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明朝的盛衰与明清的兴替 PPT课件
明朝的盛衰与明清的兴替 PPT课件
•
4、爱上你,缘于那一滴泪。晶莹剔透中饱含着凄美,轻轻滑落的瞬间,为我种下了今生刻骨的相思。
•
5、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曾经认为真正的爱不用说出来,但是我错了,其实爱要说出来,让她明白让她知道你的爱,但我却错过了。
•
6、要走的,任凭你怎么哭叫也呼唤不回来,不走的,任凭你怎么驱赶,也不会弃你而去远离你的!
——(清)彭孙贻:《平寇志》
思考:农民起义军为什么能够推翻明王朝?
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 粮”口号,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起义军赈济贫 穷,“平买平卖”等措施得到了农民的支持,从而 发展迅速。
三、满族的崛起与清朝代明
满族的崛起
努尔哈赤
明朝后期,努尔哈赤 统一东北女真各部, 形成新的民族满族。 后脱离明朝独立,建 立后金政权。
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 推翻元朝 统治,在应天 (今南京 ) 称帝,国号明 。朱元璋 就是明太祖。此后近20年 时间,扫平各种残余势力, 完成了统一。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牧牛 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 出家到一座寺庙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 战火烧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 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 征北战,建立了明朝。
•
7、失去了太多,舍去了太多,放下了太多,埋葬了太多。
•
8、别离,离我们不再遥远,现在总是美好,终将成为过去,匮乏太多。
•
9、指尖触掠着匆匆流失的东西,心里反而平静了许多。是不是悲伤消磨了傲气,让我成为了行尸走肉般的傀儡。
•
10、不曾等待,不知等待的滋味,不曾迷恋,不知说不出的爱的痛苦,你是否还记得,曾经还有一个人是那样深深的爱你?
•
11、多美的幻想,多美的你,多美的过去,多美的回忆。梦想与现实交错,颓废与纯真相依。
•
12、深沉的孤独中,无法控制的一次次回想你的微笑,你的温度,你的纤手,你的话语!一种渴望一种期待一种失落,一种真情,让我此刻如此的难过。 19、伤心也许总是难以避免,落泪成为不舍的
一段距离;一次离别,一份伤感。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 君权的措施?
请从政治、经济、外交三个方面总结。
⑴政治方面:
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权
① 在中央 废除丞相,创设内阁,设立锦衣卫,
迁都北京等。强化皇权, 奠定了明代政 治体制的基本格局。
(2)经济方面:
明初统治者实施奖励垦荒、轻徭薄赋 和提高手工匠身份等政策,使社会经济得 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十年底,顺帝又决定变更钞法,滥发纸币,造成物价飞腾。 “开河”和“变钞”促使元末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1.元末红巾军起义
元至正一年四月(公元1351年),朝廷强征民 夫修治黄河决口。民工挖河时,发现有一独眼石人 (韩山童、刘福通事先埋于河滩)。是时,流传于 民间的谣谚:“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 反”,公元1351年在黄河工地上服役的农民头裹红 巾,爆发了红巾军大起义。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 永年白鹿庄聚众三千人,杀白马、黑牛立盟起义, 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拥韩山童为明王。
(3)外交方面:
明代前期,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 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 在世界范围内的先进地位。
明朝疆域图
万历四十三年,福王朱常洵派员到河 南汝州丈田收租,每钱增收5分,因勒索不 遂,便将佃户周化打死,另一佃户鲁国臣 打成重伤。
——据《明神宗实录》
思考:导致明朝直接灭亡的事件又是什
努尔哈赤
天命三年 (万历四十六年, 1618 年)正月, 努尔哈赤对诸贝 勒宣布:“吾意 已决,今岁必征 大明国!”
明清帝国的更替:
明太祖
皇太极
1636年,皇 太极(清太 宗)在盛京 (沈阳)称 帝,建立清 朝。
2、山海关之战
假如你是吴三桂,应该降李还是降清?
清军击败 农民军,迁 都至北京, 开始了清朝 在中国的统 治。
导火索:“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开河变钞。
根本原因:元朝统治者的种族歧视政策,尖锐的社会矛盾。
元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刘பைடு நூலகம்通
朱元璋
徐寿辉
朱元璋利用元 朝军队被刘福通红 巾军打的晕头转向 的时机,大力发展 自己的势力。他吸 收李善长、刘基、 朱升充当谋士,并 采纳朱升“高筑墙、 广积粮、缓称王” 的建议,实力不断 壮大。
2、明朝兴盛的措施和表现:
思考:
面对明初严 重的社会问题, 朱元璋应该如何 治理这个国家?
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 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奇摇其 根,要安养生息之。
——《明太祖洪武实录》
太祖严于吏治,凡守令贪酷者,许 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 示众,剥皮实草。法令森严,百职厘举。
皇太极
剃发令
•
1、从未有过现在这样的执着,不需要承诺无需誓言,只是想珍惜,仅此而已。
•
2、无数个黄昏,单薄的身影,徘徊在飘满落黄的深巷,风,轻抚着卷曲的秀发,街灯照着泪痕划过的脸颊。一季季的草香,一片片的落叶,素颜难描落叶怨!爱到魄散不知倦!心,在秋天的荒草中茫然慌
•
3、经常听一支支寂寥的曲子,让我那孤单的灵魂与影子和你一起舞蹈,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却又心甘情愿。
么呢?
李自成农民起义
二、李自成起义
1.起义的原因
明朝末年社会情况: •①赋税和各种杂税负担增加; •②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 逃亡; •③常年用兵(对后金用兵); •④连年天灾。
2.起义的过程
李自成
1644年李自 成农民起义 军占领北京, 明亡。
李自成起义
起义军发布《为剿兵安民事》:明朝昏主 不仁,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不 能救民水火;日罄师旅,掳掠民财,奸人妻女 ,吸髓剥肤。本营十世务农良善,急兴仁义之 师,拯民涂炭。
第15课 明朝的盛衰与明清更替
一、明朝的建立与强盛
1.元末红巾军起义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 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元朝末年.政府下令开黄河新河道,和大量 发行纸纱。
元顺帝命工部尚书总治河防,开凿两百八十里新河道,使黄 河东去,合淮河入海,时紧工迫,官吏乘机舞弊,人民痛苦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