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七年级苏科初一数学下册月月考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若2200.3,3,(3)a b c -==-=-,那么a 、b 、c 三数的大小为( ).A .a c b >>B .c a b >>C .a b c >>D .c b a >>2.如图,能判断AB ∥CE 的条件是( )A .∠A =∠ECDB .∠A =∠ACEC .∠B =∠BCAD .∠B =∠ACE3.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2(3)(3)9a a a +-=- B .2323(2)a a a a a--=-- C .245(4)5a a a a --=--D .22()()a b a b a b -=+-4.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10个或制盒底16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18张白铁皮,设用x 张制作盒身,y 张制作盒底,可以使盒身和盒底正好配套,则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 .181016x y x y +=⎧⎨=⎩B .1821016x y x y +=⎧⎨⨯=⎩C .1810216x y x y +=⎧⎨=⨯⎩D .181610x y x y +=⎧⎨=⎩5.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汽车标识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是( )A .B .C .D .6.把多项式228x -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A .22(8)x - B .22(2)x - C .D .42()x x x-7.在ABC ∆中,::1:2:3A B C ∠∠∠=,则ABC ∆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8.小明带了10元钱到文具店购买签字笔和练习本两种文具,已知签字笔2元支,练习本3元/本,如果10元恰好用完,那么小明共有( )种购买方案. A .0B .1C .2D .39.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 .2a 3•3a =6a 4B .(﹣2y 3)2=4y 6C .3a 2+a =3a 3D .a 5÷a 3=a 2(a≠0) 10.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A .a 2﹣2a+1=(a ﹣1)2B .a (a+1)(a ﹣1)=a 3﹣aC .6x 2y 3=2x 2•3y 3D .211()x x x x+=+11.已知4m =a ,8n =b ,其中m ,n 为正整数,则22m +6n =( ) A .ab 2 B .a +b 2 C .a 2b 3 D .a 2+b 3 1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a 2)3=a 5B .a 8÷ a 2=a 4C .(2a )3=6a 3D .a 2+ a 2=2 a 2二、填空题1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 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14.如果42x -与231x mx ++的乘积中不含x 2项,则m=______________.15.计算:312-⎛⎫ ⎪⎝⎭= . 16.计算:5-2=(____________)17.每个生物携带自身基因的载体是生物细胞的DNA ,DNA 分子的直径只有0.0000002cm ,将0.000000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 18.多项式4a 3bc +8a 2b 2c 2各项的公因式是_________. 19.计算:(12)﹣2=_____. 20.一个n 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则n=________.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则第2020个点的坐标为_________.22.已知:实数m,n 满足:m+n=3,mn=2.则(1+m)(1+n)的值等于____________.23.有两个正方形A 、B ,现将B 放在A 的内部得图甲,将A 、B 并列放置后构造新的正方形得图乙.若图甲和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1和10,则正方形A ,B 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24.若满足方程组33221x y mx y m+=+⎧⎨-=-⎩的x与y互为相反数,则m的值为_____.三、解答题25.如图,在方格纸内将△ABC经过一次平移得到A B C''',图中标出了点B的对应点B'.(1)在给定的方格纸中画出平移后的A B C''';(2)画出BC边上的高AE;(3)如果P点在格点上,且满足S△PAB=S△ABC(点P与点C不重合),满足这样条件的P 点有个.26.观察下列式子:2×4+1=9;4×6+1=25;6×8+1=49;…(1)请你根据上面式子的规律直接写出第4个式子:;(2)探索以上式子的规律,试写出第n个等式,并说明等式成立的理由.27.如图,直线MN∥GH,直线l1分别交直线MN、GH于A、B两点,直线l2分别交直线MN、GH于C、D两点,且直线l1、l2交于点E,点P是直线l2上不同于C、D、E点的动点.(1)如图①,当点P在线段CE上时,请直写出∠NAP、∠HBP、∠APB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②,当点P在线段DE上时,(1)中的∠NAP、∠HBP、∠APB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说明成立的理由;如果不成立,请写出这三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果点P 在直线l 2上且在C 、D 两点外侧运动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NAP 、∠HBP 、∠APB之间的数量关系.28.