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内部化理论:
2.骆驼评级体系:
3.垄断优势理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货币危机有哪些类型?
2.经济数据偏差有什么必然性?
3.如何测算商业银行铸币税?
4.如何衡量银行业市场集中度?
三、论述题(20分)
简述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战略。

四、材料分析题(25分)
材料1: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自诞生以来一直是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政策工具。

半个世纪以来,菲利普斯曲线一直是不同学派争论的焦点,对曲线的评价也有很大差别。

菲利普斯曲线曾经为正统凯恩斯主义干预宏观经济的“相机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从而使资本主义变成了“可调控的资本主义”;同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又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根本不成立,政府的经济政策是无效的。

围绕经济理论史上的供求之争,菲利普斯曲线实际上成为了各学
派争论的突破口和政策分析工具。

——摘自李争宇“菲利普斯曲线的历史演变及政策意义”一文
材料2:菲利普斯曲线是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

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
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请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菲利普斯曲线的演变对货币政策有什么影响?
2.你认为菲利普斯曲线的价值何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