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作文小作《半命题作文应如何拟题》教学目标:1、仔细推敲,选词要恰当,要合乎逻辑。
2、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创新中求异。
3、启发学生抓住细节,从小处切入,以小见大。
4、培养学生围绕问题拟题的能力,做到巧妙点睛。
教学重点:1、拟题时,仔细推敲字词,做到搭配得当,合乎逻辑。
2、培养学生围绕问题拟题的能力,做到巧妙点睛。
教学难点:1、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创新中求异。
2、启发学生拟题时抓住细节,从小处切入,以小见大。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半命题作文所给的一半题目是对作文者的限制,要求补全的另一半题目可以体现作者的意志。
把半命题作文的题目补充完整,就是一个完整的全命题作文题目,就可以按照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写作了。
可见把半命题作文的题目补充完整是半命题作文写作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半命题作文应如何拟题。
二、认识半命题作文的结构形式。
1.命前半题:如《____是一把双刃剑》《____也美丽》2.命后半题:如《走近____》《藏在心中的____》3.命中间部分:如《给____的一封信》《生活因____而精彩》4.命首尾部分:如《____,别再让我》,《____阅读____》。
三.易错点再现1、不合要求,不合情理。
这种失误在半命题作文中经常遇到,比如在写《_________是一把双刃剑》这一命题作文时,有不少同学将题目拟为《战争,是一把双刃剑》、《SARS,是一把双刃剑》,这种拟题显然是错误的,是不合情理的。
大家知道:战争只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和痛苦,对社会有害而无益;SARS也是我们不愿再次遇到的,它给整个人类带来了恐慌与灾难,没有好的一面可言。
将战争、SARS比喻为双刃剑,就是因为没有理解双刃剑的含义,才犯了这样的错误。
2、拟题俗套,重复雷同。
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
比如,《当我面对_________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大多数同学的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等,好像大家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
又如,以《人生路上_________多》为题写作时,大家拟的题目不是《人生路上朋友多》,就是《人生路上坎坷多》。
不难看出,由于思维闭塞、缺乏创新,学生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这岂能不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雷同题目现象!3、拟题过大,难以下笔。
以《感悟_____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人生》这类范围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
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脱离文题,我行我素。
半命题作文在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就相当于一篇命题作文了,因此文章的内容就应围绕题目来表现,但有些同学却抛开题目,任意为文。
如半命题作文《我_________,因为我_________》,有位同学拟题为《我美丽,因为我独特》,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文题,但这位同学在文章里却大谈一些名人的独特,显然与文题相距甚远,造成失分。
四、写法指导1、仔细审题,辨清题意。
有不少同学写作文时为了抢时间、赶速度,对题目提示语句匆匆一瞥,粗略一想,就马上下笔,结果往往出错。
其实,只要我们对题目进行认真审度,理解每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想一想,用什么词语表达最贴近自己的生活,就能准确地将题目补充完整。
例如,《我迷上了_________》这个题目,从句子成分来分析,明显缺了宾语。
但紧紧补上宾语就行了吗?不行。
还要抓住至关重要的关键词。
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甚至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迷惑、干扰因素。
对这些关键词语,同学们一定要仔细琢磨、反复推敲、准确理解。
把握住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
以上例题中“迷”就是关键词语,重点扣住“迷”的程度或过程,把最能反映特殊爱好而自己又沉醉其中的那个事物的名称填上就行了。
如《我迷上了语文》、《我迷上了打篮球》、《我迷上了看报纸》等。
2、从自我生活实际出发,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来拟题。
比如《走近刘翔》、《走近大观园》、《走近杜甫》等等,这些题目就很具体,要用自我的生活真实细节来写活伟人、名著、科学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并尽可能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观感。
3、关注细节,以小见大。
要想使文章有深刻的立意,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主题深刻。
如以《拥抱_________》为题,不少考生贪大求全,用散文的笔法,写自我拥抱阳光、拥抱梦想、拥抱春天……只要是文题所提示的,全都“拥抱”了,可是文章没写一件具体生动的事,使得文章空洞无物。
其实,作文之时,可选取生活中你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个细节,以此来写活拥抱它的心理感受,用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去表现最动人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
五.拟题训练1、题目:__________也是一种享受要求:(1)补全题目,认真审题,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思路点拨】这道半命题作文的审题要紧扣两个点:“一种享受”对立意和选材都有所限制。
