高法发布33号文件《关于庭审活动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人民法院有条件将进行法庭录音录像建设,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2011年最高法办公厅发布18号文件《人民法院审判法庭信息化基本要求》,对法庭中视频、声音等信号采集格式做了规定,对庭审系统做出了基本技术要求。
“数字庭审系统”通过加强计算机技术、图像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采用先进的语音激励画面自动切换、专业的H.264数字视音频编码并能够进行实时DVD光盘直录、音像资料库硬盘备份、网络点播、动态片头字幕叠加、设备远程自动控制、视音频参数调整、“多码流”网络传输直播技术。
实现法院系统对审判的标准化建设,利用现有的网络对审判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贯彻科技法庭应用理念,提高了审判过程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公平性,加强了法院在办案、办公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并依托于法院现有相关庭审系统,在保证法院正常庭审程序不改变的情况下,与法院各类庭审系统进行无缝整合。
1.2 需求分析高清科技法庭庭审系统,旨在将法院内多个审判法庭建成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科技庭审系统。
通过数字庭审管理系统实现庭审现场声音、画面和多媒体信息的采集、录制和后台存储;实现所有法庭设备的远端集中控制,统一管理庭审多媒体资源,并实现庭审信息(包括音频视频资源、证据信息和庭审笔录)的直播和点播。
根据目前人民法院庭审信息化建设的分析,数字庭审系统建设需要满足以下需求:◆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在庭审过程要求实时录音录像,并拍摄各诉讼参与人员特写画面,现场复合画面记录,并单独保存各诉讼人员视频图像,音频要求能单独保存,供事后点播庭审音视频资料;◆案件卷宗管理系统应支持通过二次开发与审判管理系统实现对接,可自动调用各类卷宗数据,同时要求庭审平台也应具备自主管理卷宗功能,可提供案件信息登记、案件排期等应用。
◆开庭三同步应用开庭过程中,要求能针对各诉讼参与人展示当庭的各类证据信息、书记员的庭审笔录内容、远程诉讼参与人画面等,并支持物证、书证、音像证据、电子证据的当庭展示,支持笔记本电脑举证,并可控制示证画面切换。
◆庭审实况直播点播庭审现场的视频信息、音频信息、示证信息、笔录信息,支持以组播或单播方式发送到计算机网络上,本院、跨院的计算机终端可使用浏览器观看庭审现场实况,并支持庭审结束后的点播观看,保证庭审音视频信息、笔录信息等同屏播放。
◆网上开庭、提讯、听证系统要求能在法院专网上实施远程开庭,远程提讯、远程作证功能,满足诉讼参与人在同一时间通过网络参与同一庭审活动,支持示证内容双向交互、笔录远程同步、笔录确认等应用。
◆设备操控和管理系统应能提供方便的设备控制系统,如无线触屏,对法庭现场的展示设备进行切换,以及对其它设备的操控,操控动作权限控制、日志记录。
系统可对法庭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并记录运行状态,故障及时报警;1.3 建设目标通过在法院建设科技法庭庭审系统,可以高度集成法庭中各类设备,有效地提升司法审判过程的信息化应用,完善法庭记录方式,促进司法公正,满足最高法的庭审系统建设规范。
科技法庭庭审系统的建设目标是能助力司法审判过程实现证据信息展示、书记员电脑的庭审笔录、远程诉讼参与人画面的三同步显示,对庭审现场画面采集、音频采集、证据展示、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记录,对庭审过程进行直播点播,同时系统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具备与法院其它业务系统对接能力,实现数据应用共享。
➢信息管理安全可靠高清科技法庭庭审系统要求具备完善的用户权限控制,系统将根据使用者的岗位和职能情况授予相关的权限,防止用户随意浏览权限范围外的案件卷宗资料;根据案件情况,系统可以控制庭审音视频资料是否对外直播,并支持控制庭审实况的直播范围;同时在系统中可以对光盘备份或视频文件导出过的庭审实况等行为或报警信息实时日志记录。
➢证据等信息实时展示开庭时,科技法庭高清数字庭审系统支持接入各类证据信息,如物证、书证、音像证据、电子证据等,并可以实时将示证内容展示在各诉讼席位显示屏上,支持诉讼各方的证据任意切换。
在各诉讼席位显示屏上也可切换显示书记员电脑记录、庭审笔录内容等。
➢庭审实况录音录像标准型、简易型的高清数字庭审系统可以对多路庭审现场音视频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存储,支持单路视频的编码存储,可对视频和音频信息进行实时合成,并可选择直播或点播。
➢远程开庭、听证、提讯系统支持在法院专网或网络通畅的情况下,提供多方法庭的远程开庭、远程作证等,支持法庭与看守所之间的远程提讯,实现不同地域(支持3地)的远程诉讼席位(支持5席)参与网上法庭,所有诉讼参与人可在同一时间通过网络参与同一庭审活动,避免不同地区的人员来回奔波或增加嫌疑人押解工作,大大节省法院庭审工作成本。
➢设备远程控制监测高清数字庭审系统支持无线触屏远程操控法庭现场各类设备,以及在法庭现场的证据展示设备间相互切换。
系统将实时检测平台及设备运行状态,如设备是否在线、CPU占用情况、内存占用情况、磁盘等,并图形化展示法庭现场录制音量大小,对系统故障信息或报警消息实时提醒,支持对远程诉讼席位的管理和维护等功能。
➢协议接口标准化系统应采用标准化编码协议和标准化接口,可以面向第三方应用系统提供高度开放性的接口,接口方式为Web Service。
高清数字庭审系统支持与法院常用第三方系统对接使用,如提供开庭信息、庭审实况直播、庭审录像存储调用、庭审录像调阅、与审判信息管理系统整合等,满足法院各类可视化应用。
1.4 设计原则庭审法庭的建设涉及到计算机技术、集成控制技术、音响扩声技术、视频显示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一项体系复杂、集成难度高的系统工程.因此方案设计时我们以客户需求为根本前提.以先进、成熟的技术,可靠、灵活的应用,技术发展的趋势和良好的性能/价格比为基本依据。
在不失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照顾长远利益,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
◆先进性目前我们采用的系统结构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和系统使用当中的科学性。
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业界独创技术。
三位一体的整体设计完全不同于市面上“光盘刻录机+视频压缩卡式工控机+多媒体中控”与“硬盘录像机+刻录光驱”的方案,突出了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灵活性系统支持基于WEB方式的视频网络浏览功能,可供用户方便使用,并能灵活进行系统软件升级,避免对系统产生过大的影响。
◆安全性和保密性在系统设计之时我们既考虑资源充分共享的同时,更加注重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即安全性和保密性。
庭审平台采用多种授权模式,可以通过IP授权访问、用户登陆权限限制、视频通道授权等多种方式控制人员访问权限,保证庭审的安全性;在庭审时向外发送信息时,本公司的技术对于信息都是经过加密处理,确保庭审内容的不泄漏。
◆实用性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把满足用户的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采用集中管理控制的模式。
在庭审过程中产生的视音频信号、电子笔记、图片信息等进行实时采集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