已知:如图,//AB DC ,AC 和BD 相交于点O ,E 是CD 上一点,F 是OD 上一点,且∠1=∠A .(1)求证://FE OC ;(2)若∠BFE =110°,∠A =60°,求∠B 的度数.29.解不等式(组) (1)解不等式 114136x x x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解不等式835113x xx x ->⎧⎪+⎨≥-⎪⎩,并写出它的所有整数解.30.如图,CD ⊥AB ,EF ⊥AB ,垂足分别为D 、F ,∠1=∠2,若∠A =65°,∠B =45°,求∠AGD 的度数.31.已知8m a =,2n a = .(1)填空:m n a += ; m n a -=__________. (2)求m 与n 的数量关系.3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 (1)画出△ABC 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A 1B 1C 1; (2)图中AC 与A 1C 1的关系是:_____. (3)画出△ABC 的AB 边上的高CD ;垂足是D ; (4)图中△ABC 的面积是_____.33.如图,△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BAC=60°,∠C=50°,求∠DAC及∠BOA的度数.34.解不等数组:3(2)4 1213x xxx--≤-⎧⎪+⎨>-⎪⎩,并在数轴上表示出它的解集.35.如图所示,A(2,0),点B 在y 轴上,将三角形OAB 沿x 轴负方向平移,平移后的图形为三角形DEC,且点C 的坐标为(-6,4) .(1)直接写出点E 的坐标;(2)在四边形ABCD 中,点P 从点B 出发,沿“BC→CD”移动.若点P 的速度为每秒 2 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 秒,回答下列问题:①求点P 在运动过程中的坐标,(用含t 的式子表示,写出过程);②当 3 秒<t<5 秒时,设∠CBP=x°,∠PAD=y°,∠BPA=z°,试问x,y,z 之间的数量关系能否确定?若能,请用含x,y 的式子表示z,写出过程;若不能,说明理由.36.疫情初期,武汉物资告急,全国一心,各地纷纷运送物资到武汉。
已知3辆大货车与2辆小货车可以一次运货21吨,5辆大货车与4辆小货车可以一次运货37吨.(1)每辆大货车和每辆小货车一次各可以运货多少吨?(2)某公司现有这两种货车共10辆,要求一次运货不低于35吨,则其中大货车至少多少辆?(用不等式解答)【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先根据乘方运算法则、负整数指数幂及零指数幂分别计算,再判断大小即可得.【详解】解:a=0.32=0.09,b= -3-2=19-,c=(-3)0=1,∴c>a>b,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乘方运算法则、负整数指数幂及零指数幂.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判断AB∥CE.【详解】解:∵∠A=∠ACE,∴AB∥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是解本题的关键.3.D解析:D【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需要将式子变形为几个整式相乘的形式,据此可判断.【详解】A、C不是几个式子相乘的形式,错误;B中,32aa--不是整式,错误;D是正确的故选:D.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定义,注意一定要化成多个整式相乘的形式才叫因式分解.4.B解析:B【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中的相等关系是:(1)盒身的个数2⨯=盒底的个数;(2)制作盒身的白铁皮张数+制作盒底的白铁皮张数18=,再列出方程组即可.【详解】解:设用x张制作盒身,y张制作盒底,根据题意得:18 21016x yx y+=⎧⎨⨯=⎩.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从实际问题中抽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注意运用本题中隐含的一个相等关系:“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盒”.5.D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作图是一个基本图案按照一定的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连续作图设计出的图案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错误;B、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错误;C、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正确;D、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平移设计图案,解题关键是掌握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6.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进行提取公因式,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原式=2(2x-4)=2(x+2)(x-2).考点:因式分解.7.B解析:B【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求出三个角的度数进行判断即可.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118030123A ∠=⨯︒=︒++218060123B ∠=⨯︒=︒++318090123C ∠=⨯︒=︒++,∴△ABC 为直角三角形, 故选:B .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熟知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根据各角占比求出各角度数即可判断.8.C解析:C 【分析】设小明买了签字笔x 支,练习本y 本,根据已知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用y 表示出x ,由x 、y 均为非负整数,解不等式可得出y 可取的几个值,从而得出结论. 