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练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练习题(含答案)

生物周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 ③作用的范围广泛
④作用的部位准确 ⑤作用的时间短暂 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D.①④⑤
2、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强度的大小B.感受器的兴奋性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D.效应器的兴奋性
3、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切除它们的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甲---
乙+--
丙++-
注:“+”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则甲、乙、丙三只小狗被切除的器官分别是( )
A.垂体、下丘脑、甲状腺B.垂体、甲状腺、下丘脑
C.甲状腺、垂体、下丘脑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4、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觉感受器只分布在皮肤
B.体表温度一定与体内温度相同
C.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人体散热主要通过体液调节实现
5、右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的是( ) A.发热和寒颤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C.寒颤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6、右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某种激素。

有关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寒冷的环境中,③的分泌量增加
B.动物迅速奔跑时产热增加,体温就维持在较正常值高的水平
C.寒冷环境下动物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体温恒定
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量减少7、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减少
8、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2)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

以上现象说明()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骨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9、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在治愈后,夏季比常人怕热,这是因为皮肤烧伤时损伤了()
A.大量神经末梢B.皮下脂肪组织
C.大量汗腺D.皮脂腺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
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
11.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升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12.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D.在调节水平衡过程中,下丘脑只有合成、释放d激素的作用
13、天气变冷时,维持体温所散失的热能增多,人体内下列哪些腺体的分泌量会增多( )
①垂体②甲状腺③胰岛④肾上腺⑤卵巢
A.①②③ B. ①②④C.②④ D.
③④
f o
14、正常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 ( )
A.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增强,皮肤血流量减少
B.肾上腺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减弱,皮肤血流量增加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增强,皮肤血流量增加
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减弱,皮肤血流量减少15、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平衡B .体温的恒定依赖于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
C .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小部分变成热能散失,造成能量的浪费
D .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
16、人体血液中各种激素的含量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正常水平上,这是通过下列哪项实现的 ( )
A.激素间的协同作用
B.激素间的拮抗作用
C.神经---体液调节
D.反馈调节17.下列关于抗利尿素分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喝水多,抗利尿素分泌多 B.喝水少,抗利尿素分泌多C. 喝水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少 D.出汗多,抗利尿素分泌少
18.在临床上常使用氨茶碱、利尿素等药物来利尿,这主要应用的原理是( )
A 加快血流 B.抑制肾小球的滤过作用C.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D.增加排尿反射功能19、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

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
①体温下降 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血管收缩 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 .①③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20、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下丘脑温觉感受器兴奋
B .人体体温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C .人的体温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D .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中属于拮抗作用二、非选择题(每空一分)
1、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有关联系。

请分析说明:
(1)①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⑦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

(2)图中有分泌激素功能的结构是_________及A 结构中的______。

(3)当激素增多时,③和④都将减少,这种作用叫做______。

(4)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2、下图表示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皮肤发生的主要变化。

请分析回答:
(1)皮肤出现上述反应的意义是_______ ________。

(2)体温调节过程中,某些激素也发挥重要作用,人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明显增多的激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它们都具有促进产热、抵御寒冷的作用,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

(3)体温平衡调节除有激素参与外,还有_______________途径。

(4)动物实验表明:如果破坏恒温动物的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了,而保留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则仍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说明_______ ________。

(5)若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 内都处于36℃,则此人在此段时间内产热总量_______ 散热总量(在“>”、“<”或“=”中选择)。

 图2-15
(6)临床上采用低温麻醉是因为人体温下降(不低于28℃)时,脑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强,其原因是
3、图甲是狗尿浓缩实验的结果。

让狗大量饮水(图中箭头a 所示)后,连续排出大量的尿;当将25%NaCl 溶液10mL 注射入颈动脉(箭头b )后,尿量暂时减少;当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提取物(箭头C )后,尿量也减少。

根据此实验,可以推断:
(1)25%NaCl 溶液注入动脉,使 升高,刺激 ,引起 激素分泌,导致尿量减少。

本实验也证明 中含有这种激素。

(2)如果预先将狗的脑垂体后叶切除,再进行上述同样的实验,请将预期结果的排尿曲线描绘
在图乙中的坐标上。

a t i m
e
l l t
h i
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班级:姓名:考号:
一、选择题(每空4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1)
(2)
(3)
(4)
2、(1)
(2)
(3)
(4)
(5)
(6)
3、(1)
(2)
班级:姓名:考号:
一、选择题(每空4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1)
(2)
(3)
(4)
2、(1)
(2)
(3)
(4)
(5)
(6)
3、(1)
(2)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1)传入神经(或传入神经纤维)传出神经(或传出神经纤维)
(2)垂体和内分泌腺下丘脑(3)反馈调节
(4)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大脑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1)维持体温恒定(2)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协同作用(3)神经调节(4)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及以下神经部位(5)= (不计)(6)体温较低时细胞生命活动慢,需要能量少,因而细胞呼吸耗氧少〖或体温低时,细胞中呼吸酶活性低,有氧呼吸弱,耗氧少〗
(1)血浆渗透压下丘脑抗利尿垂体后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