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阳明大道工程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永州市地处湘南西部,位于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
古称零陵,自古便是华中、华东地区通往广东、广西、海南及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也是湖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素有“南山通衢”之称,是湖南唯一与两广接壤的地区,市区到广州仅500多公里,是“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
目前永州市已被定位为湖南省承接珠三角和广西东盟自贸区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中部地区西部纵向综合运输发展轴的南向门户;也是湖南省三大板块发展格局及湘南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图1-1 永州位置图区域内零陵机场,湘桂铁路、洛湛铁路,G322、G207国道,二广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泉南高速公路、永连公路和湘江水道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
北可到达华中重镇武汉,北上中原,东出华东。
西南向可以直通西南部各省区,并可从广西北海、防城和广东湛江出海,是中原和华东地区通往大西南、中部腹地通往珠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永州国土面积22255.31平方公里,总人口570.56万人。
永州市市区座落在潇湘二水汇流处,整个市区分为相对独立的零陵、冷水滩两个区。
两区垂直距离17公里,由湘江和联城公路永州大道联接在一起,呈哑铃形框架,“潇湘第一城”的城市风貌。
图1.1-2 永州在三大板块的重要格局图 1.1-3 永州交通分布图根据《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0-2020年)》,永州中心城区:北起马坪,南至鸟沙洲,东至二广高速,西达洛湛铁路,总面积440平方公里。
未来永州将以零陵、冷水滩为中心,南北联城,向东发展,建设湘粤桂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
在深入分析研究《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0~2020》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本次设计阳明大道在交通、道路、桥梁、给排水、立交节点、路基及边坡处理、照明、景观和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方案设计。
本次设计的永州市阳明大道(湘江大桥至城南大道)道路工程,南起复兴岭路,北至湘江大桥,道路总长约10.22Km,红线宽度60m。
1.2 编制依据(1)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立项批准文件(2)委托单位的委托书及有关合同、协议书(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4)《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程建设部》(2004.3)(5)《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93)(6)《城市桥梁设计规范依照标准》(CJJ77-98)(7)《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第二章项目概况及建设条件2.1 研究区域概况2.1.1 地理位置拟建项目位于永州市冷水滩城区与零陵城区之间,其影响区域为永州市冷水滩区与零陵区。
永州市地处湘南西部,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0º57’-112º27’,北纬24º40’-26º52’。
永州市南北长245公里,东西长144公里,北临邵阳、衡阳,东接郴州,西临广西桂林,东南与广东连州接壤。
永州市中心城市位于市域北部,东接祁阳县,西临东安县,南接双牌县。
中心城市由冷水滩区与零陵区组成,总面积3180平方公里,其中冷水滩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11º30’-111º50’,北纬26º17’-26º49’,零陵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11º15’-111º45’,北纬25º30’-26º20’。
2.1.2 经济概况经过多年的建设,永州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贫穷落后面貌基本改变,城乡居民生活有了改善。
2013年永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1.75亿元、增长9.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9.70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447.29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464.76亿元、增长12.5%。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951元,同比增长8.3%。
永州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23.0:38.8:38.2调整为21.5:38.5:40.0,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6%、41.6%、51.8%。
2013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00.38亿元、增长15.8%,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252.94亿元、增长15.0%。
2.1.3 综合交通运输2012全年货运量9480万吨,同比增长19.4%;货物周转量209.2亿吨公里,增长26.1%。
客运量8674万人,增长5.9%;客运周转量62.2亿人公里,增长8.7%。
截至2012年末永州市汽车保有量15.4万辆,增长12.7%,其中轿车保有量5.7万辆,增长25.2%。
基本形成了以航空、铁路、公路、水运为主的综合立体式网络运输系统。
航空:永州零陵机场位于永州市岚角山镇,机场距零陵城区最北端、冷水滩城区最南端均为7公里。
现已开通至长沙、广州、昆明、北京、西安、成都、海口、三亚等20个城市的航班。
铁路:洛湛铁路(洛阳--湛江)、湘桂铁路(衡阳--凭祥),分别连接永州南北和东西的交通,并在永州市区(零冷城区)交汇,形成枢纽位置。
