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美概述

北美概述

北美概述
一、位置和范围
1 、经纬度位置: 20°-160°, 主要在30°-80°。

北美地区位于西半球的北部,主体部分在温带,寒带面积较小。

2、范围: 北美是指北美洲的北部,包括加拿大、美国和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

3、海陆位置: 临三大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东面是大西洋,南面是墨西哥湾,陆上与墨西哥分界。

二、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
@ 南北纵列的三个地形区:
@ 北美地形南北纵列,分为三个地形区: 西部高山区、中部平原区、东部高原山地区; 地势中间低,东西两侧高; 冰川地形广布。

(1) 西部高山区-高大褶皱山系,山脉与盆地、高原相间
成因: 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在北美大陆西侧形成一系列高大的平行山脉, 它们构成了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

特点:
①以落基山脉为主,几条平行并列的南北走向的山脉组成,山脉之间分布有宽广的盆地和高原。

②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地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③这些山脉隆起的年代较晚( 中生代),许多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

(2)中部平原区-平原广阔纵贯,冰川湖泊众多
中部平原北起北冰洋沿岸,南抵墨西哥湾沿岸。

面积宽广,地形平坦,叫做中央大平原。

平原西部是地势较低的大平原; 平原北部湖泊众多,多为第四纪冰川活动的产物; 南部是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

(3)东部高原山地区-古老的高原山地
在加拿大境内有拉布拉多高原,在美国境内有阿巴拉契亚山脉,东部的高原、山地形成年代早,久经侵蚀,海拔较低,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

2、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1)主要特点:
北美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

夏季降水稍多,适宜农牧业的发展。

(2)主要类型及分布:
本区除温带大陆性气候外,在北冰洋沿岸有寒冷的极地气候。

在太平洋沿岸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受地形的影响,呈带状南北延伸,仅分布在沿海地带。

墨西哥湾北部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西部
还有小面积的高山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北美气候受地形影响明显,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方面:
①对降水的影响:
A 、北美西部高大山脉南北纵列,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高山阻挡,在西侧形成地形雨,使太平洋沿岸为多雨的湿润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B 、山脉东侧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东部低缓的山地对大西洋水汽的阻挡作用不明显,降水由东部沿海(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向内陆逐渐减少( 温带草原气候、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落基山与海岸山脉之间的高原、盆地,因地形闭塞,降水较少,成为半干旱区( 温带沙漠气候)。

体现了自然带的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规律。

②对气温的影响: 中央大平原贯通南北,冬季极地冷气流可以从北冰洋上空长驱直达墨西哥湾沿岸,导致沿途气温急速下降。

所以墨西哥湾沿岸仍可受到寒潮的影响。

夏季,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也可以自由北上,使中部和东部普遍暖热。

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夏季普遍暖热,使北美地区温差较大,大陆性特征明显
@ A 温和湿润的西风到达西北部海岸。

B 由北部吹来的干冷风影响东海岸。

C 强烈的极地冷空气长驱南下,气温急速下降。

D 暖湿空气偶然进入内部( 无山脉阻挡),带来了短期的反常温暖。

3、水文:河流与湖泊
(1)密西西比河水系水文特征:
①北美中部平原区的主要河流是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是北美最长的河流( 6200 多千米),居世界第四位。

②沿岸地形平坦,支流众多,
③并有运河同五大湖相连,航运便利,是美国重要的内河航道和灌溉水源。

④其二级支流田纳西河发源于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水力资源丰富,已经实现了梯级开发,现在是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2)西部山区和东部沿海的河流:短小流急,富水能。

①科罗拉多河与科罗拉多大峡谷:
发源于美国西南部的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脉,由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向西切过科罗拉多高原,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然后转向南流,注入加利福尼亚湾。

科罗拉多大峡谷,岩石多为红色,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古生代早期的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层
次清晰,色调各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又被称
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

②哥伦比亚河与大古力水电站:
发源于加拿大西南部的落基山脉西坡海拔820 m 的哥伦比亚湖,然后向南奔流,进入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最后在俄勒冈州的注入太平洋。

