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解剖学人体基本构成

人体解剖学人体基本构成

人体解剖学姿势
(二)人体的基本轴 1、额状轴(冠状轴)
人体两侧同高点之间的 联线与地平面平行(或横贯 身体,垂直通过矢状面的轴
) 2、矢状轴(腹背轴)
前后贯穿身体,垂直通 过额状面的轴 3、垂直轴
上至头端,下至尾端, 垂直于地面(或纵贯身体, 垂直通过水平面的轴)
人体的基本轴
(三)人体的基本切面 1、额状面(冠状面)
第一节 细胞与细胞间质 一、细胞
细胞:是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新陈 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分化、衰老和死亡 等生命机能特征。
细胞、细胞间质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一)细胞的形态
具有多样性,多数需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但也肉 眼能看到的(卵细胞)
具有相对稳定的外形特征
(二)细胞的结构
2、单层立方上皮: 一层立方状细胞构成
分布:肾小管等
3、单层柱状上皮 一层棱柱状细
胞构成,可有杯 状细胞。 分布:肠腔
4、假复层纤毛上皮 皮多种细胞构成,
但共一个基底膜, 柱状细胞上有纤毛 。 分布:呼吸道
5、复层鳞状上皮
多层平扁细胞构成
角化 未角化
分布:口腔、食道、皮肤
6、复层柱状上皮 多层扁平上皮和一层柱状上皮构成。
功能:细胞内氧化、 贮能和供能场所
不同细胞其形态不一,
线
同类细胞形态相对

特 点
稳定 能不断更新 是唯一含有DNA和蛋白
体 模 式
合成系统的细胞器

RBC内无线粒体
②内质网 是分布在细胞质中的膜管状结构。RBC中没有 粗面内质网 有核糖体附着 合成、外输蛋白质 滑面内质网 无核糖体附着 与糖、脂类代谢有关
未分化细胞 保持分化能力
白细胞
胶原纤维 为主
纤维 弹性纤维 次之
间质
网状纤维 最少
基质 为粘稠胶状物质,成份蛋白多糖和水
(二)致密结缔组织 1、特点:以胶原纤维为主,纤维粗,排列紧密,细胞成分少 2、功能:连接、支持、保护 3、分类
规则致密结缔组织:如肌腱、腱膜 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如筋膜、内脏被膜等 弹性组织 :如筋膜、内脏被膜等
弹性软骨 主要构成会厌软骨、耳廓、咽鼓管等
附:软骨膜及软骨生长 1、软骨膜 除关节面外,软骨表面覆盖有一层致密
结缔组织膜 内层:富有丰富毛血管和软骨细胞,能供营养;
增生、分化成软骨细胞。 外层:富有纤维、细胞少,与周围疏松结缔组
织相连 2、软骨生长:
①软骨内生长:由软骨内的成骨细胞分裂增生长大 ,并产生间质 软骨体积增大 ②软骨膜下生长:由软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分裂增
保持细胞完整性 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控制和调节细胞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具有粘着、支持和保护作用 参与细胞吞噬和吞饮作用
液态镶嵌模式图
2、细胞质 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原生质
1)基质:是细胞质中均质透明的无色结构部分(细胞液) 2)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形态和特殊功能的结构
①线粒体
结构
外膜 内膜
(五)软骨组织 1、特点:由软骨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间质坚韧有弹性,基质一般无血管,软骨细胞 埋于细胞间质 2、功能:支持、保护 3、分布:关节面、椎间盘、耳廓、某些骨连接 4、分类:
透明软骨 主要形成肋软骨、关节面软骨、气管和喉
等处的软骨
纤维软骨 主要分布于椎间盘、关节唇、关节盘、半月
板以及一些肌腱或韧带与骨的相连接处
记述空腔器官相互位置关系
10、外:远离内腔者
11、近端:指四肢的近躯干端 记述四肢与躯干的位置关系 12、远端:指四肢的远躯干端
13、桡侧:指前臂的外侧 记述前臂器官的位置关系 14、尺侧:指前臂的内侧
15、腓侧:指小腿的外侧 记述小腿器官的位置关系 16、胫侧:指小腿的内侧
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构成 目的:掌握组织、器官、系统的组成
生分化成软骨细胞,产生间质 新软骨 软骨再生能力很弱,受损伤后难以修复。
(六)骨组织
1、特点:是体内最坚硬的结缔组织,是构成人体各
骨的主要成分
2、功能:支持、保护
3、组成:
胶原纤维
骨基质(细胞间质) 有机成分 粘蛋白
呈固体状
无机成分 骨盐
细胞
骨细胞 骨原细胞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产生细胞间质 是一种干细胞有分化能力 成骨 破骨
腱的 纵切面
腱的横切面
(三)脂肪组织 1、特点: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叶 2、功能:贮存脂肪、支持、保护和维持体温、参与能量代谢 3、分布:皮下、大网膜、肠系膜、肾脂肪囊、黄骨髓
(四)网状组织 1、特点: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细胞少,间质
多,纤维交织成网状
2、功能:支架作用 3、分布:一般不单独存在,主要分于造血器官和淋巴组织
(七)血液
血浆(间质) 有血浆蛋白等
血液
红细胞 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血细胞 白细胞 具有免疫等功能
血小板 与血液凝固有关
三、肌组织
(一)特点 由肌细胞、少量间质组成,内有血管和神
经分布。
最基本的生理特性是收缩
(二)分类
骨骼肌 随意肌 心肌 平滑肌 非横纹肌
横纹肌 非随意肌
1、骨骼肌肉 由骨骼肌细胞组成
④肌肉收缩原理--肌丝滑动学说 肌纤维收缩,固定于Z线上的细
肌丝向暗带中移动,相邻的Z线距 离靠近,使I带变短,H带变短甚 至消失,而A带长度不变。
肌纤维舒张时,细肌丝向A带外 移动,I带和H带都变长,A带长度 不变。
⑤肌纤维类型
骨骼肌纤维分型及比较
红肌纤维
直径

