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道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技术指引国环评证××××号×字第××××号××××××××××××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委托单位:×××××××××××编制单位:×××××××××××××××年×月项目名称:××××××××××××××项目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法人代表:×××(加盖法人印章或签字)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编制单位:××××××××××××(证书编号:×××××××××)评价机构负责人:×××(签字)项目负责人:×××(签字)(证书编号:×××××登记类别:××××)报告书审核:××××(签字)报告书审定:××××(签字)主要编写人员姓名职称环评工程师/上岗证书号工作内容签名用文字说明编写工作内容,如工程分析(签字)(签字)(签字)(签字)(签字)目录第一章总论1.1任务由来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或重要性、意义),项目基本情况,前期工作,委托环评情况,环评工作过程等。
1.2编制依据1.2.1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列出报告书所依据的国家、部门、广东省和深圳市的法律法规、政策。
1.2.2技术导则及规范列出项目所依据的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技术导则、技术规范和技术方法。
1.2.3项目相关资料包括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或设计文本及有关部门的立项依据、建设单位要求开展环评工作的委托书、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意见以及技术审查意见等。
含大纲的报告书应包括大纲专家意见及技术评估单位对大纲的技术审查意见。
对于深圳市重大项目,若政府相关部门为项目召开了专题会议,则应将政府部门的会议纪要文件列为本项目的编制依据之一。
1.3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说明评价区域水、气、声环境功能类别划分,明确项目与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深圳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点(区)的关系,具体可参考表填写并图示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属性。
1.4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宜采用表格表示,明确标准出处以及具体的标准值。
若废(污)水实行区域集中处理,须列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1.5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以及评价因子筛选1.5.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在工程和环境初步分析基础上,明确建设项目在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说明项目的环境影响性质、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社会、经济、环境各要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可参见表填写。
1.5.2评价因子筛选依据环境影响识别结果,并结合区域环境功能要求和环境保护目标,筛选确定评价因子。
项目评价因子具体可参见表填写。
1.6评价等级根据导则要求,确定各环境要素专项和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说明确定依据和建设项目情况,并汇总成表,具体可参见表。
1.7评价范围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并结合项目以及道路沿线的环境特点,确定项目的评价范围,可参考表填写。
表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1.8评价时段说明项目的评价时段,评价时段一般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其中运营期又可分为运营近期、运营中远期。
1.9评价重点根据项目的特征、环境特征确定评价重点。
一般道路类项目的评价重点为选线的合理性分析、生态影响分析、水土保持、运营期的交通噪声影响预测评价和公众参与调查。
1.10环境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描述评价区域内居民区、学校、医院、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生态敏感点(如生态保护区)等,明确环境敏感点名称、与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规模和保护目标。
环境敏感点的筛选,除应关注现状环境敏感点之外,还应调查相关规划、法定图则,明确项目周边是否存在规划中的环境敏感点。
沿线主要环境敏感点(段)以及环境保护目标可参见表填写,根据项目特点以及沿线的环境特点,也可按环境属性进行分类描述。
采用图示的方式明确各敏感点的分布,并附各环境敏感点的现场照片。
1.1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可参考图。
