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甲骨文材料简述

7甲骨文材料简述


二、占卜程序和刻辞文例 占卜程序: 1、整治
2、钻凿
3、施灼 4、刻辞
刻辞文例: 甲骨刻辞主要有四部分组成: 1、前(叙)辞—— 记叙占卜的时间和卜人
的名字(有时也会有地点)
2、命(贞)辞——占卜人贞问的事情 3、占辞——卜兆所示对所问事情的成败和
吉凶
4、验辞——占卜之后记录应验的结果。
6、旬夕
见11485,卜问内容一般为“旬”或“旬亡 祸”。
7、其他
生育、疾病、梦幻等都是占卜的内容。
五、甲骨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甲骨学早期的研究学者中,成就最突出 的是“甲骨四堂”。即罗振玉(雪堂 )、王国 维(观堂)、董作宾(彦堂)、郭沫若(鼎堂)。罗 振玉最先考证出甲骨出土地点,于文字考释 成绩斐然;王国维长于“以字证史”,并最 早进行甲骨缀合;董作宾对殷墟挖掘居功至 伟,对甲骨断代多有创见;郭沫若长于综合 研究,并将唯物主义引入中国古史研究。诚 如唐兰先生所说:“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 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以时代,鼎堂 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2、《甲骨文合集补编》,彭邦炯、谢济、 马季凡编,语文出版社1999年7月出版,著 录13450片,是《合集》之后一部重要著作。
3、《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国社会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编,2003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 版,著录甲骨561片。
4、《小屯南地甲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研究所编,1983年出版,著录甲骨4612片。
郭沫若(1891-1978)四川乐山人。 (a )结合古文字和古代史,对古代社会作全面
系统的研究;
(b )擅用排比方法研究甲骨文; (c)考证先王名称; (d ) 藉甲骨探讨上古神话; (e)以干支计算地望; (f)主编《甲骨文合集》
其后的胡厚宣先生、唐兰先生、于省吾先 生等的研究工作,各有侧重,均做出了很大 贡献。当今学者,首推裘锡圭先生,裘先生 于甲骨文研究用功颇深,硕果累累,只要略 加翻检他的《古文字论集》,就可一目了然。
4、天象
卜辞中反映天文气象资料较多,有日食、 月食,风雨雷电以及朝夕星辰等。《合集》 12494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四方风名。《合集》 11485中的关于月食的记载。
5、田猎
田猎在商朝社会生活中是农业和畜牧经济的 一种补充,当时许多未开发的土地,河流纵 横,沼泽湖泊遍布,森林茂盛,有各种野兽、 飞禽和鱼类。陈炜湛先生有专书研究田猎问 题。
古文字材料分类简述 甲骨文
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 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 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 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学
甲骨学,是以甲骨文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科, 是甲骨文自身固有规律系统的科学反映。正 是由于甲骨学不断发展,这些断烂朝报中所 蕴藏的古代社会奥秘才被学者们一一窥破。 从广义上说,甲骨学所研究的是甲骨文,但 并不限于甲骨文字,凡是和卜用甲骨以及卜 辞所涉及的一些有关事项,都在研究范围之 列。我们采用狭义的概念,主要是以研究文 字为主。
以后殷墟仍不断有甲骨出土,1976年中国社 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安阳小屯南地发 掘甲骨四千余片。(《小屯南地甲骨》) 1991年,在殷墟花园庄出土甲骨1583片,其 中有字甲骨689片(《殷墟花园庄东地甲 骨》)。除殷墟外,1953、1954年在郑州商 代中期遗址中还检到有字甲骨两片;自1954 年始,又先后在山西洪洞,北京昌平,陕西 丰镐、周原遗址、岐山凤雏出土西周时期有 字甲骨约三百片。
(d)考释甲骨文字;
(e)提出研究甲骨文的方法。
王国维(1878-1927)浙江海宁人。 (a ) 考释文字; (b )提出“二重证据法”; (c) 利用甲骨探讨商周历史和典章制度; (d )先公先王考以证古书的可靠; (e) 启迪甲骨缀合; (f)开创断代研究方向。
董作宾(1895-1963)河南南阳人。 (a)殷墟的挖掘; (b)甲骨断代; (c)甲骨分派研究; (d )殷代历法的研究。
字典类:
1、孙海波《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65年 版,收字4672个,正编1723字,见于《说文》 941字。合文370个,附录2949字。
