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常用药物一、常用抢救药物盐酸肾上腺素(1mg/ml/支)1、药理作用:小剂量扩张微小动脉,减少心肌耗氧量。
大剂量改善冠状血流。
增加心肌供血供氧。
2、副作用:头痛,心悸,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停药后消失,剂量过大注射入血管使血压骤升,反复局部注射易引起局部坏死。
3、适应症: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心跳骤停的抢救。
4、禁忌症:禁用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亢,洋地黄中毒,心源性哮喘,出血性休克等患者。
5、用法用量:常用量:皮下注射,1次0.25mg-1mg;极量:皮下注射,1次1mg。
. 抢救过敏性休克:皮下注射或肌注0.5~1mg,也可用0.1~0.5mg 缓慢静注(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10ml),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mg静滴(溶于5%葡萄糖液500~1000ml)。
②. 抢救心脏骤停:可用于麻醉和手术中的意外、药物中毒或心脏传导阻滞等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以0.25~0.5mg以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或心内注射)。
③. 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迅速但不持久。
皮下注射0.25~0.5mg,3~5分钟见效,但仅能维持1小时。
必要时每4小时可重复注射一次。
6、注意事项:①、用量过大或皮下注射时误入血管后,可引起血压突然上升而导致脑溢血。
②、皮下注射要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死,注射时密切观察血压和脉搏变化,以免引起血压骤升和心动过速。
③、用本品可增加心肌和全身耗氧量,故必须充分给氧,注意酸中毒发生。
异丙肾上腺素(1mg/ml/支)1、药理作用:增加心肌收缩力,松弛支气管,肠道平滑肌。
2、副作用:心悸,头痛,头晕,喉干,恶心,软弱无力,出汗,可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可引起心律失常。
3、适应症:适应于心脏骤停,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和中毒性休克。
4、用法用量:①、救治心脏骤停,心腔内注射0.5~1mg。
②、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每分钟不及40次时,可以本品0.5~1mg加在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 内缓慢静滴。
5、注意事项:①、密切观察心电图、脉搏、血压的变化,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调整用药。
②、若心率110次/分钟以上,心电图异常或患者有胸痛时,立即停药及时报告医生。
③、一旦出现腮腺肿大,应立即停药。
去甲肾上腺素(2mg/ml/支)1、药理作用:受体激动剂,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排出量增加。
2、副作用: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滴速快可致心律紊乱,过量可致高血压,尿闭,静注外渗可致局部坏死。
3、适应症:治疗各种休克,中毒性低血压,上消化道出血。
4、禁忌症:禁用于高血压,失血性休克者。
5.、用法用量:①、静滴:临用前稀释,每分钟滴入4—10μg,根据病情调整用量。
②、口服:治上消化道出血,每次服注射液1-3ml(1—3mg)。
6、注意事项:①、选择深静脉泵入,静脉滴注时间过长、浓度过高或药液漏出血管,可引起局部缺血坏死,如发现外漏或注射部位皮肤苍白,应更换注射部位,进行热敷,并用普鲁卡因或α受体阻断药如酚妥拉明作局部浸润注射,以扩张血管。
②、滴注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可使肾脏血管剧烈收缩,产生少尿、无尿和肾实质损伤,故用药期间尿量至少保持在每小时25ml以上。
多巴胺(20mg/2ml/支)1、药理作用:强心、收缩血管、小剂量预防急性肾衰,中等剂量使血压上升,大剂量使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2、副作用: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心律失常,本品应强调按个体差异用药,用药前要注意补足血容量。
3、适应症:休克,中毒性低血压,上消化道出血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
4、禁忌症:禁与碱性药物合用,静注不应漏出血管,心动过速者禁用。
5、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静脉注射,开始时每分钟按体重1-5ug/㎏,10分钟内以每分钟1-4ug/㎏速度递增,以达到最大疗效。
6、注意事项:①、在滴注该品时须进行血压、心排血量、心电图及尿量的监测。
②、对肢端循环不良的病人,须严密监测,注意坏死及坏疽的可能性;西地兰(0.4mg/2ml/支)1、药理作用:快速强心苷类药物,加强心肌收缩。
2、副作用: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心动过缓,黄视,房室传导阻滞。
3、适应症:适应于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急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
4、禁忌症:禁与钙合用,必要时间隔4小时。
5、用法用量:静脉注射西地兰洋地黄化负荷剂量为o.8毫克,首次给药o.4毫克稀释后静脉推注,每隔2-4小时可追加o.2毫克,24小时内总剂量不宜超过o.8-1.2毫克。
对于易于发生洋地黄中毒者及24小时内用过洋地黄类药物者应根据情况酌情减量或减半量给药。
6、注意事项:①、不宜与酸、碱类配伍。
②、用药期间应注意随访检查:a、血压、心率及心律;b、心电图;c、心功能监测;d、电解质尤其钾、钙、镁;e、肾功能利多卡因(100mg/5ml/支)1、药理作用:降低心肌兴奋性,阻滞麻醉作用。
2、副作用:过量可致惊厥和心脏骤停。
心动过缓及过敏性史者禁用。
3、适应症:适应于局麻药,抗心率失常。
4、用法用量:①骶管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用量以 200mg(1.0%)为限;用于外科止痛可酌增至 200—250mg(1.0—1.5%)。
②硬脊膜外阻滞,胸腰段,250—300mg(1.5—2.0%)。
③浸润局麻或静注区域阻滞,50~200mg(0.25—0.5%)。
5、注意事项:①、静注限用于抗心律失常。
