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施工工艺流程
井点降水工艺流程图
降水井及降水施工
⑴、测量放线定位:根据降水井平面布置图,测量定出每个管井准确位置,钻机按井点位置就位。
⑵、钻孔:采用2台QJ150型旋转钻机成孔。
成孔垂直偏差控制在1%内,孔深比设计井深深0.5m,井底回填粒径为3~15mm的碎石过滤层,厚0.5m。
⑶、下设井管:井管采用钢筋笼制作,用12φ16钢筋作主筋,外设φ8@150箍筋,内设φ14@500加强箍,主筋与箍筋、加强箍之间点焊连接形成骨架,外包孔眼0.5×0.5mm 尼龙网和1×1mm铁丝网,笼底用Φ16交叉筋封闭并外包滤网,钢筋笼内径为Φ400mm。
用起重机吊装就位(分节吊装时,在孔口焊接),钢筋笼就位应力求垂直、居中。
⑷、填砾料:井管放入井内后,及时在井管与孔壁间填充粒径为3~8mm细砾石。
滤料必须符合级配要求,杂质含量不大于30%。
用铁锹下料,以防止分层不均匀和冲击井管。
填滤料要一次连续完成,从底部填到井口下1m左右,上部采用粘土分层回填并夯压封口。
⑸、洗井:潜水泵洗井,直至抽出清水为止。
洗井在下完井管、填好滤料、封口后8
小时内进行,避免时间过长,护壁泥皮逐渐老化,难以破坏,影响渗水效果。
⑹、下放水泵:采用JQB1.5-6型水泵,在安装前应对水泵本身各控制系统作全面细致的检查,如无问题,方可放入井内,用绳索将潜水泵吊入滤水层部位。
潜水电动机、电缆及接头应设有绝缘措施。
降水控制措施
潜水泵在运行时应经常观测水位变化情况,检查电缆线是否与井壁相碰,以防磨损后水沿电缆渗入电动机。
同时,还须定期检查电路的可靠性,以保证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