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高考物理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高考物理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一、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1.甲乙两图中,某时刻绳子A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θ,绳子上端以速度v 0匀速拉动,在两车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运动速度大小之比cos 1cos θθ+B .甲车运动速度大小为0cos v θC .相同时间t ∆内乙车速度增量大于甲车速度增量D .此刻若将速度v 0改成拉力F ,则两车加速度大小之比1:1【答案】AC【解析】【详解】ABC .由甲图可知,甲车的速度011cos v v θ=+ 乙车的速度 02cos v v θ=所以,甲、乙两车运动速度大小之比cos 11cos θθ<+,相同时间t ∆内乙车速度增量大于甲车速度增量.故AC 正确,B 错误; D .改成拉力F ,甲车所绳子合力沿两绳子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汽车甲的合力大小为22cos 2F θ,汽车乙的合力大小为cos F θ,因此合力不相等,加速度不相等,故D 错误.2.如图所示,将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底部O ′处(O 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m 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 点。

已知容器半径为R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容器相对于水平面有向左运动的趋势B.轻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 mgC.容器对小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D.弹簧原长为R+【答案】BD【解析】【分析】对容器和小球整体研究,分析受力可求得半球形容器受到的摩擦力.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的弹力而处于静止,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求得小球受到的轻弹簧的弹力及小球受到的支持力,由胡克定律求出弹簧的压缩量,即可求得原长.【详解】由于容器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容器相对于水平面没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故A 错误;容器对小球的作用力是弹力,指向球心O,故B正确;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可知,支持力和弹簧的弹力之间的夹角为120°,则由几何关系可知,小球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和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均为mg,故C错误;图中弹簧长度为R,压缩量为,故原长为,故D正确。

故选BD。

【点睛】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应用,要注意明确共点力平衡问题重点在于正确选择研究对象,本题运用隔离法和整体法两种方法进行受力分析得出结论.同时注意几何关系的正确应用.3.一快艇从离岸边100m远的河流中央向岸边行驶.已知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图象如(图甲)所示;河中各处水流速度相同,且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则()A.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直线B.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曲线C.快艇最快到达岸边,所用的时间为20sD.快艇最快到达岸边,经过的位移为100m【答案】BC【解析】【分析】【详解】AB 、两分运动为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个做匀速线运动,知合速度的方向与合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合运动为曲线运动.故A 错误、B 正确;CD 、当水速垂直于河岸时,时间最短,垂直于河岸方上的加速度a =0.5m/s 2,由212d at =,得t =20s ,而位移大于100m ,故C 正确、D 错误.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会将的运动分解为沿河岸方向和垂直河岸方向,知道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速度越大,时间越短.以及知道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小球A 用绝缘细线悬挂于O 点,带有电荷量也为q 的小球B 固定在O 点正下方绝缘柱上.其中O 点与小球A 的间距为l .O 点与小球 B 的间距为3l ,当小球A 平衡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30θ=︒,带电小球A 、B 均可视为点电荷,静电力常量为k ,则( )A .A 、B 间库仑力大小222kq F l= B .A 、B 间库仑力3mg F = C .细线拉力大小223T kq F l= D .细线拉力大小3T F mg =【答案】B【解析】A 的受力如图所示,几何三角形OAB 与力三角形相似,由对应边成比例3T F mg l =,则3T mg F =,由余弦定律222(3)23cos30AB l l l l =+-︒=,则223T mg kq F F l ===,故B 正确. 点睛:本题借助于相似三角形和余弦定理求解拉力的大小,对于此类题要正确的画出受力图,组建三角形.5.如图所示,两等量负点电荷固定在A 、B 两点。

以A 、B 连线的中点为原点O ,沿A 、B 连线的中垂线建立x 轴。

选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则关于x 轴上各处的电场强度E 、电势φ随x 轴坐标的变化规律,下列图像较合理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详解】A、B、对于两个等量负点电荷的电场,根据场强的叠加,知两电荷的中点场强为零,从O 到无穷远的过程中,场强先增大后减小,且AB连线左右两侧电场对称,故A正确,B错误。