哥伦比亚河全长2000 公里,落差达808米,因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又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具有流量丰富、稳定、含沙量小的水文特征,是美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也是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
的河流之一。

美国与加加拿大已进行了规模的梯级开发,其中大古力水电站是美国最大的水电站,装机容量649万千瓦。

③圣劳伦斯河及航运价值:
位于北美东部,五大湖的出水道。

从安大列湖东北端流出,向东北注
入大西洋的圣劳伦斯河。

圣劳伦斯全长1287千米,2/3 为美国和加拿大界河。

由于流域内降水丰沛,加上有五大湖调节,具有流量大而稳定的水文特征。

五大湖-圣劳伦斯河谷地区是加、美两国人口和城
市集中、工农业发达的地区,货运量大,而且沟通了大湖和大西洋地区, 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较高的航运价值)。

④马更些河:
马更些河是北美洲仅次于密西西比河的第二长河,是加拿大最大的河流,也是全球流经北极苔原地区的最大河流( 冰期长有凌汛)。

马更些河主要发源于加拿大落基山东麓,先向东南方向流,然后转向东流,继而经大奴湖转向西北流,注入北冰洋( 波弗特海)。

马更些河流域的绝大部分在北美中央平原的北部,流域中属于中央平原的部分又
被称为马更些低地。

(3)湖泊: 冰川湖众多
①成因: 北美北部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主要是冰川作用的结果。

即五大湖的湖盆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

第四纪冰期时,北美洲北部几乎都经历过冰川的侵袭。

大陆冰川刨蚀了高地,也强烈地创蚀了低地和洼地。

冰川消退后,在低洼地方形成了众多的湖泊,其中以五大湖最为著名。

②五大湖组成: 在美、加两国的交界处,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北美五大湖。

五大湖自西向东由苏比利尔湖( 世界最大淡水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组成( 图)。

其中苏比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最后经圣劳伦斯河注入大西洋。

五大湖之间有水道相通。

五大湖中除密歇根湖全部位于美国外,其余为美、加两国所共有。

③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形成: 在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间,河水自石灰岩崖壁处陡落,形成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④五大湖作用( 价值): 是北美地区重要的内河航道和灌溉水源。

3、人文区域特征:——移民国家和发达国家
1、主要移民: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移民及其后裔的大汇集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重要的移民国家,他们的居民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移民及其后裔的大汇集。

(1)其中欧洲各国移入的白人占80% 以上,主要是英、法后裔。

( 二战前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移向未开发国家。

)
(2)还有来自拉丁美洲,主要是二战后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

(3)黑非洲一些国家的移民及其后裔。

( 二战前被殖民者劫掠而来的奴隶)
(4)亚洲移民( 二战前殖民主义者招工而来开发东南来和美洲。

最早的中国移民,大多是19 世纪美、加两国修筑太平洋沿岸铁路和开采金矿,从广东一带招募来的劳工。

现在,华人在两国的许多大城市中都有分布。

此外,当地原来的土居民因纽特人和印第安人也都是来自亚洲。

他们是在1万年前地球上冰河时期,白冷海峡的海水结成冰桥,从西伯利亚踏着白冷海峡上的冰桥来到美洲的黄种人。

2、主要语言:
通用语言为英语,加拿大部分居民使用法语。

3、当地土著居民
①因纽特人: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

以前又叫爱斯基摩人,生活在北冰洋沿岸,人数很少。

他们乘雪橇,驾独木舟,住雪屋和帐篷,靠捕捉海豹和鱼生活。

现在因纽特人生活的地区,已建有固定房屋,使用上现代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具。

②印第安人:也是黄色人种,分布在美洲各地,。

印第安人在历史上曾创造过灿烂的文化,如中美洲玛雅文明就是古印第安人所创造的(见高中必修②P91页“玛雅文明的消失”)。

15世纪以后,欧洲殖民者陆续侵入,美、加境内的印第安人遭到残酷屠杀,人口减少了3/4,幸存者也被驱赶到西部荒僻的“保留地”中
4、北美的两个主要国家均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都是工业发达、现代化程度高的国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