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训练教学设计
临川七中周越京
一、指导思想
素质拓展,又称拓展训练,或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
这项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的运动,由于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而被不断推广开来。
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人人格特质的两大核心内涵。
在现代社会,人类的智慧和技能只有在这种人格力量的驾驭下,才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素质拓展应运而生。
素质拓展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培训人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提高学生对运动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和精神,培养人际交往品质与能力。
二、教材内容的分析
本课的拓展训练内容,主要以促进学生团结协作,培养团队精神为主;同时,通过个人在游戏中的参与,培养学生挑战自我的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个人的责任感。
本课的素质拓展游戏包括:《防护圈》、《抢救伤员》、《缩小包围圈》三个游戏。
《缩小包围圈》主旨是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
《防护圈》则主要培养学生敢于挑战
自我的品质及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感。
最后《抢救伤员》主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三、学练目标
1、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完成所有游戏,提高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2、敞开胸怀,放下矜持,让全部的参与者都能体验运动的快乐。
3、提高责任感,在游戏中共同协作,发挥团队精神,提高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本课以素质拓展游戏贯穿全课,以培养优良品质为目的,促进学生运动及团队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1、课的激趣导入部分:
介绍素质拓展训练的起源、意义及本课所要开展的内容和目标,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游戏名称:《缩小包围圈》
游戏内容:将班级学生分成两组,各人手搭着其他同学的肩膀紧密地围成圈,教师也参与其中,并告诉大家我们将要面临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项任务是大家要一起向着圆心迈3大步,同时要保持大家已经围好的圆圈不被破坏,然后开始游戏。
游戏目的:创造融洽的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给大家带来欢笑。
游戏提示:刚开始围成圈要紧密,迈第三步的时候要小心,提示同学互相保护,完成后可以尝试闭上眼睛再做一次。
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带动,引导学生敞开心扉,投入游戏。
2、课的挑战参与部分:
(1)、《防护圈》
游戏内容:若干学生围成一个圈,一名学生站圈中,在教师鸣哨后闭上眼睛原地转圈然后向后倒,该学生背后的同学负责保护。
游戏目的:使队员挑战自我,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信任,提高团队意识。
游戏提示:围成的圈不要太大,外围的学生尽量站得紧凑些,注意保护。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多鼓励,发现不敢做的同学多做引导,争取每个同学都能完成一次。
(2)、《抢救伤员》
游戏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12人左右,其中6~8名学生作为救护队员,其余学生作为伤员,在教师语言提示(某地发生了灾难……)下开始游戏,要求救护队员用手组成担架,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将伤者运送到安全地点,在运送过程中所有救护队员应共同协作,运送并保护伤员,伤员运完后游戏结束计算花去的时间,然后进行身份轮换继续游戏。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发展身体素质。
游戏提示:教师用情境导入游戏,强调救护队员的职责,和时间的宝贵,并提醒保护伤者不能在运送过程中落地。
可安排见习生也担任伤员,一起融入游戏中。
启发学生讨论如何组成的担架最可行。
3、课的放松体验部分
口令放松,在一段轻松的音乐下围坐在一起,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这节课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