既然是“享受”,显然应该是美好、温馨、浪漫的东西,而题目中最关键的字眼“也”,它表明题中所填的内容与人们通常意义上的“享受”有所不同,需要同学们反向立意,如“平淡”“冒险”“离别”“寂寞”“痛苦”等,写作中要重点围绕“也”字做文章,做到内容新颖、见解独到。
同时,行文上也可以利用前后鲜明的反差,来突出“也”字的效果。
2、请以“没想到,_______是如此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在记叙中兼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
【思路点拨】“没想到”意味深长,富有言外之意——结果与意料大相径庭,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所填写的内容要揭示出深刻的人生道理。
“没想到”的事情非同一般,应是曾令我们感到震惊的事情。
文题中在前一横线是要陈述的对象,后一横线要填意料之外的结果。
写作时开头宜出人意料,可采用倒叙,或先声夺人,设置悬念,紧紧吸引住读者眼球,吸引人们读下去。
中间可采用对比,或巧用插叙,使文章情节摇曳多姿:一向成绩优异的“我”却考试砸锅,成绩一塌糊涂;一向和蔼可亲的父亲却因“我”任性而打“我”……前半部分可简略叙述,然后追溯原委,结尾适当议论抒情,既照应开头,又画龙点睛。
例如,我们可以拟出这些题目——《没想到,落榜是如此苦涩》、《没想到,幸福是如此简单》、《没想到,父亲是如此可爱》、《没想到,我是如此害怕孤单》、《没想到,好人是如此难做》……六、同题竞技_______真有趣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文体不限,篇幅在600字左右。
【思路提示】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作文时必须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补充题目的工作很关键,不能有半点马虎。
从题目的已知部分看,补充部分可以是人,可以是事,还可以是某种活动等。
如果题目补充的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之类,那么,文章的内容就是写人了。
对于这些不同身份的人,究竟选填哪一个呢?这就要从“有趣”的角度去考虑,谁最有趣,自己对谁最为熟悉,了解最多,就选谁填充作文题目。
此后,就要围绕“有趣”二字来选择材料,以求表现出人物的独特性格,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题目补充的是某种事,如种花、养猫、放牛、练书法、弹钢琴、玩电脑之类,那么文章的内容就是记事了。
同学们知道,写人的文章少不了记事,记事的文章同样需要写人,只不过侧重点不同。
不过叙事文要注意写出波澜,不可平铺直叙。
就本题而言,一定要突出做某件事情的趣味性,紧扣“有趣”二字构思作文。
如果题目填充的是某种活动,如篮球赛、演讲赛、猜谜语、游泳、爬山、野炊等活动,写作时,应注意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面”上写出场面的热烈浩大,“点”上写出自己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的无尽趣味。
总之,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活动,都应注意突出“趣”字,要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再现富有趣味的具体生活情境。
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填题和选材,必须写出自己亲历的生活。
七.佳作展示。
【佳作示例】在暮色中读书真有趣沏上一杯茶,带着一本书,独自一人来到阳台上。
夕阳如血,正从黄昏的天边静静落下。
绯红的地平线上,半个落日的影子正柔和地散发着橘红色的光芒,笼罩着天空下的一切,将我轻轻地拥抱,如同仙境一般。
坐在阳台的椅子上,翻开手中的书。
顺便沏了一杯茶,香茗飘逸,缭绕的香气充满了整个阳台。
风铃兀自在自吟自乐,孤寂的心品味着晚景的秋色,渐渐融入书中。
读书需要一种心境,我默默感悟着。
安然的心绪与静谧的氛围,都可以轻而易举将人带入那种既恍惚空灵又美妙旖旎的境界中。
有人喜欢在午夜时分,人去茶凉的书房里,伴着淡淡的月光静静地品文;亦有人习惯在细雨飘零的阳台上,带着风雨的潮湿水气,畅游于书的海洋里。
而我,却独自喜爱在这薄暮冥冥中,任凭满脑的思绪沾着晚霞自由游弋,心甘情愿地做精神麦田里最后的守望者。
伴着暮色读书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夕阳的余晖慢慢地爬上你的衣襟、脸庞,轻易间染红了你的心。
读书读得累了,抬起头,你会惊讶地发现眼前的天际,何时变得如此绚丽,由浅紫色变成淡红色,就像被一支饱蘸淡彩的毛笔轻轻抹过,留下了美丽的云彩。
在暮色中读书,亦能得到与平时不同的感受,在文字里读出一种纤尘不染的意味。
在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气写下了“法兰西万岁”中,体会到浓浓的爱国思想与对侵略者强烈的悲愤之情;在勃朗宁的“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中,发现了爱情是如此的伟大与神奇;在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看到了人生旅途中那永不泯灭的希望……在落日就要收起余晖,从山的那一头徐徐滑入的时候,我也合上书本。
望着即将昏暗的天空,细细回味着在这溢满暮色的气息里,与书相伴相拥的韵味,感到了一天的劳顿和疲惫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悠然自得的平静,是啊!在暮色之中读书竟然是如此快乐,如此有趣,它可以抚平心灵的褶皱……起身,回屋,留下满地的书香味,带走了一颗平静的心。
小巷听雨真有趣随着城市发展的脚步不停地奔跑着,有时我们会筋疲力尽。
这时,我就喜欢回到老家,听听那故乡的雨,然后重新上路。
褪去了一身烟华,过滤了一时浮躁,我撑着伞站在小桥之上。
小雨初霁,苍霭飘渺,乌黑的燕子划过天际,似乎在寻觅着什么。
闲倚于小巷茶铺之中,细雨乍至,密密点滴醒人。
斜阳缕缕,叶叶翠绿照眼。
听雨是最有趣的。
当细雨轻叩翠叶苍栏之时,便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音了。
跌宕起伏、起起落落,如金珠落地一般;大大小小,响响沉沉,好似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清清脆脆,细细粗粗,又如一双纤纤玉手拨着弦丝一般。
雨越下越大。
此时,泡上一杯龙井,茶叶在杯中随雨声而舞动。
手握玉杯,嗅着小巷青石板上那退去沥青的味道,望着那饱经沧桑剥去粉饰的墙,心中真是别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