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工程技术2016年11月43 249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思路与PPP 融资模式李 涛河南省工程咨询中心 河南省工业规划设计院,河南 郑州 450000摘要: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
本文以特色小镇的建设为出发点,探讨特色小镇开发建设的思路,设计特色小镇PPP 融资模式的组织架构,并对于特色小镇运用PPP 模式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思路;PPP 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9.27;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19(2016)11-0249-02引言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
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1 特色小镇的总体特征(1)以特色的产业及环境资源为基础产业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前提;环境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重要依托;资源如何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是其核心指向。
(2)以坚定的政府政策及投融资支持为依托以产业为引领,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四重功能;各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大糅合,而是相互之间有机的整合与融合。
(3)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主要表现为产业的综合发展;功能的综合配置;土地的综合开发;配套的综合建设;目标的综合打造等方面。
(4)以泛旅游为引擎与目标归宿拥有完善的城镇及旅游配套设施;拥有超越一般景区的较高品质的服务(包括旅游服务于公共服务)。
(5)以产业链开发及房产开发为盈利核心土地一级开发:直接获利,享受升值效益;房产开发:房产销售、房产回收经营;项目开发:经营收益等。
2 特色小镇的创新发展思路特色小镇始于改革创新,也必须成于改革创新。
作为新生事物,特色小镇创建必然要摒弃行政化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体制束缚,用改革与创新的精神推进规划、建设和运营,大胆探索,大胆试验,走出新路。
(1)规划理念新,实行“多规合一”。
特色小镇规划不是单一的城镇规划或园区规划,而是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
因此,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多规融合,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协调性,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结合资源禀赋条件,联动编制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驱动”,项目、资金、人才“三方落实”的建设规划。
(2)运营机制新,实行“企业主体”。
特色小镇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揽,必须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
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好编制规划、保护生态、优化服务,不干预企业运营。
3 特色小镇的打造要点(1)落实城镇化的功能要求,构建“产城人文”一体化的城镇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与泛旅游产业的整合为支持;大量就业人口及休闲化消费的聚集为动力机制;配套设施及服务的配置为基础依托;就业人口的居住建设与旅游人口的度假居住建设为居住配套;管理、金融、运营的创新为相关保障。
(2)发挥区域引擎综合效应,带动周边乡村城镇化 特色小镇注重产业培育、注重经营持续、注重区域带动等三个方面。
(3)结合具体环境特征,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特色小镇遵循“不占耕地”的用地原则,“大力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生态原则,“挖掘文化,打造美丽特色小镇”的文化原则。
4 特色小镇应用PPP 融资模式的可行性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因此合适的融资模式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目前PPP 模式在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得到广泛运用,而PPP 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的运用尚未得到合理的运用。
(1)减轻财政压力,开拓融资渠道目前,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出各种各样的特色小镇,但是政府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特色小镇必须以产业为主体,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大,持续的财政输出显能不太可能。
要实现特色小镇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以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融资模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才能够以较少的财政资金撬动庞大的社会资金。
因此,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为基本特征的PPP 融资模式,能够有效地综合使用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弥补特色小镇资金缺口,丰富资金来源。
(2)降低和分散风险在特色小镇建设中采用PPP 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相应的合同,对投资、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责任进行明确划分,这有利降低和分散风险,提高特色小镇建设的效率和效益。
一方面,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参与的企业一般具有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和雄厚的资金积累,进而提高特色小镇建设的整体风险控制能力;另一方面,PPP 模式的初衷是在项目的开始阶段就引入社会资本,这样社会资本可以以自身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项目本身的相关风险进行甄选和识别,进而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管控风险。
