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行政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专业:11秋季法学本科学号:1113001250146姓名:张璐璐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行政法学(2)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性这个呢知道哦啊一起功能为标准,分为管制型、调整性和(C )行政指导A.促进性B.贸易性C.教育性D.个别性2.行政指导制度试点行且影响最大的国家是(D )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3.行政指导的行为主体是(B)A.立法机关B.行政主体、C.行政相对方D.司法机关4.行政指导对于相对而言的后果是(A)A.不具有法律强制力B.具有法律强制力C.部分具有法律强制力D.无法律意义5.下列基本制度中主要目的在于保障程序公正原则的是(A)A.回避制度B.表明身份制度C.时限、时效制度D.简易程序制度6.下列选项属于行政程序的是(D)A.司法机关审查行政行为时所作训的程序B.行者功能相对方的行为过程的总和C.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过程的总和D.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过程的总和7.第一次确立我国听证制度的法律规范是(C)A.专利法B.环境保护法C.行政处罚法D.行政诉讼法8.(A)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权力、进行行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法定方式和步骤。
A.行政程序B.行政程序法C.行政方式D.行政制度9.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相对方权利义务时,要说明作出决定的实施原因和法律依据,这是行政程序的(C)制度。
A.辩论B.通知C.说明理由D.资讯公开10.对所有相对方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给相关利害关系人以同等的辩论机会,这体现了行政程序的(C)原则A.程序法定原则B.相对方参与原则C.程序公正原则D.效率原则二、多项选择题1.一般认为,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A.程序法定原则B.相对方参与原则C.效率原则D.科学原则2.下列属于管制性行政指导的是(BC)A.抑制物价飞涨B.不予批准违章建筑C.职业指导D.农业经营指导3.行政指导的特征包括(ABCD)A.行政性B.多样性C.主动性D.非强制性4.以法律是否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为标准,把行政程序分为(AD)A.自由行政程序B.抽象行政程序C.具体行政程序D.法定行政程序三、填空题1.行政指导以其指导层次或指导对象为标准,分为(宏观行政指导)和(个别行政指导)。
2.行政程序法是(行政行为)的基本法3.以行政事务的法律目的和行政程序的适用范围为标准,行政程序可分为(内部行政程序)和(外部行政程序)4.程序公正原则的保障制度主要有(回避制度)、(合议制度)、(辩论听证制度)等四、名词解释1.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行政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2.听证制度是指行政主体在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决定之前,由行政主体告知决定理由和听证权利,行政相对人随之向行政主体表达意见、提供证据,以及行政主体听取其意见、接纳其证据的程序所构成的一种法律制度。
3.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作出行政行为所应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期间的总和五、简答题1.简述行政指导的特征。
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在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或者法律原则,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用非强制性的方法或手段,取得该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的主动的管理行为。
行政指导特征1.行政指导是非权力行政活动。
不以国家权力为后盾。
2.行政指导是一种事实行为。
不产生法律效果。
3.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属于单方行为。
4.行政指导一般适用于有较大幅度弹性的管理领域。
5.行政指导适用法律优先的原则。
6.行政指导是一种外部行为。
2.简述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
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主要有:听证制度、回避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时效制度和救济制度。
其他制度,如说明理由制度、教示制度、代理制度、合议制度、辩论制度等,也是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但是可以列入具体制度,理由是它们只体现在某些行政行为,或体现在行政行为的某个阶段,但对整个行政程序并不产生直接的影响。
还有一些制度,如审裁分离制度,仅仅属于某些行政行为的程序,不属于整个行政程序法的制度,而是某类行政行为的程序制度。
有些制度,如调查制度,则是属于具体的行政程序规则。
行政法学(2)作业2一、单项选择题1.行政侵权责任的主体是(B)A.行政法律关系主体B.行政主体C.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D.行政相对方2.根据行政的范围,行政违法可以分为(C)A.行政主体的违法和行政相对人的违法B.作为行政违法和不作为行政违法C.内部行政违法和外部行政违法D.是执行行政违法和形式性行政违法3.行政赔偿程序中的追偿发生在赔偿义务机关给与赔偿后,且工作人员为致害行为时有(B)A.故意或过错B.故意或重大过失C.责任或过错D.故意或一般过失4.关于行政不当的表述,错误的是(C)A.行政不当不过成行政违法B.行政不当只针对裁量行为C.行政不当针对羁束行为和裁量行为D.行政不当一般只限于引起补偿性行政责任5.下列选项中,对于国家赔偿与国家补偿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哪一项?(D)A.二者的责任性质相同,均为国家的法律责任B.承担责任的方式相同,均表现为支付金钱的形式C.二者发生的时间相同,均是在所还发生之后才进行D.二者发生的基础不同,国家赔偿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为前提,而国家补偿以国家的和合法行为为前提。