2、《甲骨文字典》徐中舒先生主编,四川 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收字2852个。
3、姚孝遂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 1995年版。
其他还有相关的索引类具书《殷墟甲骨刻辞 类纂》(姚孝遂,中华书局,1989)《新编 甲骨文字形总表》(曹锦炎、沈建华,香港 中文大学,2001)等可供参考。
第五期:帝乙、帝辛(二世二王)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殷墟妇好墓的挖 掘,李学勤先生提出了分期的两系说,并将 字体的分类与断代分开来,这一新说得到学 界的认同,目前的成果,多基于这一新说得 出,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最近的成果可 见彭裕商先生、黄天树先生的著作。
四、内容分类
在商人生活中,占卜无处不在,凡事必须 通过占卜来决定。“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礼记·表记》在多达十多万 片的卜辞中,内容的分类各家不尽相同,主 要的类别有祭祀、征伐、年岁、天象、旬夕、 田猎和其他等七类。
2、征伐
卜辞中的战争记录非常多,尤其是商王武丁 时期,对外战争频繁,主要的敌人有工方、 土方、羌方。商王末年帝乙、帝辛先后集兵 力征伐淮河流域的人(夷)方,史书记载, 帝辛征服人方以后就亡国了。
3、年岁
商朝时期农业生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 地位,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因此商王 常向河、岳、土(社)以及商族的先公先王 举行祭祀,卜问受年与否。
一、发现、发掘与著录
1、甲骨文的发现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山东潍县姓 范的古董商将有字甲骨运到京津贩卖,引 起金石学家王懿荣、孟定生、王襄等人的 注意。王懿荣(字廉王,谥文敏公,1899 年在京任翰林院祭酒)率先收购,一年间 得1400余片,并作了初步的研究鉴别。
1902年,刘鹗《铁云藏龟》,第一本著录 书。
1905年,孙诒让《契文举例》,第一部研究著 作。
1910年,罗振玉《殷商贞卜文字考》,序言 中指出甲骨为殷王室遗物。
2、甲骨文的发掘
1899年至1928年30年间,私人发掘期间,没 有明确的记载,重要的有9次,出土甲骨多 经转售,大多流散出国门。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 1928~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考古组有计划地迸行殷墟发掘,先后发掘十 五次,共得甲骨约二万五千片。
对四堂的评价,朱歧祥先生在《甲骨四堂论 文选集》中所述最为详细:
罗振玉(1886-1940)浙江上虞人。
(a)甲骨文的搜集和流传(殷虚书契前编1913; 殷契菁华1914;铁云藏龟之余1915;殷虚书 契后编1916);
(b)对甲骨出土地望和年代的确定;
(c)运用甲骨文考释殷帝王名号,并纠正古书的 讹误;
5、《怀特氏收藏甲骨文集》加拿大华裔学 者许进雄编辑,1979年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 皇家博物馆影印出版,录甲骨1915片。
6、《英国所藏甲骨集》李学勤、齐文心、 艾兰编,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收入英国现 藏全部甲骨资料,著录2647片。
7、《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 字》,松丸道雄编 ,1983年东京大学出版会 出版,著录1315片。
1、祭祀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 戎”。祀指祭祀,戎谓军事。
祭祀对象包括自然神祗、远世先祖和直系先 王等三方面。自然神祗中有帝、土、日、月、 星、云、风、雨、雷以及山、河等。远世先 祖(先公)是指未列入世谱的传说始祖夔、 季、王亘、王亥等。直系先王是指上甲以降 的大示。
商王祖甲、祖庚时祭礼发生变化,“周祭” 形成。
最近在山东济南大辛庄(2003年003年第6期)、陕西周公庙遗址也有 有字甲骨出土,材料尚未完全公布。
3、甲骨文的著录 著录形式有三种:拓本、照片和摹本。

几部大型著录书:
1、《甲骨文合集》1-13册
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录甲骨41956 片(实为39476片)。
展望: 1、文字考释 2、分期断代的深入 3、甲骨刻辞的排谱 4、关于商代文明的进一步探究
三、分期断代
目前采用的分期还是董作宾先生的《甲骨文 断代研究例》(1933,《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 五岁论文集》)一文中所提出的分期标准, 分为五期:
第一期: 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二世 四王)
第二期:祖庚、祖甲(一世二王)
第三期:廪辛、康丁(一世二王)
第四期:武乙、文丁(二世二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