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音版(简谱)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ppt课件
人音版(简谱)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ppt课件
音乐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使最 后的齐唱成为全曲的高潮?
力度加强,速度加快,音调升高。
导入
上节课,老师让大家课后查《保卫黄河》音乐 作品的背景资料,说一说你们的成果吧!为大家介 绍你了解的《保卫黄河》!
《保卫黄河》是由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 唱》的第七个乐章,表达了中国人民抵御外敌的 坚定信念。你们对冼星海有多少了解?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情绪视唱《保卫黄河》 的歌谱,仔细观察歌谱,歌谱中都出现了哪些节 奏型?它们对歌曲情绪的表达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屠城
仔细聆听交响大合唱《屠城》,体会曲中 的色彩、画面、动律、情感。 谈谈曲中表现了什么内容?让我们带着深 深的爱国情感回顾历史,牢记历史给我们带来 的屈辱!勿忘国耻!
这是披着人皮的恶魔
这是现实中的地狱
这是无法抹杀的罪状!
第一段的演唱形式: 齐唱 齐唱的艺术效果:
全国人民齐心 协力,共同抗日。
第二段演唱形式:
二部轮唱
二部轮唱的艺术效果:
让我们感受到此起彼伏的抗日浪潮。
第三遍演唱形式:
三部轮唱
三部轮唱的艺术效果:
随着人们不断的加入,声音不断 的加强,表现抗日的力量从小变大, 由弱到强。
第四遍的演唱形式: 齐唱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请大家分别 欣赏每个乐章的片段,说一说每个乐章分别描写 了什么内容?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 一、黄河船夫曲
二、黄河颂 三、黄河之水天上来
五、河边对口曲
六、黄河怨 七、保卫黄河 八、怒吼吧,黄河
四、黄水谣
同学们,历史是不容忘却的,在《保卫黄河》 的歌声中,老师希望你们学会思考,思考中国沉 重的历史和我们应有的使命在哪里?下课!
冼星海(1905—1945)人民音乐家,广东番禺人。
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和管弦乐曲,尤其是抗 日战争期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到
敌人后方去》等歌曲唱遍全国,其中《黄河大合唱》被
选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们一起朗读一遍《保卫黄河》的歌词,这 段歌词让你有什么样的联想和体会?
在《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前有一段朗诵, 请同学们朗诵一遍,这段朗诵和歌曲结合起来具 有什么样的作用?
(朗诵词)
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 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 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请同学们分组配合,练习朗读和轮唱。
(朗诵词) 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 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作品分析4:
B段的第二乐句再现了A段的第二乐 句,从而与第一乐段形成统一。在这里, 无比清晰地表达了游击战士抗战到底的决 心。
演唱-保卫黄河
光未然
(1913~2002 ) 中国诗人,文 学评论家。原名张 光年。湖北光化人。 主要作品《五月的 鲜花》等。
冼星海
中国近现代伟大 的音乐家。1935年至1938年间, 创作了《只怕不抵抗》 《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 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创作了不 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
谈一谈你对歌曲的感受? 用你所学的音乐知识来分析 歌曲(如:速度、力度、节奏 等)?
旋律也称作“曲调”。它是 由高低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 组织起来的。旋律的进行方式有: 上行、下行、平行三种。
作者简介 词作者:萧华,江西兴国人1930年 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 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 国际师政委。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 长、第二师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 衔。主要作品有:《长征组歌》、回忆 录《艰苦岁月》。 曲作者:晨耕、生茂、唐坷、遇秋。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
音 乐
全册优质课件
1938年春天,贺绿汀参 加抗日救亡演剧队,在山西省 洪洞县八路军高级干部会议的 晚会上首次演出了《游击队 歌》。
歌曲背景:
• 《游击队歌》作于1937年年底。当时,作 者在救亡演剧一队工作。写此歌时,住在山西临 汾八路军办事处。首次演出时,受到八路军总司 令部高级将领的热烈欢迎。
作者简介:
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人。是一位伟大的作 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主 要作品:
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
独唱曲:《嘉陵江上》; 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等。
作品分析1:
• 《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 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地刻画 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 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 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过雪山草地
(起点)瑞金——乌江——赤水——乌蒙山——金沙江——大渡 河————雪山草地——岷山——陕北(胜利会师)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 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全 曲由十个乐章组成:
①告别 ③遵义会议放光辉 ⑤飞渡大渡河 ⑦到吴起镇 ⑨报喜 ②突破封锁线 ④四渡赤水出奇兵 ⑥过雪山草地 ⑧祝捷 ⑩大会师
请看歌曲最后结束部分的歌谱,如果在“保 卫黄河”后面再增加一拍休止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对比视唱,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请填词演唱歌曲,注意演唱要具有力度,声 音要坚定、集中。
请同学们完整欣赏《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 章,说一说这部分是用什么样的表演形式完成的? 其中演唱的部分属于什么样的演唱方式?
作品分析2:
A段(第1~8小节)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 及小鼓军号角式的明亮音调。它巧妙地、恰到好 处地塑造了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 迈的英雄形游象。
作品分析3
•
B段的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 沉着、坚定。其旋律线先抑后扬,并在句尾出现离调。 这一切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 坚定、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