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班会教案

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班会教案

如何做个孝顺的好孩子!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孝顺父母的意识,认识到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孝顺父母的意识典型事例。

让学生懂得孝顺父母的意识,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今后在家多理解父母,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做个孝顺的好孩子。

二、活动准备:
1、典型事例
2、古训
地点:1309班教室
主持:罗小检焦玉丹
记录:陈娟
三、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班会内容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两个真实的小故事,新闻媒体上歌颂的“捐肾救母”、“背父上学”、等等。

今天,班会的内容是《如何做个孝顺的好孩子》,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二)班会内容
一、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说到孝道很多学生都会举例子,就是那些新闻媒体上歌颂的“捐肾救母”、“背父上学”、等等。

他们认为只
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孝顺,日常生活中哪能体现孝心?其实“孝”并不只体现在大灾大难的时候,在平常的生活中一些小事也是孝顺的表现,给父母盛一碗饭、倒一杯水、捶一回背、洗一次脚等等。

对父母的爱要在一些细节上,记住父母的生日,会在父母生日的那天真诚的说一声“生日快乐”。

在父母劳累的时候要会说“爸妈,您辛苦了”,在父母帮助或鼓励自己的时候要会说“谢谢”。

作为未成年学生不可能立即就能赡养父母,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养成孝顺父母的良好品德。

二、理解父母懂得父母的辛苦,理解父母的苦衷是孝顺父母的开始。

很多学生都很难理解自己的父母,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强烈的叛逆心理,最亲的人反而最容易伤害。

其实,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的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

也许表达的形式不同,教育的方式各异,但我们要理解父母的唠叨,学会去了解和体谅他们的性格,学会用心替父母考虑,用心领受父母的教诲与期待,诚心体谅父母的忧虑和烦恼,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及为此所做的一切。

只有理解父母,处处为父母着想,才会去由衷地感激、感恩、回报父母,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三、要有责任心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责任心”的重要阶段。

我们很多学生“责任”意识淡漠,只考虑自己的得失,不顾他人的感受。

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恩回报。

好好学习,这是一个学生的责任。

很多学生不好好读书,不遵守学校纪律,不尊敬师长,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父母不负责任,这是不孝顺的表现。

有的学生因迷恋网吧、游戏而荒废了学
业,这是在逃避现实,逃避他们应该负有的责任,是一种对父母、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们要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

例如:说到做到,有信用。

不撒谎,不欺骗。

不损坏公物等等。

只有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才能对父母尽孝,才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能对自己、对父母、对国家负起责任,才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四、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

”我们要从小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感谢所有帮助你的人。

心怀感恩之心,我们才能积极地面对生活,去学习,去奋斗,回报自己的父母。

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

我们中学生要深刻的认识到感恩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时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三)学生发言
学生自己举手发表自己对此的看法和感想
(四)班主任发言
班主任: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我们知道如何孝顺父母。

我希望大家能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体谅父母,遇到事情与父母多沟通交流,做一个孝顺的好孩
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