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5探究水沸腾的特点考点聚焦经典例题1.(2019•抚顺)小志和小丽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图象(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温度是℃。
(2)由图象可知:①水的沸点低于100℃,原因是气压(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②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
③第6min时(填“小志”或“小丽”)的实验装置中水分子运动更剧烈。
(3)实验结束后,小志想到妈妈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锅内的水停止沸腾。
原因是水(填“温度低于沸点”或“不能继续吸热”)。
【答案】(1)68;(2)①低于;②不变;③小丽;(3)温度低于沸点【解析】(1)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60℃上面第8个小格处,读作68℃;(2)①液体沸腾的图象,横坐标代表时间,一个小格代表3分钟,纵坐标代表温度一个小格代表1℃,先后从第6、9分钟开始沸腾,在这个过程中,水尽管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大小为98℃,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当地的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②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③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第6min时小丽的实验装置中水分子运动更剧烈;(3)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吸收热量。
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水温降低,低于水的沸点,所以锅内的水停止沸腾。
【分析】(1)温度计读数时,先确定是零上还是零下,认清分度值,再读数。
(2)(3)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不变的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
【点评】此题考查了水的沸腾特点探究实验的过程,包括温度计的读数、液体沸腾的条件和特点,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善于发现规律化过程中的区别。
突破练习2.(2019•鞍山)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实验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
A.水的温度保持不变B.出现水的沸腾现象(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是℃,此时当地的大气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本实验中不能选择酒精温度计,原因是。
(酒精的沸点是78℃)(5)水沸腾后,根据图乙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2min,水的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1)自下而上;(2)B;(3)98;小于;(4)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5)不变【解析】(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即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实验过程中要观察水沸腾的现象,得出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而不是观察温度的变化,故选B;(3)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则该温度计的示数为98℃,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此时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4)本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8℃,应该选沸点高于水的沸点的物质做测温物质,而酒精的沸点只有78℃,所以不能选择酒精温度计;(5)水沸腾的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但继续吸热;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2min,则水的温度不变。
3.(2019•盘锦)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中,老师发现某小组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
(2)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3)水中气泡如图丙所示时,水(填“没有沸腾”或“已经沸腾”)。
(4)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5)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
【答案】(1)高;(2)93;(3)已经沸腾;(4)不变;(5)吸热【解析】(1)实验中,老师发现某小组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高;(2)由乙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93℃;(3)水沸腾前的现象是有少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上升不断变小;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上升不断变大,到水面破裂;由此可知图丙为沸腾时的现象;(4)在沸腾过程中水不断吸热,水的温度不变;(5)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
4.(2019•铁岭)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烧杯和试管中均装有适量的水。
(1)调整好器材后,用酒精灯加热,这是通过(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是℃。
(3)小明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烧杯中的水沸腾了,而试管中的水并未沸腾,原因是试管中的水。
(4)小明将试管取出,分别给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水加热,使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则(填“a”或“b”)图象代表试管中的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5)由图象可知,实验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填“低于”或“高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1)热传递;(2)94;(3)达到沸点,不能继续吸热;(4)a;(5)低于【解析】(1)在加热的过程中,两试管中的液体是通过热传递吸收热量的;(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90℃上面第4个小格处,读作94℃。
(3)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4)根据公式Q=cm△t可知,在比热容和加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小升温越快,所以a 图象是试管中的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象;(5)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图象知,沸腾过程中的温度是96℃,此时水的沸点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所以当地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5.(2019•营口)小明在实验室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
(2)另外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该实验,他们分别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得到a、b两个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
(3)如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第min时水的温度,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时间/min…891011121314…温度/℃…96979898959898…(4)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出实验室内水的沸点,那么在当时的实验室环境下,99℃的水将处于态。
(5)温度计刚放入热水时,表面变得模糊,看不清示数,是由于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温度计表面成小水珠造成的。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的杯壁;(2)水的质量不同;(3)12;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气;(5)液化【解析】(1)图甲所示装置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这会使温度的测量结果偏高;(2)由图象还可以看出,a、b两种图象的沸点相同,b加热时间长,所以原因可能是图象中水的质量不同。
(3)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因此可以判断第12min的数据是不正确的;(4)水沸腾时需要吸热,在当时的实验环境下,水的沸点为98℃,而99℃高于水的沸点,水将处于气态;(5)开始实验时,温度计自身的温度较低,热的水蒸气遇冷的温度计壁液化成小水珠,沾在温度计壁上,造成很难看清示数。
6.(2019•昆明)今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
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
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档),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的关系;(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档),观察蒸发情况;(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档)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的,原因是;(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6)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
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
【答案】(1)液体表面积;(2)保持两滴水的大小、温度和表面积相同;对其中一滴水吹风;(3)错误;没有控制空气的流动速度相同;(4)防止因材料吸水影响实验效果;(5)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6)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解析】(1)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保持了温度、空气流动速度相同,只有液体表面积不同,因此,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2)根据控制变量法,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保持两滴水的大小、温度和表面积相同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档)对其中一滴水吹风,观察蒸发情况;(3)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应控制表面积和空气流动速度相同,而如果用吹风机(加热档)去吹其中一滴水,则空气流动速度和温度都发生了改变,因此这样做是错误的;(4)实验中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防止因材料吸水影响实验效果;(5)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可做出的猜想是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6)因为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所以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由于水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吹的却是凉风。
7.(2019•东营)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A、B、C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3)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4)实验器材中纸板的作用:、。
(5)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