【详解】设小明买了签字笔x 支,练习本y 本, 根据已知得:2x+3y=10, 解得:1032yx -=. ∵x 、y 均为非负整数, ∵令1030y -≥,解得:103y ≤, ∴y 只能为0、2两个数, ∴只有两种购买方案.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x 、y 均为正整数,解不等式得出y 可取的值.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只要利用x 、y 为正整数,结合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9.C解析:C 【分析】A .根据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系数相乘.即可对A 进行判断B .根据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对B 进行判断C.根据同类项的性质,判断是否是同类项,如果不是,不能进行相加减,据此对C进行判断D.根据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法则对D进行判断【详解】A.2a3•3a=6a4,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2y3)2=4y6,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3a2+a,不能合并同类项,无法计算,故C错误,符合题意D.a5÷a3=a2(a≠0),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乘法和除法运算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减.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以及同类项合并的问题,如果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10.A解析:A【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可得答案.【详解】A、是因式分解,故A正确;B、是整式的乘法运算,故B错误;C、是单项式的变形,故C错误;D、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11.A解析:A【分析】将已知等式代入22m+6n=22m×26n=(22)m•(23)2n=4m•82n=4m•(8n)2可得.【详解】解:∵4m=a,8n=b,∴22m+6n=22m×26n=(22)m•(23)2n=4m•82n=4m•(8n)2=ab2,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12.D解析:D【分析】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积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A、(a2)3=a6,故此选项错误;B、a8÷a2=a6,故此选项错误;C、(2a)3=8a3,,故此选项错误;D、a2+ a2=2 a2,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以及积的乘方运算等知识,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3.5×10-6【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析:5×10-6【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0.0000025=2.5×10-6,故答案为2.5×10-6.【点睛】本题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4.【分析】先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展开,再根据题意,二次项的系数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解:(4x-2)(3x2+mx+1)=12x3+(4m-6)x2+(4-2m)x-2,∵不含x2项,解析:32【分析】先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展开,再根据题意,二次项的系数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解:(4x-2)(3x 2+mx+1)=12x 3+(4m-6)x 2+(4-2m )x-2,∵不含x 2项,∴4m-6=0,解得m=32. 故答案为32. 【点睛】 此题考查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需要熟练掌握,不含某一项就让这一项的系数等于0是解题的关键.15.8【解析】分析:根据幂的负整数指数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原式==8.故答案为8.点评: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先把底数化成其倒数,然后将负整数指数幂当成正的进行计算.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幂的负整数指数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原式=3112⎛⎫ ⎪⎝⎭=8. 故答案为8.点评: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先把底数化成其倒数,然后将负整数指数幂当成正的进行计算.16.【分析】直接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比较简单. 解析:125 【分析】直接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22115525-==, 故答案为:125. 