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公务员时政热点网评汇总

2013公务员时政热点网评汇总

半月谈评论:拧开药瓶盖,里面装的全是回扣一个小小的药瓶盖,是医生索要回扣的凭据;一张盖着医生印章的纸条,就是患者去药店取药的凭证……虽然一些城市已经实行医药分开,但看病贵依然是当地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斩不断的医疗回扣是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

回扣,还是回扣在推进医药分开改革过程中,一些城市纷纷实行药品零加成。

但是这些城市的医疗机构负责人也坦言,虽然医药分开使得医院不再有追求药品利润的动力,但医生个人凭借处方权收受回扣的现象依然屡禁不绝。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不久前通过处方监管发现,一种用于防止手术后肠粘连的药品被严重超量使用,细查之后才得知这种每支售价300多元的药品,临床回扣高达百元。

甚至有医生在病人家属将药品领回来后,将瓶盖留下作为收回扣计数的证据,药品则被其随手扔进垃圾桶。

院长何思忠表示,目前芜湖医药分开模式仅仅将临床药品的回扣量“挤压了三分之一”。

记者调查了解到,由回扣导致的医生临床滥用药现象依然严重,特别是回扣额较高、临床使用量较大的抗生素类药品。

而抗生素药品滥用,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张曙称,其医院ICU里的病人做细菌培养,10个样本里至少有5到6个呈现多重耐药株。

深圳是我国实行医药分开的试点城市之一,其掀起的医疗反腐风暴迄今已立案21件23人,涉及市、区医院13家,涉及医院院长和相关科室负责人16人,5名医院正副院长、4名科室主任涉嫌受贿。

检察机关已提起公诉的这批案件,均涉及医院管理人员在医疗设备、耗材和药品采购中收受供应商贿赂的犯罪事实。

深圳市检察机关在调查某抗生素代理商时发现,该药品进入某个医院需要向医院相关负责人和药剂科负责人行贿,并会根据药品使用量给予医生一定比例的回扣。

据某医院药剂科主任供述,医院每采购一盒阿奇霉素颗粒,他就能获得3元回扣,仅一年半时间回扣就高达几十万元人民币。

“全代码”处方规避监管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一些医院实行药品零加成后,不再从药品销售获利,对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管更加严格,不少医生就采取更加隐蔽的形式与代理商勾结。

处方外流成了逃避监管的新途径。

年轻妈妈林夏告诉记者,当她拿着写有药品名称的小纸条走进医生指定的药房时,发现手拿小白条前来买药者人头攒动。

更令她气愤的是,“医生给我8个月宝宝开的药,居然是3岁以上才能服用的”。

医药分开改革后,许多医院建立了信息系统监控院内大处方,力图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遏制医疗回扣。

为了逃避监管,一些医生不在正规处方签上开药,也不登录医院的信息系统勾选药品,而是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下药品名称,盖上医生姓名章或留下暗号,要求患者去某个指定药店购买药品。

药店负责统方,医药代表则将回扣送进医生的口袋。

药店成回扣中转站后,有的医生开出的处方甚至只有“老三样”“老五样”的字样,逼迫患者不得不到其指定的药店购买。

“药名是代码、医生的姓名有时也是代码,只有药店才知道是哪个医生开的药。

”安徽省发改委医改办专职副主任程进军说,他的父亲生病时就碰到过这种“全代码”的处方。

此外,记者在一些地方发现,现金明扣变成了替医生办事的“暗扣”。

曾经在武汉、合肥等地从事医药代理工作多年的项先生告诉记者,由于现在医院严禁统方,处方药的管理更加严格,他们也不再像以往那样直接送现金回扣,而是根据医生需要,替他们安排孩子上学、提供出国考察机会、包办老人去世后的丧葬事宜等,“医生也觉得这样更安全”。

“从接送医生孩子上下学到给医生的晋升铺路,只要医生有需求,药代就能无孔不入。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张曙说,“有不少医生不爱财,但是谁都有难事,药代就是瞅准了这个机会,卖力帮忙,医生则会用处方权予以‘回报’”。

根源究竟在哪“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患者作为使用者和购买者没有选择权,只能对医生言听计从。

缺乏监管的处方权很容易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

”江苏省镇江市卫生局局长林枫分析,临床回扣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医生的临床处方监管失控。

南京医药合肥天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疏义杰认为,我国药品市场混乱和无序竞争是导致临床回扣现象的根源。

“6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大多数药品大同小异,可替代性很强。

但不同品规、不同企业的生产成本却很悬殊。

一些企业不在药品质量与技术含量上下工夫,而是采取医疗回扣等不正当手段开拓市场。

”疏义杰说。

实行医药分开城市的多家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均表示,药品零加成仅仅是让医院没有了追求卖药利润的动力,但对医生个人来说,高额药品回扣依然非常诱人。

“一些年轻医生月收入才三五千,却住着月供八千元的房子,他们已经将药品回扣视为正常收入的一部分。

可怕的是,临床回扣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法不责众的心理让许多医生明目张胆地收受回扣。

”何思忠说。

此前媒体曾报道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在制度上层层设防,却仍禁不住医生收受回扣。