(3)扩大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引入PPP 模式,不仅有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完善也有利,在PPP 模式下,社会资本通过投资特色小镇,除了可以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还有获得其他衍生利益。
在PPP 模式下,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可以提高特色小镇的建设效率,提高政府资本的投资效率,拉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投资需求,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资本投资回报率,还有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区域的经济建设中去。
5 对特色小镇运用PPP 模式的政策建议(下转第 282 页)技术应用282 2016年11月43就影响了变压器下一次的测量工作。
除此以外,需要有效控制外压电压值在适宜的范围,一般将其控制在试验电压的60%-70%之间,并且降低高压试验过程中的泄露电压,避免极性由于设备受潮而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整个检测过程能够稳定运行,应排除变压器极性受影响的因素。
2.4关于铁芯接地问题及处理措施在进行高压试验中的变压器试验过程中,为了避免变压器的运行产生问题,应重视铁芯接地问题对试验结果带来的影响。
一直以来,在变压器高压试验中,铁芯接地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从而避免由于铁芯接地问题给试验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免测量值出现各样的误差。
当进行变压器高压绝缘试验时,铁芯没有接地或者是没有有效接地,会导致电压值偏大,测量结果也就偏大,并且电阻值也受到影响,测量值比实际值要大。
因此,测量人员应时刻检测试验工作的各个程序,确保铁芯已经有效接地,从而避免产生测量误差。
3 结语综上所述,高压试验中变压器试验是电力系统中经常进行的试验手段,试验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各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故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使整个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改善用户的生活质量,确保用户电能的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1]陈文鸿,何兴华,王硕君,叶伟玲.高压试验规范化管理探讨[J].机电信息,2016(30):155-156.[2]黄国胜.对如何确保高压试验安全的管理手段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23):23-24.[3]曹小龙,曹小虎,吉玲,蔡彬.高压试验工作中应重视的安全问题[J].电力安全技术,2010(12):88-89.[4]曹书强,李洋,李朋,田新.高压试验工作发展方向及新技术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6(16):188-189.[5]肖彬.加强高压试验安全管理 确保电力安全稳定运行[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2):56-57.(1)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为了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政府应制定相关适合PPP 融资项目发展的政策,并以政府的角度制定相关文件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如要明确社会资本在特色小镇PPP 融资项目中的合法地位和利益。
为了配合特色小镇PPP 融资项目的顺利实施,政府还应利用其自身优势培养和引进一批熟悉PPP 项目和投融资结构的专业性人才。
当然也应该为特色小镇后续的经营和发展储备一批专业对口的人才。
(2)提供税收优惠政策社会资本参与到特色小镇PPP 融资项目时,政府应加大政策引导,如可以在PPP 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政策,以达到降低社会资本的投资成本。
如在建设阶段,政府可以采取免征和少征税费的税收减免政策。
在运营环节,对于特色小镇的租金税收方面可以免征房产税和营业税。
虽然这样对于政府来说,损失到一部分的财政收入,但是未来特色小镇的一些衍生性产业会对政府的税收产生一定的补充。
(3)专业的金融支持政策政府对于特色小镇PPP 项目提供金融支持时,不仅要出台相应的金融政策,还需要建立符合特色小镇PPP 项目的金融体系,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扩大商业银行的贷款力度。
还有一种比较极端的手段是通过政府财政收入对于社会资本的贷款利息进行补贴,减轻社会资本的利息负担,吸引民营资本参与。
同时,政策还可以利用其行政手段和影响力,大力在各个金融机构宣传特色小镇PPP 项目。
6 如何采用PPP 模式创造特色小镇一方面能够让特色小镇PPP 项目获得较为充足的社会资金,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
另一方面,利用民营企业的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能够使特色小镇的未来经营,更加优质高效。
目前,PPP 模式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要大力发展该类模式在特色小镇中的应用,就需要政府从政策、法律、税收和金融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才能进一步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
7 结论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有利于发挥示范、辐射、带动效应,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耦合发展,实现小空间大集聚通过培育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推动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1]袁乐、文剑钢.浅析小城镇形象特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小城镇建设,2010(10):45.[2]潘悦,刘媛,洪亮平.城市规划角色转变下的旧城改造规划策略研究[J].中国名城,2013(03):01.[3]丁伯康 郝中中. PPP 模式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运用研究.建筑经济,2014(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