【点睛】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比较简单.17.210-7【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整数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解析:2⨯10-7【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 ×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整数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0.000 0002=2×10-7, 故答案为:2⨯10-7.【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 ×10-n ,其中1≤|a|<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8.4a2bc【分析】多项式的公因式的系数是指多项式中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详解】多项式4a3bc8a2b2c2的各项公因式是4a2bc . 故答案为:4a2bc解析:4a 2bc【分析】多项式的公因式的系数是指多项式中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详解】多项式4a3bc+8a2b2c2的各项公因式是4a2bc.故答案为:4a2bc.【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型,注意一个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的公共因式是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19.【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与正整数指数幂互为倒数,可得答案.【详解】解:()﹣2===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负指数幂的计算,掌握即可.解析:【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与正整数指数幂互为倒数,可得答案.【详解】解:(12)﹣2=2112⎛⎫⎪⎝⎭=114=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负指数幂的计算,掌握即可.20.8【分析】直接根据内角和公式计算即可求解.【详解】(n﹣2)•180°=1080°,解得n=8.故答案为8.【点睛】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解析:8【分析】直接根据内角和公式()2180n-⋅︒计算即可求解.【详解】(n﹣2)•180°=1080°,解得n=8.故答案为8.【点睛】n-⋅︒.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多边形内角和公式:()218021.【分析】有图形可知,图中各点分别组成了正方形点阵,内个正方形点阵的整点数量依次为最右下角点横坐标的平方,且当正方形最右下角点的横坐标为奇数时,这个点可以看做按照运动方向到达x轴,当正方形最右下角45,5解析:()【分析】有图形可知,图中各点分别组成了正方形点阵,内个正方形点阵的整点数量依次为最右下角点横坐标的平方,且当正方形最右下角点的横坐标为奇数时,这个点可以看做按照运动方向到达x轴,当正方形最右下角点的横坐标为偶数时,这个点可以看做按照运动方向离开x轴,按照此方法计算即可;【详解】有图形可知,图中各点分别组成了正方形点阵,内个正方形点阵的整点数量依次为最右下角点横坐标的平方,且当正方形最右下角点的横坐标为奇数时,这个点可以看做按照运动方向到达x轴,当正方形最右下角点的横坐标为偶数时,这个点可以看做按照运动方向离开x轴,∵245=2025,∴第2025个点在x轴上的坐标为()45,0,45,5.则第2020个点在()45,5.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规律题型点的坐标,准确判断是解题的关键.22.6【分析】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展开,再代入计算即可.【详解】∵m+n=3,mn=2,∴(1+m)(1+n)=1+n+m+mn=1+3+2=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解析:6【分析】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展开,再代入计算即可.【详解】∵m +n =3,mn =2,∴(1+m )(1+n )=1+n +m +mn =1+3+2=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掌握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不要漏项,漏字母,有同类项的合并同类项.23.11【分析】设A 的边长为a ,B 的边长为b ,根据阴影面积得到关于a 、b 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设A 的边长为a ,B 的边长为b ,由图甲得,即,由图乙得,得2ab=10,解析:11【分析】设A 的边长为a ,B 的边长为b ,根据阴影面积得到关于a 、b 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设A 的边长为a ,B 的边长为b ,由图甲得222()1a b a b b ---=,即2221a ab b -+=,由图乙得222()10a b a b +--=,得2ab=10,∴2211a b +=,故答案为:11.【点睛】此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正确理解图形的面积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4.【分析】把m 看做已知数表示出x 与y ,代入x+y =0计算即可求出m 的值.【详解】解:,①+②得:5x =3m+2,解得:x =,把x =代入①得:y =,由x 与y 互为相反数,得到=0,去分母解析:【分析】把m 看做已知数表示出x 与y ,代入x +y =0计算即可求出m 的值.