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新闻评论写作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2分)1.近代著名的政治家(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舆论与舆论之仆》,很好地说明了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A.梁启超B.王韬C.于佑任D.张季鸾2.( )是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它首创社论。

A.上海新报B.申报C.新闻报D.字林沪报3.《新青年》与( )报把我国报刊评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当时负有盛名的革命民主主义阵地和论坛。

A.治言B.晨报C.时事新报D.每周评论4.被誉为“报界宗师”的政论家( )的社评《蒋介石之人生观》(1927年12月2日)曾经是当时脍灸人口的佳作。

A.笔法B.说理C.见解D.修辞21.新闻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是( )。

A.具体、鲜明、精当、引人B.具体、鲜明、短小、生动C.深入、鲜明、精炼、引人D.深入、鲜明、短小、生动22.新闻评论要讲究结构安排,即( )。

A.言之有物B.言之有理C.言之有序D.言之有文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23.新闻评论对社会舆论的作用表现在( )三个方面。

A.反映B.维护C.监督D.制造24.新闻评论的特点主要是( )。

A.新闻性B.政治性C.群众性D.文艺性25.新闻评论的作用是( )。

A.解释新闻B.揭示新闻本质C.对新闻事实作出判断D.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26.新闻评论立论的要求有( )。

A.有的放矢B.寓有新意C.准确无误D.高瞻远瞩27.在新闻评论中,虚与实是矛盾的统一,从论述的角度看,两者相结合的具体方法有( )。

A.就实务虚B.以虚带实C.寓虚于实D.借题发挥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28.选题29.论证30.具体分析31.社论32.编者按语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

每小题3分,共12分)33.简述新闻评论的作用。

34.新闻评论选题的根据是什么?35.新闻评论写作如何使论点论据统一?36.新闻评论写作应怎样进行批驳?五、文章评析(仔细阅读下文,依照文后要求,对该文进行评析,第37、第38小题各5分,第39小题6分,共16分)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郝斌生“彭市长,你别往正门走,有一群上访的人正堵在那里。

”“那我从哪儿走?”“后门。

”“后门要是也堵了呢?”工作人员被武安市市长彭学增问得哑口无言。

他来到上访群众中,提高嗓门喊道:“我是彭学增,大家要反映什么问题,请说吧!如果时间短,我就地答复;如果时间长,请大家先回去,留下几个代表到我办公室来。

”上访群众听了市长这番话语,憋在心里的气消了一半,围得水泄不通的大门顷刻畅通无阻,尔后大家心平气和地酝酿代表人选。

“刘县长,你们快改道吧,有几个村民要截车。

”易县县长刘建军从呼机上读完这条“十万火急”的信息后,命令司机加速,把车开到村民要设卡的凌云册乡路口等候群众。

过了一会,远远地走来一个村民,问清刘县长是在等他们之后,急忙招呼后面的人,“呼啦”一下,涌来一大帮。

大家听说刘县长已在此等候他们多时,深受感动,一再催促县长快赶路程,他们的事回乡里找乡长说去。

这是我省农村工作中的两组“特写镜头”,情节不复杂,但发人深思。

为什么看似马上会激化的干群矛盾会瞬间平息?道理并不深奥,领导干部只要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矛盾就能降温,对立就会变为对话,即使尖锐化了的矛盾也是可以妥善解决的。

人民公仆不能怕群众、躲群众,不能“支应”群众。

为什么有些地方原本不大的矛盾竟闹得不可收拾?恐怕与那里的领导者不懂得“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有很大关系。

看来,处理干群矛盾的方法,已不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关乎大局、关乎党的原则的大问题。

群众直接找领导者反映问题,这是很正常的,是群众相信我们、依靠我们的表现;如果有了问题却不找我们,那才是不正常的、危险的。

所以,群众来了并不可怕,哪怕是“民告官”,也不可怕。

这往往正是给领导者提供了调查研究的好机会,提供了开展群众工作的好机会。

工作做好了,干群关系中的摩擦、冲撞,还能成为建立干群鱼水关系的契机。

所以,哪里有老百姓我们就到哪里去,哪里老百姓问题多、意见大、困难重,我们尤其要注意到哪里去。

现在,有些干部把躲避老百姓视为一种“聪明”或“领导艺术”。

群众要求直接见张书记,张书记却把李书记推到前沿;群众要求李县长来答复,李县长却让秘书去和群众捉迷藏。

如此拉锯、推诿、踢皮球,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加剧矛盾冲突。

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是人民公仆,每一个党的干部,都应该以深厚的感情来对待群众反映的各种实际问题,并努力帮助解决,为之排忧解难,切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不在焉,敷衍塞责,漠然处之。

更不能居高临下,动辄训人,把反映问题的群众视为“刁民”。

对待群众的态度,应当成为新时期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一块试金石。

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决不是说可以不讲原则,决不是提倡违法上访、集体上访。

相反,我们干部以积极的姿态到群众中去,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引导群众摆正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从而使我们成为群众利益的真正代表。