C、D、两个等量负点电荷的连线的中垂线上,从连线中点到无穷远是逆着电场线,故电势逐渐升高,故C、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关键是熟悉等量同号电荷和异种电荷之间的电场分别情况,会结合电场线和等势面分析电势和情况的变化.6.如图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来提升重物 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面上通过铰链连接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 0 点处,在杆的中点 C 处拴一细绳,通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 M,C 点与 o 点距离为 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 缓缓转至水平(转过了 90°角).下列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物 M 做匀速直线运动B.重物 M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整个过程中重物一直处于失重状态D.重物 M 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大速度为 L【答案】D【解析】【详解】设C点线速度方向与绳子沿线的夹角为θ(锐角),由题知C点的线速度为v C=ωL,该线速度在绳子方向上的分速度就为v绳=ωLcosθ.θ的变化规律是开始最大(90°)然后逐渐变小,所以,v绳=ωLcosθ逐渐变大,直至绳子和杆垂直,θ变为零度,绳子的速度变为最大,为ωL;然后,θ又逐渐增大,v绳=ωLcosθ逐渐变小,绳子的速度变慢.所以知重物M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大速度为ωL .故AB 错误,D 正确.重物M 先向上加速,后向上减速,加速度先向上,后向下,重物M 先超重后失重,故C 错误.故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把C 点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的方向,在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等于重物的速度.7.如图所示,一个长直轻杆两端分别固定小球A 和B ,两球质量均为m ,两球半径忽略不计,杆的长度为L .先将杆竖直靠放在竖直墙上,轻轻拨动小球B ,使小球B 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右滑动,当小球A 沿墙下滑距离为2L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一切摩擦)A .杆对小球A 做功为12mgL B .小球A 和B 12gL C .小球A 、B 132gL 12gL D .杆与小球A 和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了12mgL 【答案】C 【解析】【详解】 BC.当小球A 沿墙下滑距离为2L 时,设此时A 球的速度为v A ,B 球的速度为v B .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11222A B L mg mv mv =+,两球沿杆子方向上的速度相等,则有:v A cos60°=v B cos30°.联立两式解得:132A v gL =, 12B v gL =故B 错误,C 正确. A.对A 球使由动能定理有:21=022A L mg W mv +-杆,代入A 的速度解得=8L W mg -杆,故A 错误.D.对于杆与小球A 和B 组成的系统而言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故系统机械能守恒;故D 错误.8.如图所示,光滑绝缘半球形的碗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1、2的电荷分别为Q 1、Q 2,其中小球1固定在碗底A 点,小球2可以自由运动,平衡时小球2位于碗内的B 位置处,如图所示.现在改变小球2的带电量,把它放置在图中C 位置时也恰好能平衡,已知AB 弦是AC 弦的两倍,则( )A .小球在C 位置时的电量是B 位置时电量的一半B .小球在C 位置时的电量是B 位置时电量的四分之一C .小球2在B 点对碗的压力大小等于小球2在C 点时对碗的压力大小D .小球2在B 点对碗的压力大小大于小球2在C 点时对碗的压力大小【答案】C【解析】【详解】AB .对小球2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小球2受重力、支持力、库仑力,其中F 1为库仑力F 和重力mg 的合力,根据三力平衡原理可知,F 1=F N .由图可知,△OAB ∽△BFF 1设半球形碗的半径为R ,AB 之间的距离为L ,根据三角形相似可知,1F mg F OA OB AB== 即1F mg F R R L== 所以F N =mg ①L F mg R =② 当小球2处于C 位置时,AC 距离为2L ,故 '12F F =,根据库仑定律有: 2A B Q Q F kL = '21()2A C Q Q F kL = 所以 18C B Q Q = , 即小球在C 位置时的电量是B 位置时电量的八分之一,故AB 均错误;CD .由上面的①式可知F N =mg ,即小球2在B 点对碗的压力大小等于小球2在C 点时对碗的压力大小,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9.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 和b ,用质量可忽略的刚性细杆相连,放置在一个光滑的半球面内,如图所示.已知小球a 和b 的质量之比为3,细杆长度是球面半径的2倍.两球处于平衡状态时,细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θ是( )A .45︒B .30︒C .22.5︒D .15︒【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目中的数据可以得出,abO 三点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两底角都为45︒.对两球进行受力分析,由于球面光滑,所以两球都只受到3个力,如图所示:重力、球面的支持力、刚性细杆的弹力;由于是刚性细杆,所以刚性细杆对两球的弹力均沿着杆方向,且对两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两球处于平衡状态,两球受到的合力都为零,两球受到的三个力都组成一个封闭的力的矢量三角形.设b 球的质量为m ,由正弦定理对球a 3mg ()sin 45N F θ︒-;对球b :sin 45mg ︒=()sin 45N F θ︒+,所以有:()3sin 45θ︒-=()sin45θ︒+,即()tan 45θ︒+=3,所以θ=15︒,故D 正确,ABC 错误.10.如右图,M 、N 和P 是以MN 为直径的半圆弧上的三点,O 点为半圆弧的圆心,.电荷量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电荷分别置于M 、N 两点,这时O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1;若将N 点处的点电荷移至P 点,则O 点的场强大小变为E 2.E 1与E 2之比为( )A .1:2B .2:1C .D .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由得:;若将N 点处的点电荷移至P 点,则O 点的场强大小变为E 2,知两点电荷在O 点的场强夹角为1200,由矢量的合成知,得:,B 对11.图示为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的圆环状均匀带电平面,其单位面积带电量为σ.取环面中心O 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 轴.