图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图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第二章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应阐明项目的线路走向、项目组成、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工期安排等内容,介绍时应做到:(1)工程组成完全,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2)重点工程明确:重点工程介绍详细,明确其名称、位置、规模、建设方案、运营方式等;(3)对于改扩建工程,应在本章中设专节对现有工程进行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说明现有工程概况,阐明现有工程的环境影响,并对现有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指出现有工程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2.1项目基本情况说明项目的基本情况,可参见如下内容填写: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性质:道路等级:道路长度:项目投资:…2.2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说明路线走向并给出主要控制点的分布(主要控制点包括路线起点、终点和较重要的路线必经地点)。
给出线路走向图,在图中应标明城镇、村落、山脉、河流等关注点以及隧道、桥梁等重点工程。
对于多方案比选的项目,应设立专节进行分析,介绍工程选线和工程设计中就不同方案所做的比选工作内容,说明推荐方案理由,以便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工程选线推荐方案的合理性。
2.3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应包括道路等级、计算行车速度、路线长度、路基宽度、停车视距、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凹)、最大纵坡、最短坡长、桥涵设计车辆荷载等,可参考表填写。
表主要技术标准表2.4建设内容给出主要工程量清单,包括建设里程/营运里程,路基工程量(路基宽度、土石方数量、每千米土石方量、防护工程、每千米防护数量),路面工程量(路面宽、底基层、基层、沥青或水泥混凝土面积),桥梁及涵洞(特大、大桥、中桥、小桥、涵洞),隧道,路线交叉(互通立交、分离立交、人孔/机孔、天桥),沿线设施数量(管理设施、服务设施、收费设施、安全设施等。
2.5预测交通量根据设计文件给出不同预测年的日均交通流量(pcu/d),并列表说明工程近期、中期和远期交通量以及车型比,可参见表和表填写。
表各特征年分车型交通量(pcu/h)表各特征年各车型比例(%)2.6占地与拆迁说明项目的占地情况,包括临时占地和永久占地的分类和数量,调查是否占用基本农田,若占用则应明确占用数量;调查建筑物拆迁和电力电讯等设施的拆迁数量。
2.7土石方平衡及取土场、弃土场进行土石方平衡分析,估算挖方量、填方量、弃土量、取土量,说明土石方运输方式、运输路线,明确取土场和弃土场位置、面积,说明生态恢复计划,并附平面布置图和现场照片。
2.8项目进度安排说明工程工期,给出工程进度安排表。
第三章工程分析道路项目工程分析应把握如下几点要求:(1)工程组成完全,即把所有的工程都纳入分析中;(2)重点工程工程明确;(3)全过程分析;(4)污染源分析,明确主要污染源的特性,污染物的类型、源强、排放方式和纳污环境;(5)注重周边环境的特性;(6)敏感路段的风险分析(7)指标的适用性,即采用类比数据或经验数据时,要结合项目和周边环境的特点进行修正。
3.1环境影响因子分析根据项目的特点,介绍项目的施工方案和运行方案,并分析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的影响因子,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性质、影响途径和影响程度。
3.1.1施工期环境影响因子说明施工的各环节的施工方法、施工内容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对于道路工程,典型的施工环节包括:1)平整土地与拆迁;2)临时工程建设,包括施工便道、施工营地、施工场站、取土场、砂石料场、弃土渣场;3)材料运输以及开采;4)主体工程建设,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桥涵工程,交叉工程,隧道工程,绿化工程等。
3.1.2运行期环境影响因子道路项目运行期的影响分析主要从三方面进行:1)汽车行驶带来的环境问题;2)道路的附属设施运行带来的环境问题;3)道路的建成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景观所带来的影响。
3.2污染源强分析3.2.1施工期源强分析1、生态环境说明工程临时占地和永久占地的分类和数量,阐明取土场、弃土场、料场的数量、分布占地类型和面积,明确工程建设区和水土流失直接影响区的面积和范围。
2、噪声源强道路施工过程中噪声较大的单元包括:⑴主线、支线、连接线基础施工,路面施工;⑵交通便道车辆运输;⑶取土场挖掘机、装载机等;⑷废渣、弃土堆场车辆噪声;⑸原材料场车辆以及其他机械噪声。
施工机械噪声源强可参见表填写。
表施工机械噪声源强3、废(污)水污染源施工期的废(污)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施工生产废水一般包括混凝土拌和站废水、水泥路面养护废水、洗车废水等,一般含SS、COD和石油类等,施工期的生活污水排放量应施工高峰期的人数进行估算,污水浓度可通过类比给出。
4、大气污染源施工期大气污染源包括施工场地扬尘、施工机械废气和沥青烟气,通过类比给出污染源源强,对其排放方式、污染物组成进行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