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与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与答案

物理(八年上)第三次月考试题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1、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B、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人能听到回声需要一定的条件C、只要有物体的振动人总能听到振动发出的声音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与温度有关。

2、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机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3、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是人们都听不到他的声音,这是因为()A、声音太大B、声音太小C、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最大频率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最小频率4、光在空气、水、玻璃中传播的速度大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A、空气、水、玻璃B、玻璃、水、空气C、水、空气、玻璃D、水、玻璃、空气5、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8X 108km,则月球到池中的像的距离是()8 8A、3.8X 10 km + 2mB、3.8X 10 km —2m8 8C、3.8X 10 kmD、3.8X 10 km X26、下列光现象与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放在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光的折射B、湖边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一一平面镜成像C、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一一光的色散D、夜晚,墙上出现的“手影”一一光的反射7、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圆形的B、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成条形的&在下列现象中,人眼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的是()A 、用放大镜看指纹B 、在岸边看到鱼在水中游C 、在海边看到海市蜃楼D 、看电影9、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 60度,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 15 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相比较将( )10、用圆形的浴缸或透明的罐头瓶养鱼,从侧面观赏缸内的鱼,你看到 的那条鱼是( )A 、实物B 、等大的实像12、放映幻灯片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上”字,则幻灯片上的图片应 是( ) 13、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 16厘米,此时光屏上得到 清晰的放大的像,则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4厘米B 、8厘米C 、10厘米D 、18厘米14、 用照相机给家人照相,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和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分别是( )A 、大于2f 小于fB 、大于2f 小于2f ,大于fC 、小于2f,大于f 大于2fD 、大于f 大于2f15、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实像,如果这时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 )A •屏上不能成像B •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但比原来暗C .屏上不能成完整的像D •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且和原来的像没有任何不同16、 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B 、 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A 、减小90度 15度B 、减小30度C 、减小45度D 、减小土订C 、放大的实像D 、放大的虚像11、C、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是D、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17、凸透镜焦距为f ,当物体从2.5f 处移到1.5f 的过程中,所成的像:()A.逐渐增大,且比物大 B .逐渐减小,且比物大C .逐渐变大,先比物小,后比物大D .逐渐变大,且比物小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33 分)1.“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已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

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月球的表面一定会出现中国宇航员的身影。

设想一下未来的情形:两个登月宇航员要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 _______ 是不能传声的。

2.频率为20赫兹的声音,每分钟振动的次数是________ 次。

3.工人用铁锤击打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一次,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4 .下雨时,现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5.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解释。

6.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光的____ 缘故。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7.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度,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那么入射角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度。

8 •某同学身高1.6m,站在一个大平面镜前,若该同学离镜面2米,则人和像之间的距离为m,像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

若该同学再向后移动3米,则像离镜子的距离是 _________ m,此时像的高度会___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

9.九寨沟的镜海中有“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景。

这“鱼”是由光的 _______ 形成的_____ 像,这“鸟”是由光的_______ 形成的______ 像。

10.站在游泳池边的人,看到池中的水的深度要比实际的_______ 一些;在水中潜水员看岸上的树木比实际要 ________ 一些。

11.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_________ 携带的信息实现对电视机遥控的,而验钞机则是应用 _______ 来使荧火物质发光的。

12.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但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而且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 _________________ 。

13.小明同学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他在只有红色光的暗室里看到的纸是 _____________ 色,看到的字是_______ 色。

14.将一个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 厘米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则该透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焦距是_________ 。

15•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 在凸透镜的 _________________ 。

16•我们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是物体位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___________ 。

17 •在凸透镜成像的情况下,实像总是 _______ 立的,实像和物总是分居 在透镜的 _____ 侧;虚像总是 ______ 立的,虚像和物总是在透镜头的 _____ 侧。

(“正、倒”、“同、异”)三、作图题(共9分)(1) 、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及标出反射角 r 的度数。

(2分)(2) 、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

(2分)(3) 、在图中画出光线经凸透镜后的光线。

(2分)(4) 、在图中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

(3分)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1、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 将一块 _______ 玻璃板或平面镜) 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 和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 上,点燃蜡烛A ,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9所示,在此实验中:(1) 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________ 的关系;(2) 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关系;(3) 移去蜡烛B ,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2% R A 接收到蜡烛A 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1[羽产~~(4) 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平面镜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

'图92、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提供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刻度尺、火柴、粉笔,还缺少(4)。

⑵要使凸透镜的中心、烛焰的中心、 ________ 中心,在______ ■高度上。

(相同、不同)⑶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cm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________ c m;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cm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利用此原理制成了 _________ ;当蜡烛离凸透镜只有5cm时,此时成像的性质是 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_ ,在现实生活中________ 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五、问答题与计算题(10分)1 •现有透镜一块,请你写出至少二种分辨它们的方法。

(4分)2 •某同学站在距城墙170m的地方,正对着城墙喊了一声,经过多长时间,他能够听到回声?(设当时的气温为15C)(6分)六、附加题(6分)1 •小华在学习了《透镜》后,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让平行光通过厚度不同的凸透镜,它们对光线的会聚能力会有什么不同呢?于是他在实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

他们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的那一副。

3•有阳光的情况下,给你一张纸和一把刻度尺,如何粗略地测出凸透 镜的焦距?第三次月考试题答案 、选择题(本题34分,每小题2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C C B D D A D B D D C C B B C 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1 •介质/空气、真空2. 12003. 三4. 在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5. 光的直线传播6.漫反射 7.120、0 8.4m 、1.6m 、5m 、不变 9. 折射、虚、反射、虚10. 浅、高11. 红外线、紫外线12. 光的色散13. 红、黑14. 凸透镜、10cm15. 焦点16. 二倍焦距处/2f 、 一倍焦距处/f17. 倒、异、正、同三、作图题(共9 分)2. (1)光屏 (2)光屏、相同(3) 10cm 、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正立、放大、虚像、放大1 . (1)用手摸: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则是凹透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玻璃(1)到平面镜的距离的虚像1分,共18分)(2)大小 (3)不能、虚 (4)等大、等距 五、冋答题与计算题 10 分)镜(2)放在阳光下:会聚光的是凸透镜,不能的则是凹透镜2. 解:已知S=170m, V声=340m/s,设经过t秒能听到回声,依题意得:2S=V X t2 X 170m=340m/s*tt=1s答:他需经1s后才能听到回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