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心理学试题

实验心理学试题

题型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15分)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全对得2分,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共20分)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题6分,共30分)六、实验设计题(本大题9分)一、填空题1. .反应时是一个专门的术语,不是指反应的时间,而是指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2. 基于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费希纳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即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

这些方法后来被统称为传统心理物理法3. 由于信号检测论在感觉敏感性与反应偏向之间作出区分,因此,它能够分析不同被试、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反应敏感性;同时,还能够分析操作的恶化是因为敏感性下降,还是因为反应偏向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分析的资料对操作进行改进。

4. 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简称ROC曲线,在心理学上又称为感受性曲线,这就是说,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都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定标准下所得的结果就是了。

5. 从量表有无相等单位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心理量表可分为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6. 匹配法是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

7. 排除法是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8. 研究课题的来源通常有四个方面:实际需要,理论需要、个人经验、前人的研究与文献资料。

9. 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它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10.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地呈现,让被试者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的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更为明显。

11. 听觉掩蔽指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

掩蔽现象大约有三种情况:纯音掩蔽,噪音掩蔽以及噪音与纯音对语言的掩蔽。

、12. 短时记忆的容量十分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所谓组块,是指将若干小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信息加工单元。

13. 听觉定位是指利用听觉器官判断发声体的空间方位。

14. 从不同角度观看一个熟悉的物体时,虽然这个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映像都不相同,但是我们仍把它知觉为一个恒常的形状,这一现象被称为形状恒常性。

15. 许多深度线索只需要一只眼睛就能感受到,刺激物所具有的此类特征称为单眼线索,主要是指:遮挡、、。

16. 实验心理学的主要先驱之一费希纳,在1860年发表了巨着《心理物理学纲要,他在这部着作中探讨了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

17. 差别阈限法或差异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方法,通过在不同强度的基础上测量来实现。

18. 心理学实验涉及的自变量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作业变量、和。

19. 极限法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

它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的位置。

20. 在实验尚未正式开始前先行着手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称为实验前控制。

但有时候由于条件限制,在实验前,难以完全控制额外变量的影响,这时必须使用实验后控制,又称为。

21. 反应时实验中有二个基本因变量,即和。

因此,反应时间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权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2. 心理学上关于反应时间的研究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时期称,它是由唐德斯奠定基础的。