设轴上任意点P 到O 点的的距离为x ,P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下面给出E 的四个表达式(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其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此处的场强E ,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E 的合理表达式应为A .122222122()E k x x R x R πσ=++ B .2222122(E k x x R x R πσ=++C .122222122()E k x x R x R πσ=+++ D .2222122()E k x x R x R πσ=+++ 【答案】B 【解析】【详解】 AC .场强的单位为N/C ,k 为静电力常量,单位为Nm 2/C 2,σ为单位面积的带电量,单位为C/m 2,则2k πσ表达式的单位即为N/C ,故各表达式中其它部分应无单位,可知AC 错误;BD .当x=0时,此时要求的场强为O 点的场强,由对称性可知0O E =,当x→∞时E→0,而D 项中E→4k πσ,故B 正确,D 错误.12.如图所示, A 、B 、 C 、D 是真空中一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每条棱长均为l .在正四面体的中心固定一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静电力常量为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两点的场强相同B .A 点电场强度大小为283kQ l C .A 点电势高于C 点电势D .将一正电荷从A 点沿直线移动到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一直不做功【答案】B【解析】由于点电荷在正四面体的中心,由对称性可知,A 、B 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但是方向不同,故A 错误;由立体几何知识,可知正四面体的中心到顶点的距离为64,由2228364KQ KQ kQ E r l ===⎛⎫ ⎪⎝⎭,故B 正确;电势为标量,由对称性可知A 点电势等于C 点电势,故C 错误;从A 点沿直线移动到B 点的过程中电势先降低再升高,对于正电荷而言,其电势能先变小再变大,所以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故D 错误.13.如图所示,电量为+q和-q的点电荷分别位于正方体的顶点,正方体范围内电场强度为零的点有A.体中心和各面中心B.体中心和各边中点C.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D.体中心、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答案】A【解析】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在其连线的中点处的合场强为零,两个等量同种正电荷在其连线的中垂线上的合场强沿中垂线指向远离正电荷的方向,两个等量同种负电荷在其连线的中垂线上的合场强沿中垂线指向负电荷的方向.在正方体的上面中心,上面的四个电荷分成两组产生的场强都是零,下面的四个电荷分成两组产生的场强等大反向,所以正方体的上面中心处的合场强为零,同理所有各面中心处的合场强都为零.在体中心,可以将八个电荷分成四组,产生的合场强为零.而在各边中心,场强无法抵消,合场强不为零.故选A.【点睛】本题分线中心、面中心和体中心三种情况讨论,抓住两个等量同种电荷连线中点和中垂线上的场强情况进行分析讨论.14.如图所示,左侧为一个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碗口直径AB水平,O点为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光滑.右侧是一个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碗口及竖直固定的轻质光滑定滑轮,细绳两端分别系有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和物块,且小球质量m1大于物块质量m2.开始时小球恰在A点,物块在斜面上且距离斜面顶端足够远,此时滑轮右侧的细绳与斜面平行且恰好伸直,C点在球心O的正下方.当小球由静止释放开始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与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当小球运动到C点时,小球的速率是物块速率的2 2C.小球能沿碗面上升到B点D.物块沿斜面上滑的过程中,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减小【答案】A【解析】【详解】A.在m 1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m 1与m 2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故A 正确.B.设小球m 1到达最低点C 时m 1、m 2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1、v 2,由运动的合成分解得:124cos 5v v = 解得:122v v =,故B 错误; C.在m 1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对m 1、m 2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121122112sin 22m gR m g R m v m v α-⋅=+ 结合 122v v = 解得:12v gR <,若m 1运动到C 点时绳断开,至少需要有2gR 的速度m 1才能沿碗面上升到B 点,现由于m 1上升的过程中绳子对它做负功,所以m 1不可能沿碗面上升到B 点.故C 错误.D.m 2沿斜面上滑过程中,m 2对斜面的压力是一定的,斜面的受力情况不变,由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始终保持恒定.故D 错误.15.三根相互平行的通电长直导线放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右图为其截面图,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若每根导线的电流均为I ,每根直导线单独存在时,在三角形中心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都是B ,则三根导线同时存在时O 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 .0B .BC .2BD .B【答案】C【解析】 分析:三角形中心O 点到三根导线的距离相等.根据安培定则判断三根导线在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求出三根导线同时存在时的磁感应强度大小.解答:解: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得知:三根导线在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分别为:上面导线产生的B 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B ;下面左边导线产生的B 方向斜向左上方,与水平成60°角,下面右边导线产生的B 方向斜向右上方,与水平成60°角,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可知,下面两根导线产生的合场强大小为B ,方向水平向左,所以三根导线同时存在时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方向水平向左.故选C点评:本题首先运用安培定则判断B的方向,其次要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同时要利用好几何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