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的作用与重要性
(四)拥挤性公共物品 现代经济学将所有的社会产品划分为: 公共物品:公共使用或消费,可供社会成员共享;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混合物品:又称拥挤性公共物品。 混合物品的特征表现在:产品利益由集体消费但是受拥挤约束。 (五)显著的外部性 外部性: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经济: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支
出成本。 外部不经济:会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二)通过提高区域的空间可达性,影响经济空间结构 (三)开阔区域市场 (四)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五)促进城镇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六)带动物流业发展,促进交通优势向流通和经济优势转化 (七)以交通为主线,形成交通经济带
水体和土壤污染、交通事故等。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特性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业特性分析 (一)交通运输业是物质生产部门 (二)交通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 (三)交通运输业属于基础设施 1、社会公益性 基础设施利益的溢出性。 2、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回收周期长 3、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地域性及其级差地租
所需
人们心中的企 图
资源
满足企图的工具
分配
满足需要的行 动
生产、交换、消费
1、在生产方面,交通运输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2、在交换方面,交通运输有助于降低产品价格 3、在消费方面,交通运输有助于减轻消费者负担 二、交通运输业的国家意义 (一)促进了文化交流 (二)促进国家、社会团结统一 (三)国防、军事作用 三、交通运输业的社会意义
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促进旅游业发展 交通运输设施对周围社区有明显影响 交通运输网对地区产业结构、布局影响 社会公益作用
四、交通运输业的政治意义 (一)综合运输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要依靠政府 (二)交通运输要保证政府领导能便捷的和人民接近和交流 (三)政府对交通运输业的协调管理
五、交通运输业对环境的影响 交通公害:大气污染、噪声、震动、船舶排水和事故造成的
第五节 交通运输的历史与发展
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史,也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
远古时代,人们肩扛背驮,依靠天然的地理条件所进行的原始交通运输,产生了灿烂的人 类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交通运输技术的更新,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是交通运输得到了极大的活力。
一、 人类交通的历史 (一)道路的历史
交通强调的是运载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情况,而与交通工 具上所载运的人员与物资的有无、货物多少没有关系;
运输强调的是运载工具上载运人员与物资的多少、位移的距离, 而并不 特别关心使用哪种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
例如:交通量与运输量 所以,交通与运输反映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同一过程是 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两个方面指:交通关心的是运输工 具的流动情况;运输关心的是流动中的运输工具上的载运情况。
四、交通运输与交通运输学
交通运输:运载工具在公共交通线网上流动和运载工具上载 运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这一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总称。
交通运输学:是探讨通过交通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如 何将人和物迅速、安全、经济、便利、准时的从甲地运到乙地, 以创造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的科学。
第二节 交通运输的构成要素及运输基本原理
第一章 交通运输的作用及重要性
主要内容
运输、交通、交通运输和交通运输学概念 交通运输的构成要素及运输基本原理 交通运输的战略地位 交通运输业特性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交通运输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运输、交通、交通运输和交通运输学概念
一、运输的概念 《辞海》解释为:“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 《大英百科全书》解释为:“将物品与人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及完成 这类运送的各种手段”。 综上:运输是指借助公共运输线及其设施和运输工具来实现人与物 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第三节 交通运输的战略地位
一、交通运输的经济意义 (一)交通运输的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1、空间效用 当产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而价值增加时,运输就创
造了空间效用。 2、时间效用 高效率的运输能够保证商品在需要用的时间送到适当的地点,
就创造析
从经济角度看,交通运输学是研究人类所需资源分配的一 门科学。
最早的道路管理机构:中国,4500年前,司空官。 最早的大道:埃及,公元前3000年。 最早有路面的道路:巴比伦街道,公元前2000年前 最著名的道路:罗马帝国道路。 19世纪末,欧美的碎石路,美国1839年,1872年的 木块路面和砖块路面意味着块料路面的开始。 1930年,德国修建了最早的高速公路。
一、交通运输的构成要素 (一)运载工具 容纳与保护被运送的人和货物。
(二)通路
(三)场站
(四)动力 (五)通信 (六)经营管理人员和经营机构 二、运输基本原理 (一)规模经济 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 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在交通运输中,规模经济的特点是:随着装运规模的增长,使每单 位重量的运输成本降低。(固定费用的分摊) (二)距离经济(递远递减原理) 距离经济的特点是: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原因一:运费率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原因二:固定费用的分摊随距离增加而减少。
个方面。运输的任务是输送旅客和货物。邮电是邮政和电信的合称:邮政 的任务是传递信件和包裹,电信的任务是传送语言、符号和图像。”
从专业角度出发,交通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运载 工具在公共交通网络流动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三要素:公共交通网络及其设施、运载工具、组织管理技术。
三、交通与运输的关系
思考:输电、输水、供暖、供气、电信传输属于运输吗?
运输四要素
公共交通网 络及其设施
运载工具
组织管理技术
运输对象
——人与 物
二、交通的概念 《辞海》中对交通的解释为:“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即人和
物的转运和输送,语言、文字、符号、图像等的传递和播送。” 《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卷》对交通解释为:“交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