6.行政违法的主体是(D)A.行政主体B.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C.行政相对方D.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二、多项选择题1.实体上的行政违法具体表现为(ABD)A.行为主体不合法B.行为超出法定权限C.意思表现不真实D.行为的内容不合法2.行政违法的构成,及行政违法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ABD)A.行为人具有明确法定义务,即法定职责B.行为人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C.行为人一定有主观过错D.行为与危害性后果有因果关系3.下列哪些属于行政违法的特征(ABC)A.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B.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C.是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D.法律后果是承担明示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4.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赔偿的范围包括(ABD)A.损害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赔偿B.损害公民生命健康的赔偿C.第三人过错引起的赔偿D.损害财产权的赔偿5.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AB)A.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B.因受害人自己的行为只是损害发生的C.不可抗力D.第三人过错三、填空题1.国家赔偿的方式是以(金钱)为主,以其他方式为辅。
2.外国人承担行政责任的特殊方式有限期离境、(驱逐出境)、(禁止入境)等。
3.国家赔偿的四个构成要件是(侵权行为主体要件)、(侵权行为要件)、(损害结果要件)、(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四、名词解释1.行政不当或称行政失当,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虽不在形式上违法,但不合情理。
如行政处罚虽在法定幅度内,但亦轻亦重。
行政失当多发生在自由裁量行为中,但明显失当的,也视同违法。
2.行政赔偿是指行政主体违法实施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由国家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
3.行政追偿是指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代表国家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组织和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
4.国家补偿国家补偿是国家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合法行使职权行为对公民造成的损失给予的补偿。
国家补偿存在行政领域,即只有行政补偿。
5.行政侵权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在行政职权或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行为违法(包括部分行为不当)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而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五、简答题1.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有哪些方式?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1.通报批评。
它主要通过名誉上的惩罚对行政主体起一种警戒作用,常由有权机关以书面形式作出,并予公布。
2.赔礼道歉、承认错误。
一般由行政机关的领导和直接责任人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作出,是一种最轻微的补救性责任。
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是一种精神上的补救性行政责任,其履行方法取决于相对方名誉受损害的程度和影响的范围。
4.返还权益。
当行政主体剥夺相对方的权益属违法行政时,其行政责任的形式一般为返还权益。
权益,包括财产权益和政治权益。
5.恢复原状。
当行政主体的违法或不当行为给相对方的财产带来改变其原有状态的损害时,一般由行政机关承担此补救性行政责任。
6.停止违法行为。
这是行为上的惩戒性行政责任。
对于持续性的违法行政行为,如果行政相对方提出控诉时侵害仍在继续,违法行政责任的追究机关有权责令停止违法行政行为。
7.履行职务。
这是针对行政主体不履行或拖延履行职务而确立的一种行政责任方式。
8.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
此责任形式适用于: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违法法定程序的;超越职权的;滥用职权的。
撤销违法行为包括撤销已完成的行为和正在进行的行为。
9.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
纠正不当的是对行政主体裁量权进行控制的行政责任方式。
10.行政赔偿。
是一种财产上补救性的违法行政责任。
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造成相对方财产上损害,应依法承担此责任。
2.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哪些?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因申请人申请保全有错误造成损害的;(二)因申请人提供的执行标的物有错误造成损害的;(三)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四)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情形的;(五)被保全人、被执行人,或者人民法院依法指定的保管人员违法动用、隐匿、毁损、转移、变卖人民法院已经保全的财产的;(六)因不可抗力造成损害后果的;(七)依法不应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其他情形。
”行政法学(2)作业3一、单项选择题1.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是(D)A.内部行政行为B.制定行政法规的行为C.对民事纠纷的调处决定D.罚款和行政拘留2.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法医申请书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B)A.复议裁决B.复议决定C.复议裁定D.服役仲裁3.行政复议的原则不包括(B)A.一级复议原则B.调解原则C.及时原则D.便民原则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行政复议以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前提B.行政复议已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申请为前提C.既可以有行政相对方也可以由原行政行为作出机关申请开始D.在某种情况下也可由复议机关主动开始5.在我国,提出复议申请的法定期限一般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C)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日B.15日C.60日D.1年6.行政复议行为的性质是(B)A.行政裁决行为B.行政司法行为C.行政立法行为D.司法行为二、填空题1.行政复议的主要特点有(提出行政复议的人,必须是认为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当事人提出行政复议,必须是在行政机关已经做出行政决定之后,如果行政机关尚没做出决定,则不存在复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