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在工作岗位上适应与发展
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对新环境有一种新鲜感、对新的挑战有一种兴奋感,但是一开始对教育的责任并不明确,对新课改的要求知之甚少。
如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如何与同事、学生和睦相处?如何成为领导肯定、学生喜欢的好教师?是我应该关注的问题。
这些问题说到底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
在今年的秋季学期,我面试通过了南宁34中学,成为了这个中学的一名代课美术老师。
经过这两个月的教学活动学到了不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在这个岗位上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涉及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同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
那么,对新教师而言,应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如何实现自己专业化的发展呢?
首先,角色转变是前提。
新教师初上讲台,表明自己从学生的角色已经变成了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行为具有模仿性,而教师的行为具有教育性。
因此,要明确自己主要的任务不是学习,而是承当教书育人的责任,不要忘记“教师的行为就是教育的行为”,在学生时代,只要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就行了,而现在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损于教师的形象。
学会适应从表面上看是适应工作环境的问题,而本质上是教师角色转变问题,而师德问题是学会适应的核心问题。
其次,多种学习相结合。
对教师而言,学习的途径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应做到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相结合,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
目前的教师在学生时代是以知识学习、书本学习、接受学习为主导的,做了教师也把这种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保留了下来。
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教师是有个性的创新性活动,它需要大量的实践知识、技能知识,它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实践需要来探究学习。
因此,转变教师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是教师成长的必然要求。
最后学会听课。
下周学校组织我上一堂公开课。
课题内容是《走进抽象艺术》,内心缺乏自信惶恐不安。
新教师的最薄弱的方面是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虽然,新教师学过教育学与心理学,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
由于教学的基本
技能实践性强,并非看书就能学到的,要把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转变为教育技能也并非几个月的教学实习能完成的。
提高新教师教学技能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向老教师学习,而向老教师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听老教师的课。
教师的听课与学生的听课有很大区别,学生听课主要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教师听课主要学习教的方法,比如,教材的处理技巧、课堂的导入、结束、提问技能,言表达技能、板书的设计、讨论的组织、课件的制作,以及审题、解题技能等。
另外,还要与老教师互相交流,了解对方的备课思路,学习对方的备课技能。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新教师确实在某些方面胜于老教师,比如信息技术、理论新知识,为此,就自我感觉很好,不愿意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这是成长的大忌。
因为,教学中更重要的不是信息技术与大学中的新理论知识,它更需要实践中的教育技能、教育智慧、教学案例、教学素材,而这些新教师是非常欠缺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学习是个人成长的必备要素。
学习、反思、实践是教师成长的三个动因。
而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的根本动力。
教师学习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来确定,不像学生时代那样是有固定的科目学习计划,教师的反思也是针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
任何教师都离不开教学实践,这实践不仅仅是教师谋生的手段,也是教师展现个人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活动。
如果能顺利的留在这个学校,我会考职称,这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若干年后,看自己桃李满天下,我想那会是一种荣誉和成就感。
我会更爱自己从事的职业,只有热爱这一职业,才会自觉地去学习这一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与方法,主动地去反思自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这样能不断地把我从一个台阶走向新的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