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的体会
了《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文件后,
我思考了许多,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
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我深深地认识到一名优秀的
教育工作者必定会把崇高的师德作为自己永恒的追求,身正为范,
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着每一个学生,勇于创新,不断进取,
时时刻刻以自己人格的魅力去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努力成为一名
人民满意的教师。
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
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收益终身的。
同样,一个教书育人、辛勤耕耘、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教师,也
会赢得人民的信赖和社会的尊重。
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教师需要
用高尚的人格来影响学生。
教师只有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
低级趣味的人,学生才会听你的,服你的,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爱是教育的原动力”,爱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教师的爱不仅蕴含
在教师的人格中,更是一种行动,体现于师生交往中。
教师的爱具
有奉献、平等、无私的特征。
赋予爱的教育就如同涓涓细流浇灌每
一块心田,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耀每一株幼苗。
爱能开启学生心灵的
锁,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也正因为如此,爱的效果才是不可度量的。
有了尊重,才有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才有沟通、才有合作的过程;有了尊重,教师才可能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有了尊重,才可能有学生主体意识和健全人格的生成。
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更应学会从学生身上找出闪光点。
追求师德的高尚,成为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