【详解】解:33221x y mx y m+=+⎧⎨-=-⎩①②,①+②得:5x=3m+2,解得:x=32 5m+,把x=325m+代入①得:y=945m-,由x与y互为相反数,得到3294+55m m+-=0,去分母得:3m+2+9﹣4m=0,解得:m=11,故答案为:11【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方程组的解法及相反数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5.(1)见解析;(2)见解析;(3)8【分析】(1)由点B及其对应点B′的位置得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据此作出点A、C平移后的对应点,再首尾顺次连接即可得;(2)根据三角形高线的概念作图即可;(3)由S△PAB=S△ABC知两个三角形共底、等高,据此可知点P在如图所示的直线m、n上,再结合图形可得答案.【详解】解:(1)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垂线段AE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满足这样条件的点P有8个,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移变换的定义和性质,据此得出变换后的对应点及三角形高线的概念、共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问题.26.(1)8×10+1=81;(2)2n(2n+1)+1=(2n+1)2,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上面式子的规律即可写出第4个式子;(2)探索以上式子的规律,结合(1)即可写出第n个等式.【详解】解:观察下列式子:2×4+1=9=32;4×6+1=25=52:6×8+1=49=72;…(1)发现规律:第4个式子:8×10+1=81=92;故答案为:8×10+1=81;(2)第n个等式为:2n(2n+1)+1=(2n+1)2,理由:2n(2n+1)+1=4n2+4n+1=(2n+1)2.【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数字的变化寻找规律,总结规律.27.(1)∠APB=∠NAP+∠HBP;(2)见解析;(3)∠HBP=∠NAP+∠APB【分析】(1)过P点作PQ∥GH,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2)过P点作PQ∥GH,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1)如图①,过P点作PQ∥GH,∵MN∥GH,∴MN∥PQ∥GH,∴∠APQ=∠NAP,∠BPQ=∠HBP,∵∠APB=∠APQ+∠BPQ,∴∠APB=∠NAP+∠HBP,故答案为:∠APB=∠NAP+∠HBP;(2)如图②,过P点作PQ∥GH,∵MN∥GH,∴MN∥PQ∥GH,∴∠APQ+∠NAP=180°,∠BPQ+∠HBP=180°,∵∠APB=∠APQ+∠BPQ,∴∠APB=(180°﹣∠NAP)+(180°﹣∠HBP)=360°﹣(∠NAP+∠HBP);(3)如备用图,∵MN∥GH,∴∠PEN=∠HBP,∵∠PEN =∠NAP +∠APB ,∴∠HBP =∠NAP +∠APB.故答案为:∠HBP =∠NAP +∠APB.【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以及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熟记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8.(1)见详解;(2)50°.【分析】(1)由//AB DC ,可知∠A=∠C ,然后等量代换得到∠C=∠1,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证;(2)由EF 与OC 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BFE+∠DOC=180°,然后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即可求出∠B 的度数.【详解】(1)证明:∵AB ∥CD ,∴∠A=∠C ,又∵∠1=∠A ,∴∠C=∠1,∴FE ∥OC ;(2)解:∵FE ∥OC ,∴∠BFE+∠DOC=180°,又∵∠BFE=110°,∴∠DOC=180°-110°=70°,∴∠AOB=∠DOC=70°,∵∠A =60°,∴∠B=180°-60°-70°=5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9.(1)x ≤2,图见详解;(2)22x -≤<;-2、-1、0、1.【分析】(1)由题意直接根据解不等式的步骤逐步进行计算求解,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2)根据题意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取公共部分得出其解集从而写出它的所有整数解即可.【详解】解:(1)去分母,得 6x+2(x+1)≤6-(x-14),去括号,得 6x+2x+2≤6-x+14,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9x ≤18,两边都除以9,得 x ≤2.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2)835113x x x x ->⎧⎪⎨+≥-⎪⎩①② 解①得:2x <,解②得:2x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2x -≤<.它的所有整数解有:-2、-1、0、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注意掌握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30.70°【分析】由CD ⊥AB ,EF ⊥AB 可得出∠CDF=∠EFB=90°,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出CD ∥EF ,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出∠DCB=∠1,结合∠1=∠2可得出∠DCB=∠2,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出DG ∥BC ,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出∠ADG 的度数,在△ADG 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AGD 的度数.