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徐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无答案)

徐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无答案)

徐州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 学 试 题
(友情提醒:本卷共4页,满分为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选择题。

(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19年中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们成为“行动者”的是( )
A. 布袋出行
B.焚烧垃圾
C.垃圾分类
D.栽花护绿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
B.向馒头片表面滴加碘水,不变色
C.加热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铝片熔化而不滴落
D.向水中加入生石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了熟石灰
3.菠菜中含有丰富的草酸(化学式为H 2C 2O 4),则下列关于草酸说法正确的是( )
A.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B.草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草酸在水中溶解,向其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
D.草酸由8个原子构成
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一项是( )
A. B. C. D. 5.下列实验设计或结论合理的是( )
A. 向某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 除去Mg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可加入适量的Mg(OH)2,充分搅拌后过滤
C. CO32−、Na+、NO3−、K+四种离子可在pH=1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D.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装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证明该气体中不含氧气
6.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现有一包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已知C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5:1,则此混合物在Ca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
A. 15:16
B. 15:14
C. 5:4
D. 15:8
7.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
B. t1℃ 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
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 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D. 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8.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滤渣中一定没有Al,可能含有Ag.
℃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可能含有Al(NO3)3.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9.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CuFe2O4−x做
催化剂,光分解水
制氢气与氧气
B.向氯化钠的饱和
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向混有少量硫酸的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
氧化钠溶液
D.向一定质量的碳酸钠
溶液中加水
10.按如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不可能是()
A. 氢气和水蒸气
B. 氢气和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和氢气
D. 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二、填空题与简答题(本部分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1.(5分)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O2
B.CH4
C.KNO3
D.KIO3
E.浓硫酸
F.生石灰
G.不锈钢
H.玻璃钢
(1)在防盗门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隔绝______和H2O.
(2)钢筋混凝土、机动车轮胎和______均属于复合材料.
(3)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可使用______,因为它具有吸水性.
(4)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食盐中添加______能为人体补碘.
(5)我国在南海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沼气中都含有______.
12.(5分)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实验如下:用注射器抽取30mL空气(活塞拉至30mL刻度处),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为50mL;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过量铜粉,在右侧导管口套上瘪的气球;点燃酒精灯,反复推拉注射器和挤压气球,待充分反应后,冷
却至室温;将气球中气体全部挤入硬质玻璃管,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14mL.
(1)写出铜粉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时,铜粉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能”或“不能”)用木炭代替铜粉进行相同实验.
(3)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______.
13.(5分)闪锌矿(主要成分为ZnS)经熔烧得锌熔砂,锌熔砂主要含ZnO、ZnFe3O4,以及少量FeO、CuO,工业上用其制备金属锌,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
(2)进行反应℃时,要将锌熔砂粉粹成细小颗粒,目的是______;
(3)ZnFe2O4可看作两种氧化物的结合,它与稀H2SO4反应生产两种盐,分别是ZnSO4和
______(填化学式).
(4)参加反应℃的物质为ZnSO4和______(填化学式);
(5)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实验题与计算题(本部分共2小题,共25分)
14.(10分)根据图2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装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在2019年江苏省中学化学创新实验调演中,李彬老师设计了“氢氧焰”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利用氢气与氧气的发生装置制取并储存纯净气体于气球中,A瓶中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B瓶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通过玻璃活塞K1、K2分别有序空气氧气和氢气的流量,先后进行如下操作:
℃关闭K2,打开K1,通入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观察到______,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移开,管口处无火焰.
℃关闭K1,打开K2,通入氢气,将燃着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管口处有火焰,移去燃着的木条,氢气安静地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把铁片
,通入氧气,铁片迅速熔断被切割,由此放在火焰上一段时间,铁片呈红热状;打开K
1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15.(15分)莫凡同学完成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室,观察到有灰白色沉淀生成的“异常”现象,引起了他的兴趣,并进行了以下探究.
【初步探究】出现灰白色沉淀是否为偶然现象.
【实验Ⅰ】向4份相同体积与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一定长度的某种镁带,现象如下:
【再次探究】该沉淀的成分
【猜想假设】猜想1:Mg;猜想2:MgCl
2
【实验Ⅱ】
(1)莫凡同学做出猜想Ⅰ的依据是他认为反应物Mg过量,作出猜想2的依据是他认为生成物MgCl
______.
2
(2)从实验设计的角度讲,实验℃的作用是______.
【深入探究】该沉淀的物质组成
【查阅资料】
灰白色沉淀的成分为碱式氯化镁,它存在多种组成,化学式可表示为Mg
(OH)y Cl z⋅
x
(OH)y Cl z结合了n份H2O],它受热分解可产生氧化镁、氯化氢和水.nH2O[即每份Mg
x
【实验Ⅲ】
洗去沉淀表面杂质并室温晾干,取其7.07g,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未画出)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待反应停止后,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4.00g,装置B的质量增加了2.34g.
【问题讨论】
(1)反应停止后,应继续通入N2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
(2)在该沉淀中,镁、氯的离子个数比n(Mg2+):n(Cl-)为多少?写出解答过程。

(OH)y Cl z⋅nH2O中,n=5,则X、Y、Z的数值依次为多少?写出解答过(3)若沉淀Mg
x
程.则此时碱式氯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