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组织废气监测[研究材料]
峰谷书屋
14
五、注意事项
• 1、雨天或湿度较大的天气不进行监测。 • 2、无组织排放执行的是最严苛情况下仍要
满足排放标准要求,所以计算结果不扣除 本底浓度。
峰谷书屋
15
(4)恶臭污染物厂界监控点一般情况下设置 在厂界主导风向下风向及两侧位置,沿风向 夹角均匀布设。静风时,选择厂界气味较大 处布设监测点。
峰谷书屋
10
无组织 排放源
±S°
厂界 10m
峰谷书屋
11
风向
厂界 无组织排放源
建
筑
物
涡流区
监测点
峰谷书屋
12
峰谷书屋
13
• 5、监测时间和取值 一般采用连续1小时采样计平均值。 或者在1小时内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 以监测点中浓度最高点作为无组织排放浓度 值。
无组织废气监测
2017年1月
峰谷书屋
1
• 一、相关标准及监测技术规范 • 二、监测前准备 • 三、现场监测 • 四、监测结果的计算 • 五、注意事项
峰谷书屋
2
一、相关标注与监测技术规范
• 1、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2、GB9078-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3、GB4915-2004《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4、HJ/T 55-2000《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
(2)《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规定,无组织排放烟尘及生产粉尘 监测点,设置在工业炉窑所在厂房门窗排放口处, 并选浓度最大点。若工业窑炉露天设置(或有顶 无围墙),监测点应选在距排放源处5m,最低 高度1.5m处的任意点,并选浓度最大点。
峰谷书屋
9
(3)《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04)规定,颗粒物“在厂界外20m处 (无明显厂界,以车间外20m处)上风方与 下风方同时布点采样,将上风方的监测数据 作为参考值”,无组织排放限值为监控值 “扣除参考值”。
尺寸、高度及其处于建筑物的具体位置等。 • 3、监测仪器设备的准备
风速仪、采样设备应通过检定,使用前进 行密闭性检查,采样试剂和滤膜做好准备。
峰谷书屋
5三Biblioteka 现场监测• 1、监测时段(1)应处于正常生产或排放状态
(2)应选择大气状态稳定的日期
(3)冬季应选择微风的日期,避开阳光强烈 的中午时段。
• 2、现场风速风向测量
一般一分钟测量一个值,连续测量十分钟,
平均计算风向风速,并计算风向变化标准差
(S度)。
峰谷书屋
6
• 3、大气稳定度判定 根据各气象因子的数值分为四类。
a类: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适宜监测。 b类:较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较适宜监测。 c类: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较不适宜监测。 d类:很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不适宜监测。
峰谷书屋
7
• 风向变化的适宜程度分类
风向变化大小(S度) <15
15-29 30-45
>45
适宜程度
a
b
c
d
• 风速变化的适宜程度分类
平均风速(m/s) 适宜程度
0-2.0 2.1-3.0 3.1-4.5 >4.5
a
b
c
d
一般两项为或一项为d,则应该取消监测。
峰谷书屋
8
• 4、监测点位布设
(1)周界外浓度最高点一般应设置於无组织排 放源下风向的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若预计无 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点越出10m范围,可将 监控点移至该预计浓度最高点。最多可设置4个 监测点。
术导则》
峰谷书屋
3
二、监测前准备
• 1、被测单位基本情况调查 (1)确定采样项目的执行排放标准以及标准
要求。 (2)标出基本方位;车间和其他主要建筑物
的位置、名称;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口及 其主要参数;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单位周 界围墙高度单位周界外的主要环境敏感点。
峰谷书屋
4
二、监测前准备
• 2、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基本情况调查 重点调查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排放口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