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类文章阅读一、知识要点:1.记事,主要是通过记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2.阅读记事类文章应注意:一、注意记叙文六要素。
把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写清楚。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
二、注意文章的主题和重点。
阅读叙事类文章要抓住主题和重点。
三、注意体会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材料:材料一:柏油路上的画我喜欢画画。
可是,同学们求我给他们画点什么时,我不是说没有铅笔,就是说铅笔不好使。
有时,我甚至告诉他们,即(jì、jí)使随便画点什么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但是,有一天,不知是谁在院子里的柏油路上用彩色粉笔画了一群动物,这些动物一个个都像真的一样。
晚上,爸爸告诉我,七单元来了个小女孩,名字叫卡佳,画儿画得很好,像个小画家。
从那以后,同学们不(在再)求我画画了,都去找卡佳画。
她什么都会画,而且有求必应。
一次,她用粉笔画了一艘大军舰,这么漂亮的军舰我从来都没有画过。
我生气了。
当其他孩子都离开院子后,我拿粉笔在军舰上画了个大炸弹,水兵都被炸得掉在军舰四周的海水里。
第二天,我来到院子里,却看到画儿上所有的水兵都坐在了彩色的小船里向岸边划去。
同学们告诉我,这是卡佳画的小船,救起了这些水兵。
我开始(脑恼)火了:一个小女孩,居然比我画得还好!我拿起粉笔画了条大鲸鱼。
鲸鱼向一条小船扑去,张开血(xuèxiě)盆大口。
“现在她什么办法也没有了!”我挺得意,说完就回家了。
过了一个小时,萨沙来找我,我们一起来到院子里了。
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孩子,他们愉快地笑着。
原来,所有的水兵都骑在了鲸鱼的背上,而鲸鱼一边微笑着,一边(拖托)着身后的小船。
在画儿旁边站着个小女孩,她就是卡佳,个子很小。
她浑身都是粉笔末,样子很可笑。
“别生气。
”卡佳对我说,“今后让我们一起画画儿吧。
”阅读练习1.用“√”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或读音。
2.照例子,用加横线的词写句子。
可是,同学们求我给他们画点什么时,我不是说没有铅笔,就是说铅笔不好使。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卡佳画美丽的军舰,“我”却___________;卡佳画小船救起了水兵,“我”又画了_____________;最后;卡佳画了_____________。
4.文中写了_______和_______的较量,你喜欢哪一位?为什么?材料二:雪中记事那是一个下大雪的冬天,因为赶着去美国加州大学分校上学,我早早就起来了。
留学后的第一场雪,飘在异国的天空中,别有一种情趣。
我的房东吉姆先生一家还在睡觉,而这幢三层住宅的另外五六户人家也都尚未起床。
凭着一种很简单的习惯,我一个人在我们楼前的雪地上铲(chǎn)出了一条路,通到马路上。
然后我开着车,赶往学校。
深夜,我回到住宅时,吉姆先生一家正在屋内看电视。
为了不打扰他们,我悄悄回到自己的房里。
在门口的信箱里,我看到一个未贴邮票的信封。
当我撕开时,竟落下几张零散的美钞(ch āo)。
一张信笺(jiān)上写着:“亲爱的张,谢谢你大清早起来扫雪,我们一共凑了30美元,表示我们的补偿。
”署(shǔ)名是“你的诚挚(zhì)的朋友们”。
明月照着残雪,几张美钞随风飘动——我赶忙用手捡拾起来,就在这瞬(shùn)间,我仿佛握上了一双双无形中伸幽的手。
阅读练习:1.按照文章内容填空。
(1)“留学后的第一场雪,飘在异国的天空中”一句中,“异国”指的是__________国,作者的身份是__________,姓__________。
(2)“别有一种情趣”中“别”的意思是_________。
(3)“我看到一个封好却未贴邮票的信封”一句中,前一个“封”是_________(填词性)词,后一个词是__________(填词性)词。
这封信没有贴邮票的原因是什么?(选择正确的说法打“√”)A.不需要通过邮局邮寄。
( )B.房东吉姆先生一家没有邮票。
( )C.放这封信的人忘记了。
( )(4)“我”是__________(填时间)外出的,__________(填时间)回来的。
回来后“我”发现__________,撕开后里面有__________ 。
(5)“我”清早起来扫雪,是因为( )。
A.“我”闲着没事。
B.劳动有钱拿。
C.多年养成的一种习惯。
D.刚到国外,给房东留一个好印象。
2.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3.用简短的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题。
材料三:给我一个承诺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
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走过路过)这里。
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使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
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拿出一沓美钞(chāo)对他表示酬谢时,这位男子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述叙述)那句同样的话给所有被他帮助过的人。
几年后的一天,克雷斯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了一个孤岛上,一位勇敢的少年冒着被洪水吞没的危险救了他。
