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员工要有好心态》有感近日,本人学习了红牛公司组织的《好员工要有好心态》这门课程的学习交流会。
通过此次的课程学习,让我对如何拥有阳光般的心态,以及它的重要性,他对工作的意义,以及作为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具备的习惯。
让我受益匪浅,学到颇多,感受颇深。
以下是我对于此次课程的学习心得。
这门课程,主要分为十一讲,从阳光心态的重要性,如何让自己变得阳光,企业员工必须具备的习惯这三个大方面来分析。
我先从第一、二讲来说吧。
因为它说的都是同一个问题论述阳光心态的重要性。
拥有一个好的心态,才会有一个好的生活。
宇宙万物自有它的规律,任何所谓的麻烦,其实都是个人原因造成的,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只要提高自己的认知程度,调整好心态,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面临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心态是成败的基因。
心态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基因,只有把心态调整好,技巧才会发挥到位。
我们不仅要学会培养心态的“力度”,还要训练心态的“敏感度”。
我还知道了阳光心态的四大要素有:胆识、感性、创造、信念。
正所谓胆识铸就成功,所以我们要学会果敢做事,这对于我们对工作人员的启示则是,想要别人如何对待你,关键取决于自己如何对待自己。
还应简单看事、大胆行事。
人是感性的,世界是可调的,现实是可变的。
即使是弱不禁风的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也能解决面临的问题,成就一番事业。
我知道,一个人拥有胆识还不够,要在此基础上做到感性。
多数人都同时拥有感性和理性的心态,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通常感性成分和理性成分都高于一般人,然而需要做最终决策的时候,人们体现出来的多数是感性心态。
世界上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不变的,因为事情的主宰者都是人,人们可以通过重新塑造价值观改造客观世界,所以世界是可调的。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方式,拥有积极的价值观和心态,看待世界和问题的角度就会有所不同。
而现实可以通过心态改变,因为心态传递的不仅是内容,有时甚至是结果。
世界销售大师乔·吉拉德的演讲体现出,最高层次的心态传递的是一种感觉,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眼睛散发出的自信和力量的光芒,即使听众没有遇到振奋人心的事情,也会发生心态变化。
创造可以成就事业一个人只要有追求、目标和上进心,经历的一切都是“顺风”,顺利都是锦上添花,不顺利就是激发斗志的动力;反之,人如果没有目标和追求,一切都会成为“不顺”,顺利就是少年得志大不幸,不顺更是雪上加霜。
创造还需要有好的心态,不管是销售人员的上楼下楼还是李云龙的亮剑精神,这都体现了创造精神的重要性。
信念决定态度,人是信念的奴隶,有时候信念的力量是很可怕的,甚至可以决定人的生死。
有人信仰佛祖,有人信仰耶稣,重要的不是信谁,而是使心变得踏实。
实际上,信佛和信耶稣是互不冲突的,只是存在一些差别而已。
佛教宣扬信佛者可以到西天极乐世界,基督教宣扬信耶稣者得永生,到达天堂。
其实人死后只会留下一个意识体或能量体,因此信仰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净化思想、梳理心灵,使心态变得更加阳光和积极。
下面来讲讲第三讲到第七讲吧,如何让自己变得阳光。
这是我一生信奉的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
我也正在为之而努力着。
我们要不断培养学习的意识,21世纪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时刻处在竞争之中,不学习,随时被竞争对手超越的可能。
因此,每个人都要有不断追求进步的心态和不断学习的意识。
只有学习才能改变态度,而态度决定一切,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学习是丰富、提高和改变自己的必选途径。
据调查显示,日本企业家每人平均每年阅读58本书,而中国企业家每人每年平均只读半本书。
这不是危言耸听,看看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人们的的表现,就不难看出学习的重要性了。
想要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概括起来,好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互动、抓重点,转换成习惯。
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学习中我们都要注意注意归纳和概括,抓住重点,有选择性地记录最主要的知识,在没有掌握的地方用重点符号标记出来。
在生活和工作中,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和知识,我们一定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切不可照单全收地直接应用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否则极易导致走向歧途。
真正的成功学习之道的原点,即要学习“积极、主动、负责、敢担当”的能力,做到大智若愚,练就阳光心态,并把这些好习惯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才是获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有这样一个理论:干是第一,学是第二;习惯是第一,技巧是第二;态度是第一,能力是第二;选择是第一,努力是第二。
这就是著名的学习相对性理论。
从而验证了活到老,学到老。
而学习的心态也很重要,具体来说,学习的心态主要有两种:一是主动学习,二是持续学习,三是谦虚学习。
心态不仅决定人的层次,更决定在圈子内的质量。
华人首富李嘉诚曾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养成一个好习惯,每天坚持学习一小时,无论做什么工作,甚至旅游都会带上书本。
”有地位和成就的人都不忘学习,更何况平常人。
人可以没有兴趣和爱好,但是要想有所作为,持续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有钱并不一定成功,无论是企业家还是生意人,都要以李嘉诚作为榜样来严格要求自己,保证每天的学习时间不少于3个小时,视频、文章、资讯和即时报道等都是很好的资料来源。
日本企业家道盛和夫是一位能力很强的管理者,当被问及成功秘诀的时候,他说:“哪有什么秘诀,唯一要做的就是比别人付出三倍以上的努力。