又称唐德斯反应时ABC或唐德斯三成分说。

第二个时期称,它是由斯顿伯格奠定基础的。

二、单项选择题1. 下列心理学陈述中,哪一个是操作性定义()A、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B、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C、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D、以上都不是2. 耶基斯-多德森Yerkes-Dodson、定律表明,较难课题的动机适宜强度:()A、较强B、中等C、较弱D、无规律可循3. 正常情况下,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最重要来源是:()A、单眼线索B、视轴辐合C、双眼视差D、晶体调节4. 刺激物说的思想最早来源于: ()A、行为主义B、格式塔C、精神分析D、人本主义5. 我们几乎意识不到的记忆是:()A、语义记忆B、短时记忆C、情节记忆D、感觉记忆6. 斯柏林()的研究表明,图象记忆能够保持:()A、一次约4或5个项目B、约7±2个项目C、黑白信息D、呈现的所有视觉信息7. 服装设计中经常应用什么错觉:()A、月亮错觉B、缪勒莱尔C、运动错觉D、似动8. 信度之于效度正如:()A、准确性之于一致性B、一致性之于准确性C、偏差数之于常模D、常模之于偏差数9. 记忆研究的先驱是:()A、艾宾浩斯B、巴甫洛夫C、冯特D、斯金纳10. 按照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谈梅生津”是一种:()A、纯生理现象B、无条件反射C、第一信号系统活动D、第二信号系统活动11. 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A、冯特B、费希纳C、高尔顿D、艾宾浩斯12. 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显然是指:()A、超常儿童B、常态儿童C、超常与常态儿童D、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13. “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A、时距信息B、加工机制C、通道D、实验14. 最早和最重要的内隐学习研究范式是:()A、人工语法B、序列反应时C、复杂系统D、信号检测论15. 实验研究(Sternberg,1969)表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是:()A、平行扫描B、系列自中断扫描C、系列全扫描D、线索扫描16. 尝试错误的实验是由__ __在1911年做的. ()A、苛勒B、斯金纳C、华生D、桑代克17. 下列哪种情形不利于顿悟()A、一段时间的大量准备B、一定时期的放弃C、不同的环境D、功能固着18. 对令自己生气的人微笑,愤怒的情绪实际上也就消失了,会持这种看法的理论家是:()A、詹姆士-兰格B、坎农C、埃克曼D、冯特19. 一般能力不包括:()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能力D、算术能力20. 下列不是反应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影响的经典实验有:()A、从众实验B、责任扩散C、服从D、归因三、多项选择题1. 注意的研究方法有: ()A、提示范式B、搜索范式C、过滤范式D、双任务范式2. 注意的应用研究有:()A、前瞻记忆B、警戒C、飞行员的心理负荷D、元认知3. 间接知觉可通过下列哪些项来研究的. ()A、不可能图形B、三维图形的知觉测验C、知觉恒常性D、两可图形4. 环境刺激为我们提供的物理线索有:()A、遮挡B、几何透视C、阴影D、运动视差5. 沙赫特和辛格 Schachter & Singer, 1962、有关情绪的实验表明,情绪的产生受到下列什么因素的影响:()A、生理因素B、环境因素C、认知因素D、以上都不对6. 时间知觉包括:()A、时间顺序知觉B、时间间隔知觉C、事件的顺序D、对时间的估计7. 记忆的传统研究方法有:()A、自由回忆法B、再认法C、对偶联合回忆法D、系列回忆法8. 记忆的类型有: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及长时记忆B、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C、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D、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9. 内隐学习具有如下的特征: ()A、自动性B、抽象性C、理解性D、抗干扰性10. 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区别是:()A、短时记忆无需意识参与B、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易受干扰C、短时记忆不采用意义编码D、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易消退11. 情绪的测量方法有:()A、形容词核对表B、维量等级量表C、面部表情D、生理指标12. 大五人格理论包括: ()A、求新性B、外向性C、尽责性D、随和性13. 根据音笼实验的结果,容易混淆的声音来自:()A、左右两侧B、头部正中矢状面C、以两耳联线中点为顶点的圆锥锥面D、头部水平面14. 内隐社会认知主要包括: ()A、刻板印象B、内隐态度C、内隐自尊D、内隐人格15. 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区别是:()A、短时记忆无需意识参与B、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易受干扰C、短时记忆不采用意义编码D、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易消退16. 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中,最享受盛誉的要属霍夫兰德什么理论和费斯汀格什么理论()A、说服模型B、认知失调理论C、从众D、责任扩散17.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相关法B、实验法C、现场研究D、观察法18. 推动了工程心理学的发展。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 、工业革命 D、科学技术的发展19. 工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A、实验室研究B、现场实验C、情景模拟D、现场调查20. 心理负荷的测量方法主要有:()A、心率测量B、主观评定C、次要任务法D、阈限的测量四、名词解释1. 内隐记忆:2. 信号检测论的两个独立指标:3. 实验者效应:4. 开窗实验:5. 速度-准确性权衡:6. 因变量:7. 被试间设计:8. 平均差误法五、简答题1.实验中主试和被试的相互作用会对实验产生哪些干扰2.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都有哪些3.传统心理物理学中测定阈限的三方法。

4.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5.加数法的原理。

6.冯特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

7.自变量的类型。

8.注意的早期选择理论。

9.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

10.多自变量实验的优点是什么六、实验设计题(本大题9分)1.要在一个实验中测定30个学生记忆无意义单词的能力,自变量是每个项目被诵读的次数,一次或五次,请分别采用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进行实验,并说明可能出现的问题。

2.关于Stroop效应的实验程序是使用刺激材料在颜色和意义上相矛盾的字,如用蓝色写成的“红”字,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跨通道间是否也存在着Stroop效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