肌浆网
欠发达
肌红蛋白数量

肌原纤维
(一)疏松结缔组织 1、特点:分布广,细胞种类多,纤维少,排列松散 2、功能:连接、支持、保护、防御、修复和营养
3、组成:
成纤维细胞合成蛋白质、形成纤维和基质;参与创面的修复
巨噬细胞 吞噬人体内细菌、异物和病毒
浆细胞
产生抗体,具有免疫功能
细胞 肥大细胞 脂肪细胞
产生肝素和组织胺与变态反应有关
作为一种营养物质贮存
第二节 组织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
所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群体结 构,是构成机体器官的基本成分。
上皮组织 Epithelial tissue
组织 Tissue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Muscular tissue
神经组织 Nerve tissue
7、变移上皮 细胞形态和层次随器官扩、缩而变化。
分布:排尿管道
8、腺上皮 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 腺体:由腺上皮构成 具有分泌功能
9、感觉上皮 特殊分化的上皮,
主要分布于感觉器官
二、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
特点 细胞的数量少,种类多; 间质发达,有丰富的血管分布。
功能:连接、支持、保护、膜
结构 骨骼肌细胞
血管、神经
肌膜 肌浆 肌细胞核
骨骼肌微 结构示意图
明带(I带)
暗带(A带) H带
② 肌细胞显微结构
M线
Z线
肌节:两相邻Z线之间的结构
③肌细胞超微结构
肌原纤维 肌管系统
粗肌丝 肌球蛋白
肌动蛋白
细肌丝 原肌球蛋白
肌钙蛋白
纵管(肌浆网 L管) 横管(T管)
四、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一)基本方法 1、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活动影响结构
2、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人体由局部构成,而各局部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
密切联系,互相制约,成为一个统一体
3、有机体变化发展及与外界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人体形态结构永不停止,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发生适
3)染色质和染色体
在细胞的不同时期其表现不一样
组成
DNA 蛋白质
组蛋白
非组蛋白
染色质:细胞分裂间期,在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部分
染色体:细胞分裂期,染色质的DNA等双连结构高度螺旋 、
折叠成短小的、具有长、短臂便于分离的结构 。
染色体数量相对恒定,人体体细胞的23对(常染色体 22
对,性染色体1对)
人体解剖学人体基本构成
绪论
目的要求:掌握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
一、定义与分类
(一)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主要
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分类
动物解剖学 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
微视解剖学 巨视解剖学
细胞学 组织学 胚胎学 系统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生长解剖学 机能解剖学 X线解剖学 外科解剖学 断面解剖学 艺术解剖学 运动解剖学
一、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由大量形态较规则并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
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多无血管和淋巴
管,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单层扁平上皮(内皮、间皮)
单层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被覆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扁平(鳞状)上皮
复层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腺上皮
变移上皮
感觉上皮
1、单层扁平上皮:一层薄的扁平细胞 内皮:分布于心、血管腔内 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等
三、学习人体解剖学的主要任务 (一)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理论联系实际;形态与机能相互制约等 (二)为运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采用何种练习时,身体哪些部位参与,对形态有 何影响,解剖学可提供理论依据 (三)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为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体育 测量与评价、运动生物力学等提供解剖学基础
于左右方向将人体纵断为 前、后部的断面(或沿身体左 右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切的面
) 2、矢状面
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断为 左、右两部的断面,其中通过 正中线的切面称正中面(或沿 身体前后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 的切面) 3、水平面(横切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