对动脉硬化、血管痉挛、糖尿病患者与手指(趾)的麻醉,不宜加用血管收缩剂(如盐酸肾上腺素)。
②、用药期间应随时检查血压、心电图及血清电解质。
长期用药时应监测血药浓度。
异丙嗪(50 mg *2ml)1、药理作用:镇吐,镇静,抗过敏作用。
2、副作用:镇静,口干,厌食,便秘,嗜睡。
3、适应症:皮肤粘膜过敏,晕动症。
4、用法用量:①、抗过敏,一次25mg ,必要时2小时后重复;严重过敏时可用肌注25 ~ 50mg,最高量不得超过100mg 。
②、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可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至0.25%,缓慢静脉注射5、注意事项:①、应用异丙嗪时,应特别注意有无肠梗阻,或药物的逾量、中毒等问题。
②、不宜与氨茶碱混合注射。
洛贝林(3mg/ml/支)1、药理作用: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
2、副作用:恶心,呕吐,心痛,心悸。
3、适应症: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中毒,肺炎,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期呼吸衰竭。
4、用法用量:①、静脉注射常用量:成人一次3mg;极量:一次6mg,一日20mg。
②、皮下或肌内注射常用量:成人一次10mg;极量:一次20mg,一日50mg。
5、注意事项:剂量较大时能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吸抑制甚至惊厥。
尼可刹米(0.375 g *1.5ml)1、药理作用:直接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2、副作用:多汗,恶心,烧灼感或痒感,皮肤发红。
3、适应症:呼吸功能不全,肺心病引起的呼吸衰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辅助治疗。
4、用法用量:皮下、肌注、静注或静滴:每次0.25—0.5g,必要时1—2小时重复用药,极量,每次1.25g。
5、注意事项:一般用静注,大剂量可出现高血压,心悸,多汗,震颤等。
地塞米松(5mg/ml/支)1、药理作用:长效皮质激素类药,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
2、副作用:水钠潴留,尿糖,库欣综合症,长期服用可导致精神症状。
3、适应症: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变态反应疾病。
4、用法用量:静脉注射一般 2-20mg;肌注:一次 1-8mg ,一日一次;也可用于腱鞘内注射或关节腔,软组织的损伤部位内注射,一次0.8-6mg 。
5、注意事项:①、与水杨酸类药合用,增加其毒性。
②、地塞米松本身无潴钠排钾作用,与利尿剂(保钾利尿剂除外)合用可引起低血钾症,应注意用量。
呋塞米(20mg *2ml)1、药理作用:扩张肾小管,降低肾小管阻力,为速效利尿剂。
2、副作用:水及电解质失调,体位性低血压,休克,低血钾,恶心,呕吐,腹泻。
3、适应症:水肿性疾病,高血压,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
4、用法用量:治疗水肿性疾病。
紧急情况或不能口服者,可静脉注射,开始20~40mg,必要时每2小时追加剂量,直至出现满意疗效;治疗高血压危象时,起始40~80mg静注,伴急性左心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酌情增加剂量。
5、注意事项:①、本药为加碱制成的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故静脉注射时宜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②、少尿或无尿患者应用最大剂量后24小时仍无效时应停药。
硝酸甘油(5mg *1ml)1、药理作用:扩张冠状动脉、为速效、短效硝酸脂类抗心绞痛药。
2、副作用:皮肤潮红、血压下降、头痛、偶致晕厥。
3、适应症:缓解各类心绞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4、用法用量: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开始剂量为5 μg/min,最好用输液泵恒速输入。
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心力衰竭,可每3~5分钟增加5 μg/min,如在20 μg/min时无效可以10 μg/min递增5、注意事项:①、小剂量可能发生严重低血压,尤其在直立位时。
②、如果出现视力模糊或口干,应停药。
③、静脉滴注本品时,由于许多塑料输液器可吸附硝酸甘油,因此应采用非吸附本品的输液装置,如玻璃输液瓶等。
④、静脉使用本品时须采用避光措施。
硫酸阿托品(0.5mg *1ml)1、药理作用:抗胆碱药,具有松弛内脏平滑肌及扩张的作用。
2、副作用:眩晕,口干,头痛,便秘,少汗,皮肤潮红,视力模糊,排尿困难。
3、适应症:解除平滑肌痉挛,抗休克,有机磷农药中毒,散瞳。
4、用法用量:①、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成人常用量:一次 0.3—0.5mg,一日 0.5—3mg;极量:一次2mg。
②、抗心律失常成人静脉注射 0.5—1mg,按需可 1—2小时一次,最大用量为 2mg。
5、注意事项:老年人容易发生抗 M-胆碱样副作用,如排尿困难、便秘、口干(特别是男性),也易诱发未经诊断的青光眼,一经发现,应即停药。
氨茶碱(0.25g *2ml)1、药理作用:松弛支气管平滑肌2、副作用:恶心,呕吐,头晕,心率增快。
3、适应症: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4、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静脉注射,一次0.125-0.25g,一日0.5-1g ,每次0.125~0.25g用50% 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20 ~ 40ml ,注射时间不得短于10 分钟。
静脉滴注,一次0.25~0.5g,一日0.5~1g ,以5%~10% 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滴注。
注射给药,极量一次0.5g,一日1g。
5、注意事项:①、应定期监测血清茶碱浓度,以保证最大的疗效而不发生血药浓度过高的危险。
②、茶碱制剂可致心律失常和(或)使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患者心率和(或)节律的任何改变均应进行监测。
二、常用镇痛镇静药物丙泊酚(100mg/10ml)1、作用及用途:约30S起效的短效全身麻醉药2、不良反应: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暂停、复苏期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