在该院2012年奖金签领表上,呼吸科作为收受回扣的“重灾区”,多名医生因数月超量用药或滥用抗生素被扣罚奖金,最高的一个月被罚了近5000元。

但这样的措施,仍无法杜绝医生与医药代表的私下交易。

多地卫生部门负责人认为,“回扣高诱惑、违法低成本”也是导致回扣泛滥的重要原因。

如对高州市人民医院收受回扣人员的处理,382名医务人员中只有一名医生被吊销执业证书,其余人员都只是受到行政处分或是批评教育。

“按照规定,医生若收受回扣不仅要受到医院内部的处分,还要受到相应的行政甚至法律处罚。

但在实际操作中,医生收回扣的法律责任往往被淡化,违法成本畸低。

”程进军说。

如何斩断回扣利益链如何真正斩断回扣利益链?采访中,业内人士提出了建议。

首先,必须对药品生产流通链条进行整顿。

“医院仅仅是药品销售的终端,要想解决收回扣问题,必须对整个药品生产流通链条进行整顿,压缩临床促销的空间。

”何思忠分析。

芜湖、镇江等地公立医院负责人一致认为实行药品招标探底价是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建议政府定价部门可以给出一些价格虚高药品的最高限价,或者是直接招标生产企业定点生产基本药物,减少中间环节,压缩进行商业贿赂的利润空间。

更关键的,是建立有序的药品市场秩序。

疏义杰建议,国家应全面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对于原研药给予更多政策倾斜,引导药品市场从促销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一旦发现企业有商业贿赂行为就取缔其市场准入。

其次,应该规范临床路径,控制滥用药物。

多家公立医院负责人建议,建立规范的临床路径,严控处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医生处方的随意性。

再其次,必须从行业内部加强对医生的监督。

一旦发现医生有违反职业道德收受回扣的行为,应该给予严厉处罚,包括吊销其行医资格。

工人日报:到此一游出国门,文明素质提升是大事“到此一游”写进埃及神庙,让国人羞愧,也遭到了众口一词的指责。

而换个角度看,这羞愧和众口一词本身也恰恰说明国人珍惜旅游资源、顾念国家形象的意识在提高。

当越来越多的国人以此为耻,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类似的行为会越来越少,国人的文明素养会一步步提高。

“到此一游”,这个国人并不陌生的字眼被写进了埃及神庙——5月24日,有网友发微博称,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了“丁××到此一游”几个字,“我们试图用纸巾擦掉这羞耻,但很难擦干净,这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呀。

”另据5月26日媒体报道,留下上述字迹的是一名中学生,其父母已通过媒体表达歉意。

几乎是在此事被曝光的第一时间,有人就锁定了这个让国人无地自容的同胞。

而“人肉搜索”用在一个未成年人身上可能对其造成的伤害,让很多人担心,即便他干了不该干的事。

更何况,这事并非孩子一人之错。

“×××到此一游”,在国内大小景区的墙壁上、栏杆上、石柱上、铜缸上,都出现过。

不久前,故宫太和门附近的一口铜缸也被人偷偷写上了“到此一游”。

如果是个孩子,身边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都这般“挥毫泼墨”,耳濡目染,难保不会学着来。

表面看,这是孩子的错,而实际上,是诸多成年人此前“不遗余力”地将“到此一游”写在国内大小景区,才促成了今天一个孩子将它写出了国门——“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们平时看到的、听到的,以及受到的教育,会在这张白纸上留下痕迹。

”也正因此,在此番事件曝光后,人们将矛头更多指向了一些国人的素质——丢人都丢到国外了!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出国游越来越受到推崇。

然而走出国门后,有人不乏一些尴尬的经历和体会,比如,一些地方特别用中文注明了禁止的行为,指向性很强;一些国人呼朋引伴、大声喧哗,招来侧目……文明程度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尽管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一些旅游景区看到随地丢垃圾、爬树、摘花等不文明的行为,但这样的行为在逐渐减少亦是不争的事实。

“到此一游”走出国门,我们可以由此反思一些人在文明素养上的差距,但同时不该过于放大此事,以一个孩子的行为去否定所有国民的素质,甚至据此判断整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并不恰当。

记得伦敦奥运会前的报道中,央视记者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顶端的金色回廊发现了“国安是冠军”的涂鸦,还有一旁的“××到此一游”。

当时,也有人感叹国人素质低。

然而,这面墙上除了这两个中文涂鸦,还有很多外文涂鸦——这不是为了说明“外国人能干的我们也可以干”,也不是想借此褒贬外国人的素质,而是想表达一点,不宜把一个点看成一个面,不假思索地挥舞道德大棒。

当然,就此事而言,正视和自省是十分必要的。

比如,对不文明行为要注意引导和教育,让越来越多的人在公共场所更加自律。

比如,对许多游客“我曾经来过”的纪念愿望,景区是否可以考虑一些疏导和变通的措施,就像时下有的景区提供把“许愿瓶”、红飘带挂在树上或者专门的墙上之类,或者辟出专门的涂鸦墙?再如,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以及对现有规定的切实执行。

4月25日,《旅游法》通过了审议并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该法中对旅游者的文明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这样的概括性条款如何保证得以执行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文物保护法》中也有对刻划、涂污或者损坏文物行为的规定,但能否及时发现、制止以及惩处这些行为,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到此一游”写进埃及神庙,让国人羞愧,也遭到了众口一词的指责。

而换个角度看,这羞愧和众口一词本身也恰恰说明国人珍惜旅游资源、顾念国家形象的意识在提高。

当越来越多的国人以此为耻,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类似的行为会越来越少,国人的文明素养会一步步提高。

新华网评:大连女骑警的去留应由纳税人决定5月26下午,大连市退休警察赵明登录市政府官方网站,依法申请包括审批背景、编制、养马成本等在内的大连女骑警有关信息公开。

大连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系统显示,该申请已被有关部门受理。

(人民网5月27日)成立于1994年的大连女子骑警队,号称是“全国第一支”乃至“世界第一支”成编制的女子骑警队,一直被当做大连的一张城市名片,也曾引发不少地方跟风效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