公路:两条国道:G322国道(衡阳--凭祥)、G207国道(锡林浩特--徐闻);三条高速公路:G55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G72泉(州)南(宁)高速公路、G76厦(门)蓉(成都)高速公路;永(州)连(州)公路,在永州市区(零冷城区)交汇,形成重要的公路枢纽。
水运:湘江黄金水道。
第三章交通分析和发展预测3.1 现状道路交通情况目前仅永州大道(零陵大道)是连接零陵、岚角山、冷水滩组团的唯一通道。
由于建成多年,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流量的增加,该条道路已破旧狭窄,不堪重负,现正在扩建改造中。
零冷两区之间区域未形成合理的路网结构,在永州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该区域现有的路网结构已严重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严重制约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以及城市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岚角山组团的建设几乎停滞不前。
3.2交通量预测3.2.1预测方法交通量预测按四阶段模型进行:交通生成、出行方式划分、交通分布、交通量分配。
由于本项目受时间、人力、财力等条件的限制,基年OD矩阵通过路段交通量的进行OD反推获得。
根据基年交通调查所获得的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资料和OD反推结果,在分析项目影响区域用地现状及规划、路网规划、机动车拥有量以及社会经济的基础上,预测区域未来各小区的交通出行产生与吸引量。
然后进行交通分布预测,得出各小区的交通分布。
将预测出的交通分布分配到规划路网上,可得阳明大道的交通量,具体流程如图所示:3.2.2交通量相关数据分析预测(1) 经济发展预测2013年永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1.75亿元、增长9.5%。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951元,同比增长8.3%。
永州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23.0:38.8:38.2调整为21.5:38.5:40.0,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6%、41.6%、51.8%。
2013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00.38亿元、增长15.8%,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252.94亿元、增长15.0%。
根据《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永州市区经济发展预测如下表:表 3-1永州市规划期内的经济发展目标不满意参考省内外类似地区GDP预测结论,结合专家预测法,预测至2037年,市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2亿元,增长速度为6%;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52亿元,增长速度为5%。
根据《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永州市市区2010年人口规模为50万人,2020年人口规模为70万人。
根据总体规划的预测方法,预测至2037年市区人口规模为95万人。
(2) 机动车拥有量预测2009年底永州市机动车保有量为48.38万辆,人均汽车保有量为82辆/千人。
根据国外发展历史来看,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小汽车开始大量进入家庭,当人均GDP在5000美元左右时,民用汽车保有量在70~320辆/千人左右,永州市的汽车保有量目前依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可以预计在未来的10~20年内,永州市的民用机动车保有量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表0-2历年机动车拥有量比较永州市近年经济发展与机动车发展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基本保持同步增长趋势。
根据弹性系数法和回归分析法,并考虑未来的机动车发展政策,结合专家预测法,预测规划年永州市汽车拥有量,预测结果见下表。
表0-3机动车拥有量预测结果(3) 客货运量发展预测道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密切关系,用弹性系数这一概念表述。
从历年数据分析,客运量对GDP的弹性系数增大,而货运量对GDP的弹性系数有略微下降。
表0-4各历史年份客货运量交通运输量预测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需求。
根据对永州市社会经济状况的综合研究分析,采用回归模型法与弹性系数法,并结合专家预测法,对道路客货运量进行预测。
表0-5各规划年份客货运量3.3交通量预测3.3.1 交通小区划分交通小区以永州市行政人口管理区划(街道办事处)为基础,参照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地块进行划分,共分68个OD小区,而交通节点则为各主次干道相交交叉口。
根据OD小区与本项目的位置关系,综合分析本项目在规划路网的位置,在进行本项目交通量分析时,将68个OD小区进行归并,合并之后为12个OD小区。
3.3.2 交通发生预测根据前面工作再利用基年OD 表中各交通小区的产生、吸引量,可依下式计算出各交通小区未来年份的产生、吸引交通量。
P i =P i (1+R i ) A i =A i (1+R i )式中:P i ——第i 小区第n 年交通产生量 R i ——第i 小区交通增长率 P i ——第i 小区工年交通吸引量 A i ——第i 小区第n 年交通吸引量 A i 。
——第i 小区基年交通吸引量 其预测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 0-1机动车出行生成量预测流程3.3.3 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分布预测采用弗雷特(FRATAR)法进行,弗雷特法计算公式如下:21ji kj k i k ij k ijL L G F T T +⋅⋅⋅=+其中:kit i ki P P F =kit i ki A A G =∑=⋅=nj kjkijkii G TP L 1∑=⋅=ni kikijkjj F TA L 1式中:1k ij T +——特征年i 小区到j 小区的交通分布量;kij T ——基年i 小区到j 小区的交通分布量;ki F ——i 小区的交通吸引量增长系数;k j G ——j 小区的交通吸引量增长系数;ti P ——基年i 小区交通发生总量;tjA ——基年i 小区交通发生总量;iL ——i 小区对于所有j 小区的位置系数;j L ——j 小区对于所有i 小区的位置系数;k ——迭代系数;n ——交通小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