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论古代招幌广告的魅力
□ 沈阳大学 杨 雪
民族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就招幌广告的 单。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的特点。如大煎饼是中国北方常见的食
形式、蕴含的民族文化,阐述中国古代招 许多商家开始注重招幌的设计,使招幌也 品,因此,煎饼铺幌通常是半圆形的半张
幌广告的独特魅力。
成为彼此间竞争的一种手段。
煎饼模型,弧面朝下,缀以三只 幌 绸 ,上
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换的扩大,尤 大都能见到街市上林立的各种招幌,充分 的美好愿望。如很多实物幌以人们喜闻乐
其是坐商的出现,实物广告形式逐渐发展 说明了当时市井经济的繁荣。因此,在社 见的造型出现,葫芦、铜钱、鱼、元宝等,体
为招牌和幌子广告,实物招幌由此而来。 会生活中,招幌不止是商家招徕顾客的手 现了人民企盼吉祥如意的心理。在色彩
堤上楼。”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 典型的例子。
着“清真”的字样。
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三、招幌广告的文化色彩
在大众文化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
二、招幌广告的主要功能
招幌广告是中国古代商业广告最重 新兴媒体的出现,广告形式越来越丰富和
1.商业经营的招徕手段。招幌是工商 要的形式之一,其发展、演变反映了古代 多样化,招幌也在不断以新的形式和面貌
一、招幌广告溯源
2.经济繁荣的社会效应。招幌作为一 书“尖(煎)饼 铺”三字,或悬一象征整张
招幌是招牌和幌子的复合式通称,是 种招徕标识,一种辅助商家经营的重要手 煎饼的圆形木板,下缀幌绸,上书“尖
中国古代商业繁荣的产物。关于招幌广告 段,也在潜移默化地方便并引导着消费 (煎)饼”二字。有的,则以一横木缀以方
49 兰 台 世 界
2009.5 上 半 月
及其他行业向社会宣传经营内容、特点、 社会商业的繁荣,展现着古代的商业民 展示给世人,这对于繁荣广告市场、丰富
信誉以及档次等信息以招徕生意的广告 俗。千百年来招幌广告经久不衰,主要在 社会生活、推动现代广告的发展具有非凡
方式,是一种特定的行业标识。《韩非子》 于其根植于民间,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 的现实意义。
中 记 载 :“ 宋 人 有 酣 酒 者 ,升 概 甚 平 ,遇 客 甚 谨 ,为 酒 甚 美 ,悬 帜 甚 高 。 ”这 里 的“ 悬 帜 ”即“ 酒 旗 ”,可 以 看 出 在 当 时 卖 酒 商 人 已经开始悬挂高高的旗帜,作为店铺的经 营 标 识 ,以 吸 引 顾 客 的 注 意 力 。 如《水 浒
有关中国古代实物招幌的最早文字 段,也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象征。
上,红色、黄色、金色等代表吉祥的颜色经
描述是春秋时期的《韩非子》。在《韩非子·
3.商业品牌的维护作用。宋元以来,随 常出现在各种不同的招幌中,也有采用
难一》中记载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 —— 着经济的发展,商家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 青、白或二色相间的淡素色,以象征纯洁与
论古代招幌广告的魅力
招幌是中国古代广告中非常重要的 传》中描写景阳冈武松打虎,书中提到酒
一种形式,以其五彩缤纷、生动形象的造 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冈”的字样,是一种最
型及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民俗文化、民间工 直接的招徕顾客的手段。然而最初的招幌
清代北京王麻子刀剪铺
艺在中国广告史上独树一帜,同时,招幌 广告主要是作为店铺的标志,告诉人们店 的发展也彰显了中国古代商业的繁荣和 铺经营的商品信息, 内容和形式都相对简
化和商厚。人文地理环境 制 约 、影 响 着 经 济 的 发 展 和 日 常 消 费 ,因 而不同地域的招幌广告往往体现出当地
参考文献:
[1]杨梅.论中国古代的招幌广告[J ].三门峡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05(4). [2]曲彦斌.中国招幌与招徕市声[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3]杨海军. 论中国古代的幌子广告[J ]. 史学月 刊,2002(9). [4]陈旻瑾.中国传统幌子的寓意传达[J ].上海工 艺美术,2005(4).
述。在《韩非子》、《晏子春秋》等中均有关 号,称“德聚全”。其意思为“以德聚全,以 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体现
于“酒旗”的记录。如在《韩非子·外储说右 德取财”。1862 年商店易主,新任老板杨全 在招幌上,则主要表现为色彩及文字的差
上》中,酒旗被称为“帜”,在《晏子春秋·内 仁见招牌字号中“全”字与其名暗合,遂把 异。招幌不同的色彩、形制直接反映着不
即我谋。”生动地描述了古代社会人们物 等,各类招幌清晰可见。由此可以想象宋
其次,民族色彩浓厚。招幌广告反映
物 交 换 的 商 业 形 式 , 而 诗 中 所 提 到 的 代城市的繁荣以及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除 了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风俗及审美,通
“布”,也可看做是一种早期的原始实物广 此之外,在元、明、清等朝代的风俗画卷上 过精巧的造型、色彩、文字等表达了人们
的起源,有学者认为招幌广告源于中国早 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宋代张择端的《清 形白布为幌,间或书写“尖(煎)饼”字样。
期的实物广告,并以《诗经》中的《氓》为其 明上河图》 描绘了汴京当时的繁荣景象, 在北方这种煎饼铺招牌非常常见,而在
佐证:“氓之嗤嗤,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 尤其街道两边的茶楼、酒馆、当铺、作坊等 南方却很难见到。
篇·问上》中,酒旗被称为“表”。另外古人 牌号倒过来以“全聚德”为自己的招牌字 同的风俗习惯、民俗心理。如回族忌食猪
的诗词中也不乏吟咏酒旗的佳句,如刘禹 号,取其“全仁聚德,财源茂盛”之意。再如 肉,所以回民的饭店、肉店等一律采用蓝
锡《堤上行》:“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 内联升鞋店、六必居、同仁堂等都是非常 色作为标识,并常设有星月的图案,或写
“自相矛盾”,生动地展示了出售矛盾者运 烈,招幌广告也成了商家树立和维护品牌 高雅,这都体现着人们的传统审美心理。
用实物招幌招揽顾客。而中国古代招幌的 的重要手段。如全聚德烤鸭店,始创于 在纹饰上,也多采用龙纹、钱纹、云纹和福
最早文献记载则是关于“酒旗”的文字记 1844 年,原先是一家干鲜果店的招牌字 字底纹,象征着吉祥和富贵。另外,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