近闻涉县县委在旧城改造中,面对群众上访事件,县委书记杨志科没有回避矛盾,而是主动来到告状者中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组织告状群众代表到外地参观。

告状的群众大都是一辈子没有出过太行山的人,他们到市里、省会和京城走了一遭后,观点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他们说,我们涉县这儿哪像个县城,不动大手术,连马车都过不去,怎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在这里变成了一堂最切实、最生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课。

河北日报(“燕赵论坛”专栏1998.11)37.分析本文所针对的社会现实。

38.概述本文的立论思想。

39.从写作的角度,指出本文的一个亮点,并加以评析。

六、作文题(为下面一则消息配写一篇短评,字数在600~1000间。

30分)“突然袭击”查“水分”本报记者李杰2001年12月20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县委书记范涛向市委书记秦玉海汇报了该县的养牛工作,并呈上一张当月16日制作的全县养牛存栏数统计表。

范涛走后,秦玉海看着报表上武陟县现有的23430头牛的存栏总数思忖:这个数字由各村上报到各乡镇,再由各乡镇上报到县里,又由县里汇总上报到市里,这一级一级累计完成的数字究竟是一种数字游戏,还是不搀水分的真实材料?想到这里,秦玉海又想到了上年焦作市建设3万亩三毛杨基地的事。

武陟县的任务是1万亩,年底上报完成1万亩。

那次他组织市林业局和其他干部48人,到武陟县检查了7天,逐棵落实,实际上只种了3600亩。

林业局和该县的领导因此受了处分。

2001年,全市都在贯彻落实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秦玉海想知道这个数字实不实?作风转变了没有?于是,他在报表上批示:请市农业局牵头,由市委组织部,市纪委配合,对武陟县养牛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务求一天之内全面完成核查任务。

市委书记的“突然袭击”,不仅是对武陟县各级干部作风的检验,同时也是对市直机关干部作风整顿效果的一次检验。

第二天清晨7时20分,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和市农业局机关105名核查人员已在市委大院集合,分成35个小组,当即开赴武陟县。

核查人员出发前强调,一定要求真务实,逐村逐户逐牛核查,确保不漏村、不漏户、不瞒报、不虚报。

为了确保不出现虚假数字,要求不管多晚也要当日完成核查任务。

上午8时30分左右,35个核查组已在武陟全县境内展开拉网式检查。

嘉应观、詹店等乡镇的很多养牛户扎营在黄河滩区,核查工作非常艰苦。

分在嘉应观乡的核查三组人员仝太旭、许全军、张鲁洲3位同志一天时间查了193个养牛户,直到晚上9时多才完成核查任务。

阳城乡核查一组的李玉琦、杨天军、宋胜利查到晚上6时多,还剩最后一个村。

乡里干部说,那个村只有一个养牛户,家里也只养着一头牛,不用去查了。

但核查组的3位同志说,我们要眼见为实。

他们跑了20多分钟赶到那个村一打听,仅有的一头牛当天刚卖掉。

但核查组的人说,这是个真实情况,我们的心里踏实了。

书记较真,干部较劲。

这一天,核查组遍查武陟县的300多个村,走访了几千个养牛户。

经查,武陟县现有存栏23113头牛,是16日该县报表23430头的98.65%。

核查人员经客观分析认为,从16日到21日的5天时间,考虑到个别养牛户的买进与卖出因素,武陟县的报表应该是真实的。

浙江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0658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1.A2.B3.D4.A5.A6.B7.D8.B9.C 10.C 11.D 12.B 13.D 14.C15.D16.D 17.D 18.A 19.A20.C21.A 22.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3.ABC 24.ABC 25.ABCD26.ABCD 27.A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28.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论的事物和论述的问题,也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论述的对象和范围。

29.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据和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方式。

它与论据和论点一起共同构成评论性文章的三大要素。

30.具体分析的方法也就是辩证分析的方法。

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在评论写作中的具体运用,包括一分为二法、阶级分析法和事实对比法等。

具体分析指的是在说理论述时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以揭示事物的本质。

31.社论:是报刊编辑部最重要的指导性言论。

它集中反映政党、政府、团体对当前重大事件和迫切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影响并引导社会舆论的有力的评论形式。

32.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朴的新闻评论。

是一种最简朴、最轻便的评论形式,通常只有二、三百字,甚至只有一句话。

它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编者对新闻稿件或一般文章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

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3.作为新闻舆论工具的直接发言的重要形式,新闻评论的作用主要是:①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向,指出下一步骤会怎样,预示将来种种趋向和结果。

②解释新闻事实的因果和意义等,说明某事何以发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生活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③对新闻事实作出政治判断,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发表作者的观点意见,表明作者的态度。

④深化报道的主题。

34.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价的事物和论述的问题,也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论述的对象和范围。

选好题,新闻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选题是立论的前提。

选题的依据,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①来自上头的精神;②来自下头的情况;③来自新闻报道;④来自客观形式的要求;⑤依据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