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献,才开始从褒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
的提法。
精品课件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 马克思主义

从狭义来说,指由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
观点和学说组成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就
是从狭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

从广义来说,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
飞跃的理论成果
❖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

神财富
精品课件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精品课件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
(一)近代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 会
鸦片战争前: 独立——主权独立 完整——领土完整 纯粹—生产关系纯粹
精品课件
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
大革命。
大革命失败后, 中共独立领导
民主革命, “枪杆子里面 夺政权”“工 农武装割据”, 走农村保卫城 市的革命新道
路。
抗战时期,总 结经验,毛泽 东思想得到系 统的总结和多 方面的展开而 达到成熟,如 三大法宝,新 民主主义理论
中国向何处 去?建一个 什么样的国 家国共谈判
三年解放 战争,两 种思想大 决战,新 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
❖ 一、《共产党宣言》 ❖ 二、《法兰西阶级斗争》 ❖ 三、《法兰西内战》 ❖ 四、《哥达纲领批判》 ❖ 五、 《爱尔福特纲领批判》
精品课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之间的关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之 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即毛泽东晚年 错误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许多做法似 乎是与毛泽东的做法是相反的,为什么把它 们都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呢,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继承和发展或既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 二、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的根本优势
❖ 三、理论体系构成要素解析:精髓.主题 .核心.目标
精品课件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 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 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
❖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

泽民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
的观点和学说构成的科学体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
义 是从广义上使用。
精品课件
❖ 1848年,《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 的诞生。当时,马克思30 岁,恩格斯28岁, 他们改 变了整个世界。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
科学,它的创立,实现了
人类认识史上的划时代的
精品课件
❖ 思想文化上: ❖ 帝国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
奴役。
精品课件
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
封建主义与 人民大众矛盾
精品课件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推翻帝国主 义统治,求 得民族的独 立和解放
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 义经济制度。
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的人民民主专政。
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 学的、大众的文化。
精品课件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1952年9月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从现在开始用 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过渡问题,而不 是10年或者以后才开始过渡。
政治上: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 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 统治中国的支柱。
上海租界会审公廨 精品袁课世件 凯与列强公使的合影
❖ 经济上: 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支付大量战争赔款,并通 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同英、美、日、俄、德、 法、奥、意、比、西、荷共11国在北京签订了 《辛丑条约》
根本任务
推翻封建主 义的反动统 治,实现国 家富强和人 民富裕
精品课件
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当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分水岭: 1919年五四运
新民主主义革命
(1860—1919)

(1919—1949)
精品课件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
程对 度革
命 规 律 的 把 握
中共二大, 制订民主革 命纲领。单 纯工人运动 到统一战线 联合资产阶 级,国共第 一次合作,
伟大变革。
精品课件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科 学理论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 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并没有结 束真理的发展,而是为真理的发展 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马克思主 义不仅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和 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而且还包括 它的继承者对它的补充和发展。
精品课件
马克思主义时代的发展
精品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四个特点
❖ “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实践性:根本特征 ❖ “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的时代性:与时俱进 ❖ “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人民性 :历史主体
论 ❖ “不断发展”的创新性:开拓新境界
精品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一、理论生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的形成逻辑
❖ (1)帝国主义——决定性力量 ❖ (2)封建势力——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 ❖ (3)封建剥削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
式 ❖ (5)中国状况——长期不统一,发展极不平衡 ❖ (6)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精品课件
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侵略
1935
中国革命 的轨迹
1922
1927
1934
1945 1946
1949历史进程
精品课件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精品课件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转变是历史的必然。
❖ 性质:过渡性质的社会 基本特征: 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精品课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和理论成果
精品课件
马克思主义一词的由来
❖ 马克思主义一词的首次出现是19世纪6 0—70年代,当时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巴 枯宁等人从贬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
世后,为了肯定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伟大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