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管理第四次作业

财务管理第四次作业

1.甲公司主营电池业务,现已研发出一种新型锂电池产品,准备投向市场。

为了评价该锂电池项目,需要对其资本成本进行评估。

有关资料如下:
(1)该锂电池项目拟按照资本结构(负债/权益)30/70进行筹资,税前债务资本成本预计为9%。

(2)目前市场上有一种还有10年到期的已上市政府债券。

该债券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6%,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归还本金,当前市价为1120元,刚过付息日。

(3)锂电池行业的代表企业是乙、丙公司,乙公司的资本结构(负债/权益)为40/60,股东权益的β系数为1.5;丙公司的资本结构(负债/权益)为50/50,股东权益的β系数为1.54。

权益市场风险溢价为7%。

(4)甲、乙、丙三个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

要求:
(1)计算无风险报酬率。

(2)使用可比公司法计算锂电池行业代表企业的平均β资产、该锂电池项目的β权益与权益资本成本。

(3)计算锂电池项目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2013年)
答:
(1)设无风险报酬率为i,
则1000×6%×PVIFA
(i,10)+1000×PVIF
(i,10)
=1120
设利率为4%,
1000×6%×PVIFA
(4%,10)+1000×PVIF
(4%,10)
=60×8.1109+1000×0.6756=1162.25
设利率为5%,
1000×6%×PVIFA
(5%,10)+1000×PVIF
(5%,10)
=60×7.7217+1000×0.6139=1077.2
(i-4%)/(5%-4%)=(1120-1162.25)/(1077.2-1162.25)得i=4.5% 所以无风险报酬率i=4.5%
(2)β
资产=β
权益
/[1+(1-税率)×(负债/股东权益)]
β
权益=β
资产
×[1+(1-税率)×(负债/权益)]
乙企业β
资产
=1.5/[1+(1-25%)×(4/6)]=1
丙企业β
资产
=1.54/[1+(1-25%)×(5/5)]=0.88
平均β
=(1+0.88)/2=0.94
资产
=0.94×[1+(1-25%)×(3/7)]=1.24
该锂电池项目的β
权益
×风险溢价=4.5%+1.24×7%=13.18%
权益资本成本=无风险报酬率+β
权益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负债成本×(1-税率)×(负债/资本)+股东权益成本×(股东权益/资本)=9%×(1-25%)×(3/10)+13.18%×(7/10)=11.25%
2.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

2008年,甲公司在现有产品P-Ⅰ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第二代产品P-Ⅱ。

如果第二代产品投产,需要新购置成本为10000000元的设备一台,税法规定该设备使用期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残值率为5%。

第5年年末,该设备预计市场价值为1000000元(假定第5元年末P-Ⅱ停产)。

财务部门估计每年固定成本为600000元(不含折旧费),变动成本为200元/盒。

另外,新设备投产初期需要投入营运资本3000000元。

营运资本于第5年年末全额收回。

新产品P-Ⅱ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量为50000盒,销售价格为300元/盒。

同时,由于产品P-Ⅰ与新产品P-Ⅱ存在竞争关系,新产品P-Ⅱ投产后会使产品P-Ⅰ的每年营业现金流量减少54500元。

新产品P-Ⅱ项目的β系数为1.4。

甲公司的债务权益比为4:6(假设资本结构保持不变),债务融资成本为8%(税前)。

甲公司适用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

资本市场中的无风险报酬率为4%,市场组合的预期报酬率为9%。

假定经营现金流入在每年年末取得。

要求:
(1)计算产品P-Ⅱ投资决策分析是适用的折现率。

(2)计算产品P-Ⅱ投资的初始现金流、第五年年末现金净流量。

(3)计算产品P-Ⅱ投资的净现值。

(2009年)
答:
(1)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负债成本×(1-税率)×(负债/资本)+股东权益成本×(股东权益/资本)=8%×(1-25%)×40%+[4%+1.4×(9%-4%)]×60%=2.4%+6.6%=9%
(2)初始现金流量=-(100000000+3000000)=-13000000(元)
年折旧=10000000×(1-5%)/5=1900000(元)
1~4年营业现金流量=收入×(1-所得税税率)-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折旧×所得税税率=50000×300×(1-25%)-(200×50000+600000)×(1-25%)+1900000×25%-545000=3230000(元)
回收残值流量=10000000-(10000000-500000)×25%=875000(元)
回收营运资本=3000000(元)
第5年年末现金净流量=3230000+875000+3000000=7105000(元)
(3)投资的净现值=-13000000+3230000×PVIFA
+7105000×
(9%,5)
=-13000000+3230000×3.2397+7105000×0.6499=2081770.5
PVIF
(9%,5)
3.B公司目前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适销期预计还有6年,公司计划6年后停产该产品。

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已经使用5年,比较陈旧,运行成本(人工费、维修费和能源消耗等)和残次品率较高。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设备,其生产能力、生产产品的质量与现有设备相同。

新设备虽然购置成本较高,但运行成本较低,并且可以减少存货占用资金、降低残次品率。

除此以外的其他方面,新设备与旧设备没有明显差别。

B公司正在研究是否应将现有旧设备更换为新设备,有关的资料如下:
B公司更新设备投资的资本成本为10%,所得税税率为25%;固定资产的会计折旧政策与税法有关规定相同。

(1)计算B公司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相关现金流出的总现值(计算过程及结果填入给定的表格内)。

(2)计算B公司更新新设备方案的相关现金流出总现值(计算过程及结果填入给定的表格内)。

(3)计算两个方案的净差额,并判断应否实施更新设备的方案。

(2009年原) 答:
(1)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现金流量折现:
旧设备年折旧额=200000×(1-10%)/10=18000(元) 旧设备账面价值=200000-18000×5=110000(元)
旧设备变现损失=110000-50000=60000(元)
(2)
新设备年折旧额=300000×(1-10%)/10=27000(元) 第6年末账面净残值=300000-27000×6=138000(元) 残值净收益=150000-138000=12000(元)
(3)两个方案的净差额:
新-旧=-475070.48-(-430562.95)=-44507.5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