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试试卷单位:姓名:得分:一.填空(10*1=10)1、安全生产方针:(),(),()2、国家对危化品储存实行()。
3、灭火原理就是破坏燃烧条件。
根据燃烧的三个条件和构成火焰燃烧的连锁反应,在消防技术中常采用()、()和()三种基本物理方法灭火和化学中断法灭火。
4、()是2002年6月29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的。
5、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是()。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二.判断(25*1=25)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窗口。
禁止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员工宿舍的窗口。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运输危险货物应当配备必要的押运人员,保证危险货物处于押运人员的监管之下,并悬挂明显的危险货物运输标志。
()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可以先上岗作业再培训。
()危化品零售业务的店面内可以设置有生活设施。
()装卸、搬运化学危险品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做到轻装、轻卸。
严禁摔、碰、撞击、拉倾动和滚动。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危险化学品入库时,应严格检验商品质量、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
()对盛装易燃液体的容器,应留有不少于5%—10%的空隙。
()点燃的烟头不属于明火。
()加油站从业人员上岗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
()机动车在加注汽油时,油箱口会有大量油气冒出,应予特别注意防火。
()发生化学品火灾时,灭火人员不应单独分散灭火。
()用人单位是否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可以自行确定。
()各类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时均应安装漏电保护器。
()为了有利于静电的泄露,可采用静电导电性工具。
()为正确及时应对重大事故和灾害,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政府无需建立应急救援预案。
()气体贮罐阀门处泄漏着火时,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先关闭阀门,再扑灭火势。
()液体着火时候,应该设法堵截流散的液体,防止火势扩大蔓延。
()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遇湿易爆物品进行同室或同柜储存。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他相关人员不可盲目行动。
()车间或班组人员可根据势态发展严重程度自行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灭火方法不同的危化品不能同库储存()使用单位购进的化学品需要转移或分装到其他容器时,应标明其内容。
对于危险化学品,在转移或分装后的容器上应贴安全标签。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统一购买劳动防护用品,应该按照法律法规或者标准的规定,发给从业人员资金由其自行购买。
()三、选择(40*1=40)1.在劳动过程,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A 职业病危害因素B 劳动生理危害因素C 劳动心里危害因素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方可上岗作业。
A、工作证B、毕业证书C、资格证书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A、安全警示标志B、标志C、警告4.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者关键岗位人员参加,按照应急预案以及其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行动的演练的活动是()A 桌面演练B 应急演练C 功能演练5.《中国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A 经过培训B 持证上岗C 服从领导6.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主要用途是()。
A、指示产品用途B、传递安全信息C、商品品名标注7.爆炸品、易燃气体、剧毒品用警示词为()。
A、警告B、危险C、注意8.爆炸品仓库库房内部照明应采用()灯具,开关应设在库房外面。
A 防爆型B 普通型C 白炽型9.易燃气体不得与助燃气体、剧毒气体().A 隔离储存B 同储C分库储存10.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库房内()。
A 不得住人B 允许住人C 只允许值班员居住11.汽车拖拉机不准进入()库房。
A 甲乙丙类物品B 商品C 化工品12.燃烧是放热发光的()反应。
A 氧化还原B 还原C 物理13.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不同的化学品火灾其补救方法()。
A 大同小异B 完全一样C 差异很大14.化学泡沫灭火原理主要是()作用。
A 隔离与窒息B 降温C 化学抑制15.比水轻的非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火灾,原则上不能用( )补救。
A 砂土B 干粉C 水16.可用于带电灭火的灭火器材是()。
A、泡沫灭火器B、水蒸气C、干粉灭火器17.静电安全防护主要是对()的防护。
A 人生安全B 爆炸和火灾C 环境保护18.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这是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的()环节。
A 应急启动B 救援C 应急恢复19.《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适用范围是()A 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危化品经营销售活动的人和单位B 民用爆炸品和放射性物品C 核能物质和城镇燃气的经营20.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
A .扩散性、随机性 B.突发性、偶然性 C.规律性、不可预防性21.对于某一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A、重大危险源B、安全隐患C、设备设施缺陷22.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后,由生产经营单位()签署公布。
A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B主要负责人C技术负责人23.可燃物体的饱和蒸气压越大,其火灾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不受影响24.管道内表面越光滑,液体产生的静电荷()。
A、越多B、越少C、不变25.多数油品温度越低,产生静电越少,但()例外。
A 、汽油B、煤油C、柴油26.多数易燃液体被引燃只需要()左右的能量。
A 0.5mjB 5mjC 15mj27.甲烷与()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A、水蒸气B、二氧化碳C、空气28.关于炸药,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A本身含有可燃物B本身含有助燃物C本身不含有氧化剂29.如果可燃气体在泄漏的同时被点燃,将会在泄露处发生()。
A燃烧B爆炸C中毒30.在一定条件下,压力越高,可燃物的自然点()。
A 愈低B愈高 C 不受影响31.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较().A闪点B燃点C自燃点32.《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化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定期组织()A演练B学习C讲解33.常用危险化学品的主标志和副标志的区别是:副标志中没有()。
A、图形B、文字说明C、危险性类别号3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 负责人B 主要负责人C 工作人员35.职业病危害因素达到一定程度,并在一定条件下,使劳动者健康发生损伤称为()。
A、工伤B、职业性损伤C、劳动伤害36.由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称之为职业病,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职业病。
A、法定B、重度C、劳动37.《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保护条例》规定: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职业卫生知识,遵守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施及其用品;发现()时,应当及时报告。
A、职业中毒事故隐患B、新装备C、新情况38.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保护劳动者(),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A、健康及其相关权益B、安全及正常生产C、身体健康39.《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A、公共使用B、个人使用C、个别人使用40.《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A 安全警示标志B 标志C 警告四、简答(25)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哪些责任?(6)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采取哪些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5)3、简述成品油经营单位应该重点加强的几个管理方面。
(4)4、案例分析:某加油站一90号汽油加油机的吸管止回阀发生故障,加油员张某请来农机站修理工进行修理,修理完毕后修理工离开,张某与另一闲杂人员周某滞留在罐室。
因张某打火机掉落地上,周某捡起打火机后随手打火,检修中溢出的汽油气体遇火引起爆燃,造成2人死亡。
(6)5、结合本公司分析本部门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整改措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