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第1章 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⑵屈服强度:表征材料产生明显塑性变形时的抗力
产生明显塑性变形的应力
⑶抗拉强度:表征材料对最大均匀变形的抗力
拉伸时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1.2 静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3. 塑性指标: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塑性: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 用金属断裂时的最大相对塑性变形来表示 ⑴伸长率: δ=(lk-l0)/l0 断裂后试样标距长度的相对伸长值 ⑵断面收缩率: ψ=(Fk-F0)/F0 断裂前后截面的相对收缩值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反应了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 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材料是脆断还是韧断与材料本身及其所处状态有关: 应力 变状态及其变化速度、温度
§1.3 动载下的力学性能指标
§1.3.2冲击载荷下力学性能指标:冲击韧性 1.冲击载荷下材料变形及断裂特点:
⑴材料塑性及韧性随相对变形速度增大而降低。 ⑵零件在冲击载荷下失效类型与静载相同。 ⑶冲击韧性随温度变化非常敏感。 2.冲击韧性测定: 测试原理: ⑴ 冲击试样: ⑵ 方法:一次摆锤冲 击试验法
⑵影响因素
材料种类、纯净度和组织状态 合金钢:普通电炉冶炼:为630MPa 真空冶炼:抗拉强度为789MPa 40Cr钢:退火态,抗拉强度为650MPa, 疲劳极限为314MPa 淬火态:抗拉强度为2080MPa,疲劳极限为775MPa 载荷类型: 40Cr钢:弯曲:退火态疲劳极限为:650MPa 拉压:退火态疲劳极限为:552MPa 零件表面状态:冷热加工形成的表面缺陷降低疲劳极限 正火态45钢:表面光滑:抗拉强度656MPa,疲劳极限为280MPa; 表面有刀痕:抗拉强度654MPa,疲劳极限145MPa 淬火态45钢:表面光滑:抗拉强度1947MPa,疲劳极限780MPa; 表面有刀痕:抗拉强度1922MPa,疲劳极限300MPa 工作温度:高温使疲劳裂纹易形成和扩展,故降低了疲劳极限。 腐蚀介质:零件在腐蚀介质(如酸、碱、盐的水溶液、海水、潮湿 空气等)中工作时,其表面的腐蚀坑成为疲劳裂纹源, 使疲劳极限降低。
§1.2 静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1.2.2 硬度指标
硬度:材料表面抵抗其它硬物压入的能力 材料局部塑性变形抗力大小 1. 布氏硬度:用布氏硬度计测定 注意: ①硬度≤450,压头用淬火钢球:硬度值HBSd/p/t ; 硬度>450,压头用硬质合金钢球:硬度值HBWd/p/t ②测量退火、正火、调质钢件,铸铁及有色金属零件硬度 ③不同材料的布氏硬度与强度有一定的关系
可铸性 可焊性 可锻性 热处理性能 可切削性
§1.2 静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1.2.1 强度与塑性指标
1. 测定方法:拉伸试验法 ⑴拉伸试样:5倍试样、10倍样 ⑵拉伸试验机:拉伸曲线图 ⑶拉伸曲线图→应力应变图
2. 强度指标: ⑴弹性极限:表征材料开始塑性变形时的抗力
弹性变形过渡到弹-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
§1.3 动载下的力学性能指标
§1.3.1 材料的损坏(失效)方式 1. 过量塑性变形 2. 磨损: 形状与尺寸发生变化 3. 断裂 分类: ⑴韧性断裂:断裂前发生明显塑性变形。 特征:①断裂前有明显塑性变形 ②断口呈暗灰色,纤维状、凹凸不平。 ⑵脆性断裂:断裂前无明显塑性变形,为突然断裂。 特征:①脆断时工作应力很低(小于屈服强度) ②脆断的断口齐平、光亮。
第一章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1.1 概述 §1.2 静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业:P1:1、 (3)
§1.1 概述
零件选材过程
性能要求分析→性能指标→材料性能指标→材料
材料性能
使用性能: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能 物理性能: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等 化学性能:耐蚀性、抗氧化性等 力学性能:强度、塑韧性、硬度、疲劳强度 工艺性能:材料在成形加工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能
低碳钢:σ=0.36HBS; 高碳钢:σ=0.34HBS; 调质合金钢:σ=0.325HBS; 灰铸铁:σ=0.1HBS
2. 洛氏硬度:洛氏硬度计测定 压头:①顶角为120°金刚石圆锥体; ②直径为1.588mm钢球 加载方式:两次加载 硬度值:HR=K-h/0.02(h:压痕深度) 种类、表示方法及适用范围:
§1.3 动载下的力学性能指标
3. 冲击韧性的意义及应用 ⑴Ak的物理意义:表征材料抵抗冲击的能力 冲击韧性值等于试样断裂前所吸收的能量。 即:Ak=mg(h1-h2) ⑵冲击韧性的应用: ①评定原材料的冶金质量及热加工后的产品质量: ②评定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脆性转化趋势; ③确定材料的应变时效敏感性
§1.3.3交变载荷下力学性能指标:疲劳强度
1. 疲劳: 零件在交变载荷长时间作用下发生断裂的现象 特点:断裂前无明显塑变,断裂突然发生。 疲劳断裂应力低于静载下的屈服强度。 2. 疲劳抗力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⑴疲劳抗力指标:疲劳极限(材料抵抗交变应力的能力) 测定方法:疲劳试验法→交变应力与循环周次曲线 材料经受无限次应力循环后不断裂的最大循环应力即 为疲劳极限
类 型 HRA HRB HRC 压 头
120°金刚石圆锥
1.588mm钢球
120°金刚石圆锥
总负荷 测量值有效范围 应用范围 588N 60~85HRA 硬质合金、表面 980N 25~100HRB 有色金属 1470N 20~67HRC 调质、淬火钢
3. 维氏硬度:用维氏硬度计测量
压头:维氏硬度用锥面夹角为136 °的金刚石四棱锥体。 主要用于测量表面硬度。 表示方法:硬度值HV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