【详解】解:∵CD ⊥AB ,EF ⊥AB ,∴∠CDF =∠EFB =90°,∴CD ∥EF ,∴∠DCB =∠1.∵∠1=∠2,∴∠DCB =∠2,∴DG ∥BC ,∴∠ADG =∠B =45°.又∵在△ADG 中,∠A =65°,∠ADG =45°,∴∠AGD =180°﹣∠A ﹣∠ADG =7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DG 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31.(1)16;4;(2)m=3n ;【分析】(1)利用a m +n =a m ⋅a n 和a m -n =a m ÷a n 进行计算;(2)利用23=8再结合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分析计算.【详解】(1)m n a +=a m ×a n =16;m n a -=a m ÷a n =4;(2)∵, ∴∴【点睛】本题考察了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32.(1)画图见解析;(2)平行且相等;(3)画图见解析;(4)8【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 、B 、C 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的对应点A 1、B 1、C 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平移的性质解答;(3)延长AB ,作出AB 的高CD 即可;(4)利用△ABC 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如图所示,(2)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C 与A 1C 1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3)如图所示,(4)△ABC 的面积=5×7-12×7×5-12×7×2-12×5×1=8. 33.∠DAC=40°,∠BOA=115°【解析】试题分析:在Rt △ACD 中,根据两锐角互余得出∠DAC 度数;△ABC 中由内角和定理得出∠ABC 度数,再根据AE ,BF 是角平分线可得∠BAO、∠ABO,最后在△ABO 中根据内角和定理可得答案.解:∵AD 是BC 边上的高,∴∠ADC=90°,又∵∠C=50°,∴在△ACD 中,∠DAC=90°-∠C=40°,∵∠BAC=60°,∠C=50°,∴在△ABC 中,∠ABC=180°-∠BAC-∠C=70°,又∵AE 、BF 分别是∠BAC 和∠ABC 的平分线,∴∠BAO=12∠BAC=30°,∠ABO=12∠ABC=35°, ∴∠BOA=180°-∠BAO -∠ABO =180°-30°-35°=115°.34.解集为1≤x ﹤4,数轴表示见解析【分析】 分别解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它们的公共部分即为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详解】3(2)41213x x 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1,解不等式②得:x ﹤4,∴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4,在数轴上表示为:.【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正确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是解答的关键.35.(1)()4,0- (2)1)点P 在线段BC 上时, (),4P t -,2)点P 在线段CD 上时, ()6,10P t --; (3)能确定,z x y =+,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①分两种情况:1)点P 在线段BC 上时,2)点P 在线段CD 上时;②如图,作P 作//PE BC 交于AB 于E ,则//PE A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点B 的横坐标为0,点C 的横坐标为-6,∴将A (2,0)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E∴()4,0E -;(2)①∵6,4BC CD ==∴1)点P 在线段BC 上时,PB t =(),4P t -;2)点P 在线段CD 上时,()4610PD t t =--=-()6,10P t --;②能确定如图,作P 作//PE BC 交于AB 于E ,则//PE AD∴1,2CBP x DAP y ==︒==︒∠∠∠∠ ∴1+2BPA x y z ==︒+︒=︒∠∠∠ ∴z x y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问题,掌握平移的性质、代数式的用法、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6.(1)每辆大货车一次可以运货5吨,每辆小货车一次可以运货3吨;(2)大货车至少需要3辆.【分析】(1)设每辆大货车一次可以运货x 吨,每辆小货车一次可以运货y 吨,根据“3辆大货车运货量+2辆小货车运货量=21吨,5辆大货车运货量+4辆小货车运货量=37吨”即可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x 、y 的值,进而可得结果;(2)设大货车需要m 辆,根据题意可得关于m 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出m 的范围,进一步即可求出m 的最小整数值.【详解】解:(1)设每辆大货车一次可以运货x 吨,每辆小货车一次可以运货y 吨,根据题意, 得32215437x y x y +=⎧⎨+=⎩,解得:53x y =⎧⎨=⎩, 答:每辆大货车一次可以运货5吨,每辆小货车一次可以运货3吨.(2)设大货车需要m 辆,则小货车需要(10-m )辆,依题意,得()531035m m +-≥,解得:52m ≥, 因为m 为整数,所以m 最少是3,即大货车至少需要3辆.【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属于常考题型,正确理解题意、找准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