”想超越别人,就要比别人多付出,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
相信,这对于我今后工作将会有更大的帮助。
毛主席曾说:“一个军队不懂得学习,就是愚蠢的军队。
”只有思想统一,团队意识和执行力都得到有效提升,企业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比如,华为、万科、联想和海尔集团等企业的管理者通过研究《毛主席文选》,了解团队领导之道,从而对企业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从而成为国内企业优秀执行力的典范。
松下曾说:“我们不是公司,而是人才培训基地,只是顺便挣点钱。
”企业的存活时间关键在于企业的境界,因此10年、50年甚至百年不倒的企业比比皆是。
这就是学习的重要性。
总之,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员工,只有从学习着手,真正地改变、调整心态,工作才能更高效,企业的发展才能更光明。
人应该适时地改变自己,提升能力和认知程度,从而变得积极、阳光。
通常情况下,人们之所以不愿意选择改变,是因为痛苦还不够大。
而改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制造正面压力,二是寻找竞争对手,三是确定目标,四是选择有竞争的环境。
想要改变自己,首先要学会给自己施加正面压力。
人的压力越大,动力就会越大,改变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但前提一定是正面压力。
当人的压力和痛苦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无法激发出动力的。
中餐厅和西餐厅的洗手间都是中国人打扫的,令人困惑的是,西餐厅的洗手间很干净,中餐厅的洗手间却不干净。
究其原因,通常西餐厅的门口都有纸板,上面有打扫的时间记录,这样做既不用担心卫生问题,也避免了突击检查所带来的压力,而中餐馆却却鲜有这样的规定。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开心也是一天,烦恼也是一天,关键要看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
只要拥有阳光心态,人就会变得放松、活泼,与周围人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我们要学会活在当下,很多人都会说,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
人如果养成阳光的习惯,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永远保持阳光乐观的心态。
很多事情都是客观存在而无法改变的,唯一能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而心态就是一种修为和境界,在要求别人的同时,首要改变自己的观念,要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
从安德鲁·卡耐基到乔·吉拉德他们做事的目的都很明确。
通常来说,结果来自于行为,行为受决定的影响,决定来自于人的思想,概括起来就是:思想不同,决定就会不同,行为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
换个角度讲,阳光的心态决定阳光决定,阳光决定会产生阳光行为,阳光行为最终会产生阳光的结果。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人的变化就会很快,想适应环境就要改变和调整自己,要做到:选对环境跟对人,树立成功的榜样,不要忘记决心想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使阅人无数,也不如名师开悟,因此,人要在选择好大环境的基础上树立成功的榜样。
我还知道了人生成长有两条道,一条路是“自摸”,一条路是“摸他”。
无论企业还是个人,想要成长得更快,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会复制和模仿,向榜样看齐。
我知道了我们要和乐观的人做朋友,第一,“在朋友和同事中,我是最优秀的人”。
这意味着周围的朋友或许会更消极和负面,当遇到经济问题和其他方面困难,最先想到的人就应该是最优秀的人,长此以往,很多朋友都需要你的帮助的时候,你就会变成“垃圾桶”,像是有绳子在向下拉自己,即使阳光也会变得消极,正面也会变成负面。
古人常说:“一命二运三风水。
”其中大风水是指认识和结交的朋友,真正的朋友甚至能够帮你改变命运。
我们要远离抱怨。
之前在工作中,我是一个很容易有抱怨的人,遇到什么事首先都会先抱怨个不停。
现在,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学会了不再抱怨。
负面思想就像是生命力极强的野草,在每个人心中都有根基,只要负面东西一传染,很多事物就会被同化。
因为人的内心有很多负面的种子,只要受到牵引,就会立即被传染,从而变得消极和负面。
向积极、阳光、优秀和自信的人靠齐,通常阳光的人会向更阳光的人靠近,因此,想要接近阳光的人,就要懂得主动付出更多和改变思想。
知识多如牛毛,穷其一生却学不完丝毫。
相较读书而言,选对环境,找对榜样,人生就会变得轻松很多。
不同的人对于改变的见解也不同,有人认为不改变是因为生活过于安逸,也有人认为是老习惯不容易改掉。
人是感性动物,但是经过时间的磨练,就可以升级为习惯性动物。
通常来说,习惯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二是在长时期逐渐养成、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三是生活中相对稳定的部分。
为什么以军事为主的西点军校所培养出的知名商务人士,远远超过专门培养商业精英的哈佛大学?专家给出的答案是:西点和哈佛所培养的是知识,知识可以后天自学,也可以被淘汰。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移”不是不可以移,而是很难转移。
西点军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不仅教知识,还教军人的习惯和个性,以及军人的做事风格,一旦形成军人做事的习惯,就会伴随一生,将会很难改变。
所以,我们要培养军人的风范。
国内500强企业的老板也有近百位是军人出身,包括华为总裁任正非、万科企业董事长王石、联想总裁柳传志、海尔董事长张瑞敏等,他们没有高深的学历、专业的背景或行业经验,之所以能够成功,多数取决于军人的个性、气质和做事风格。
拿破仑三十多岁就成为统帅,四十几岁征服整个欧洲,他临终前总结自己的一生时曾说:“这一生不管怎么样,我的成功靠‘热情’,我的智商和情商都不高,但是无论做什么事情,即使失败也要重来一次,用无比的热情面对一切问题。
”我们一定要学会做人做事,尤其是作为领导要切记:领导是修炼出来的,格局是领悟出来的,管理技巧是可以学习和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