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诗歌思维导图[1]

古代诗歌思维导图[1]

一、古诗鉴赏基本结构图

二、按内容分类:

写景诗/边塞诗/田园诗/咏物诗/咏怀诗/……

三、按题型分类:

(一)认知形象(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1: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或物)的形象?

答题步骤与要点:

①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展现形象的基本含意;

②用精炼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

③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提问方式2: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题步骤与要点: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客观图景。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要用相关术语进行表述。相关术语如孤寂冷清、雄浑壮阔、明丽清新、萧瑟凄凉等,运用时要注意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及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该作品情景交融的意境。答题时要结合诗句,要具体而不能空洞。

提问方式3:本诗如何描绘形象或如何营造意境?

答题步骤:

①找出诗中运用了哪种技巧。 表现手法 形象

思想情感 表现手法 风格特征

语言特色

评价观点

认识感悟 ②答出诗中描绘出了什么样的意象。

③说明作者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要运用术语。如,写景的角度主要有:时空顺序(高低、俯仰、远近)、色彩、声音、感官等。写景的技巧主要有动静(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以虚衬实、以实衬虚、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名词组合及各种修辞方法等。

④说出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1: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答题步骤与要点:

①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

②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是如何具体运用的;

③分析作者选用这种手法的原因;

④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怎样的旨趣。

设问方式2:诗歌怎样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设问方式3:本诗……句极为巧妙,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题步骤:

①写出诗中相应诗句运用了何种手法。

②结合诗句,围绕诗中运用的技巧分析。

③运用此种技巧的效果。

④诗句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三)思想感情型

设问方式1:某诗(词)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题步骤:

1.抓出蕴含诗人情感的意象或诗(词)句。

2.分析意象或诗句。

3.说明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感情有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欢愉、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提问方式2: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与要点:

①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力求优美;

②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萧瑟凄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问方式3:某句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题步骤与要点: ①阐明诗句的表层意义,并发掘其深层含义;

②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和旨趣。

(四)风格特征和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变式一: 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变式二: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与要点:

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

②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问方式2:某字(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

变式一: 全诗围绕某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题步骤与要点:

①突出该字对主旨所起的作用;

②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③从该词在诗中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提问方式3: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变式一: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变式二: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

答题步骤与要点:

①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

②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③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④适当展开联想和想像,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五)认识感悟型

提问方式1: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的观点呢?

变式一: 有人认为本诗是表达什么,有人认为则是表达什么,你同意哪种看法?

答题步骤与要点:

①明确表明你的观点;

②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和原因。

提问方式2:本诗的某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答题步骤与要点:

①结合诗句,谈对该句的理解;

②借助“联想”“比较”,发现“异物同理”或“从来如此”。

一、边塞诗

(2010年全国课标)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释]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5分)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诗歌的形象

边塞环境、战争生活(典型意象)

〓表现手法

烘托、对比、衬托、虚实结合

〓思想感情

报国之志、建功豪情、怨愤、哀痛

〓艺术风格

豪放旷达、新奇瑰丽、悲壮苍凉

◆某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内容(或什么样的环境)?

◆这首诗表现了诗中人物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请说出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二、田园诗

(2009年全国课标)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取这样的题?

〓诗歌的形象

田园生活图景

〓表现手法

意象、意境、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思想感情

反映诗人宁静的心境、隐逸的思想

〓语言特色

清新自然、平淡质朴、华美绚丽、言简意赅、委婉含蓄

◆某联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一个字?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或风格特征。

三、写景诗

(2008全国课标)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诗歌的形象

描摹特定环境(时空),生活场景

〓表现手法

炼字、意象、意境、白描、衬托、对比、虚实相生、渲染烘托

〓思想感情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闲适淡泊

〓风格特征、语言特色

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明快、清新、简洁、质朴。

◆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什么情感?

◆结合全诗,评析某一两字的艺术效果? ◆描述诗中画面。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这首诗的描写分哪些层次?

◆某人评价这诗如何如何。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四、咏物诗

(2007全国课标)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1.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2.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

〓诗歌的形象

描摹物态

〓表现手法

比喻、借代、双关、象征、拟人;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

〓思想感情

所寄之情、所言之志(高洁、方正、雄心、猛志)

〓语言特色

意蕴深邃

◆这首诗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物”的?

◆结合某些句子,分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诗眼”往往是一首诗的核心,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诗的主旨。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句?

五、咏怀诗

(2010北京)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古 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