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文人别称 关于礼 勤奋的名言 古代文学流派与合称

古代文人别称 关于礼 勤奋的名言 古代文学流派与合称

古代文人别称知多少
中主、嗣主:李璟
李后主:李煜
张水部、张司业:张籍(唐朝诗人,字文昌)
王右丞:王维
杜工部、少陵野老:杜甫
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
王司马:王建
牛给事:牛峤
郑都官、郑鹧鸪:郑谷(唐末诗人,字守愚,江西宜春人)
女教书:薛涛(唐朝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人,后为乐妓)
刘宾客:刘禹锡
温八叉:温庭筠
王荆公:王安石
柳三变、柳屯田:柳永
韦苏州、韦江州:韦应物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鬼:李贺
诗豪:刘禹锡
烟波钓徒:张志和
梅妻鹤子:林逋(bu)
四明狂客:贺知章
张颠:张旭(唐朝诗人,字伯高,吴郡人,工书,草书最为著名)
韩昌黎:韩愈
贾长江:贾岛
小杜:杜牧
王孟韦柳:中国盛唐王维、孟浩然、中唐韦应物、柳宗元4位诗人的合称。

他们是唐代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而发展成独特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禅月大师:贾休(唐末僧人,本名姜德隐,兰溪人)
衡岳沙门:齐己(唐末僧人,本名胡得生,益阳人,出家后栖衡岳东林)
东瀛子:杜光庭(唐末诗人,字圣宾,今浙江丽水人)
五言长城:刘长卿(唐朝诗人,字文房,河间人,官终随州刺史)
张三影:张先【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隔墙送过秋千影(青门引)、无数杨花
过无影(木兰花)】
曲子缚不住:苏轼
贺鬼头、庆湖遗老:贺铸(北宋词人,字方回,容貌丑陋,词风兼具婉约和豪放)梅宛陵:梅尧臣(北宋词人,字圣俞,安徽宣城人,宣城古称宛陵)
衡岳幽人:李端
玉山樵人:韩偓(唐朝诗人,字致尧,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
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陆龟蒙
九华山人:杜荀鹤(唐末诗人,字彦之,池州人)
纯阳真人:吕洞宾
华阳真人:施肩吾(唐朝诗人,字希圣,号东斋,睦州分水人)
伊川老人:朱敦儒(北宋词人,字希真,号岩壑,洛阳人)
真隐山人:张元幹(南宋词人,字仲宗,号真隐山人,又号芦川居士,福建永泰人)
楞伽山人:纳兰性德(本名成德,为避太子讳改性德,字容若)
南武山人:丘逢甲(近代诗人,字仙根,号蛰仙,又号仲阙,别号南武山人、沧海君,民国后即以沧海为名,台湾彰化人)
随园老人:袁枚(清代中叶著名诗人,字子才,号,钱塘人)
山谷道人:黄庭坚
龙洲道人:刘过(南宋词人,字改之,今江西泰和人)
白石道人:姜夔
逋翁、华阳真遗:顾况(唐朝诗人,字逋翁,自号华阳真遗,苏州海盐人,隐居茅山)
醉翁、六一居士:欧阳修
放翁:陆游
涪翁:黄庭坚(黄庭坚晚年的号)
觉翁:吴文英(吴文英晚年的号)
乐笑翁:张炎(南宋末年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
病翁:刘子翚(南宋词人,字彦冲,号屏山)
晦翁:朱熹(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又号晦庵、紫阳等,徽州婺源人)
梦窗:吴文英(南宋词人,字君特,宁波人)
草窗:周密
潜夫:刘克庄(南宋词人,今福建莆田人,号后村居士,潜夫是其字)
四水潜夫:周密(南宋词人,字公谨,四水潜夫是其号,济南人)
船子和尚:德诚(唐五代南宗禅师)
曲子相公:和凝
胡钉铰:胡令能(唐代贞元、元和间人。

早年曾为一手工匠)
冲天大将军:黄巢
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本名成德,为避太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大学士明珠的公子,文学成就以词为最。


鉴湖女侠:秋瑾
关于勤奋的名言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
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高尔在
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李嘉图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冯梦龙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董仲舒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陈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

——西塞罗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泽东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爱迪生
我喜欢读书,喜欢认识人,了解人。

多读书,多认识人,多了解人,会扩大你的眼界,会使你变得善良些、纯洁些,或者对别人有用些。

——巴金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海伦•凯勒
关于礼的名言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
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
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语出《礼记·曲礼上》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约翰·洛克
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松苏内吉
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约翰·洛克
千里送鹅毛,礼轻意重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
礼仪的目的与作用在于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敬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

------洛克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歌德
礼貌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梅里美
怪人不知礼,知礼不怪人。

------谚语
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孟德斯鸠
没有礼貌的人,就象没有窗户的房屋。

------(维吾尔族)谚语
礼多人不怪。

------谚语
文人合称
李白、杜甫合称“李杜”
杜牧、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元稹、白居易合称“元白”
韩愈、柳宗元合称“韩柳”
孔孟老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
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
二谢:南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谢脁
南唐二主:李璟、李煜
七贤:也叫“竹林七贤”,魏晋时期的名士文人嵇康、阮籍、向秀、阮咸、王戎、刘伶、山涛
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徐干、应玚
八大家: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清八大诗家王琬、王士慎、王士禄、曹尔堪、宋琬、沈荃、施闰章、程可则
醉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张旭、焦遂、苏晋
十才子:1.唐代“大历十才子”卢纶、司空曙、钱起、吉中孚、韩翃、夏侯审、苗发、崔峒、耿湋、李端
2.明朝文学家:李梦阳、徐祯卿、边贡、何景明、朱应登、顾璘、郑善天、陈沂、王九思、康海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魏三兄弟:魏禧、魏际端、魏礼
江右三家:袁枚、赵翼、蒋士铨
南袁北纪:指袁枚和纪昀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南宋四大家: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
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王孟:王维、孟浩然
郊寒岛瘦:贾岛、孟郊(二人也都被称作“诗囚”)
元白:元稹、白居易
高岑:高适、岑参
苏辛:苏轼、辛弃疾
苏李--苏味道、李峤
文章四友--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
刘白--刘禹锡、白居易
刘柳--刘禹锡、柳宗元
韩孟诗派--韩愈、孟郊
温韦--温庭筠、韦庆花间派的代表
沈宋--沈佺期、宋之问
二李--李益、李贺
皮陆--皮日休、陆龟蒙
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永嘉四灵--南宋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
苏黄--苏轼、黄庭坚
南施北宋--施闰章、宋琬清初诗人
岭南三家--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
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
吴中四才子:徐祯卿,祝允明、唐寅和文征明,唐寅就是唐伯虎
陶谢:东晋末年、南朝初的诗人陶渊明、谢灵运的并称。

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六朝四大家:曹不兴,张僧繇,陆探微,顾恺之
明清三大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
清词三大家:纳兰性德,朱彝尊,陈维崧
明代前七子< 徐祯卿、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李攀龙、王世贞> 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嘉靖七子〈李攀龙﹑王世贞﹑谢棒﹑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