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突然)也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说过无数次的话。
“我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克雷斯的胸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1.用线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分)2.在文中,“给我一个承诺”中这个“承诺”是指:3.在骑马的男子帮助克雷斯后,克雷斯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承诺的?用“_____”在文中划出。
4.少年也说出克雷斯说过的话后,克雷斯的胸中为什么会涌起一股暖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了这篇文章,我产生了许多感想。
我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四:诚实花以前,有一位老公公,他很爱他的两个孙子。
一天,他拿了一把花种对两个孙子说:“孩子们,你们到山上把这些花种种下去,谁种出的花最美,我就最喜欢谁。
”转眼到了鲜花盛开的季节。
一天清晨,大孙子跑到老公公跟前。
他穿着一身漂亮的衣服,捧着一束又香又美的鲜花。
大家看了都称赞不已。
大孙子听了,高兴极了:“这一回,我的花一定胜过弟弟啦!”老公公却不作声。
大家盼着小孙子赶快回来,等呀,等呀,太阳快要落山了,只见小孙子两手空空地回来了。
他眼泪汪汪地对老公公说:“爷爷,您惩罚我吧!我种的花种一颗也没有发芽,更不要说开花了……”说着,小孙子难过地哭起来。
老公公却哈哈大笑起来,大声地说:“你才是我最可爱的孙子!”大家听了,都迷惑不解:“种不出花来的孙子为什么反而使你如此高兴呢?”老公公笑呵呵地说:“我给他们的花种是炒熟了的,怎么能开出花呢?我的小孙子说了实话,他才是我最可爱的孙子!”听了老公公的话,大家恍然大悟,异口同声地说:“诚实的孩子人人夸!”站在一旁的大孙子听了,羞愧地低下了头。
1、联系短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称赞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异口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认真读短文第三自然段,用“——”画出小孙子说的话。
想一想,这些话表现了小孙子()的品质。
3、仔细读短文第四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种不出花的小孙子反而是爷爷最可爱的孙子?4、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几句话写出来。
5、你在生活中是不是一个像“小孙子”一样说老实话的孩子呢?请举一件事情来说明。
材料五:鲁班造伞很久以前,还没有伞。
著名的工匠鲁班和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亭子。
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
雨来了,或是被太阳晒得难受了,行人可以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气儿。
可是鲁班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总不能待在亭子里不走啊。
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的呢?一天,天气热极了,鲁班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着一张荷叶。
鲁班问他们:“你们为什么顶着荷叶呢?”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鲁班拿过一张荷叶,仔细地瞧了又瞧。
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
鲁班的心里一下亮堂起来。
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
好啦好啦他高兴地喊起来这东西既能挡雨遮太阳又很轻巧后来,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的时候,就把它撑开;用不着时,就把它收拢。
这就是最早的伞。
⒈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⒉用“△”画出鲁班造伞时的动词。
⒊找到文中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是把_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__。
⒋找出表示鲁班造出“羊皮伞”时心情的词语:__________。
你还能再写出与它相近的表示心情的词语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⒌填一填,再按照这个顺序讲故事。
很久以前,鲁班为大家建了许多__________,大家可以____________。
但是,鲁班想继续改进,把亭子做得更__________。
一天,他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受到了启发。
回家后,他用________劈成细条,扎成_________,又把________蒙在架子上。
鲁班造的_____,既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
材料六:买菜星期天的早上,我兴冲冲地随妈妈一起到离家不远的菜市场买菜。
这里的蔬(shū)莱又多又好。
西红柿个大皮薄,让人看着就想吃。
嫩绿的黄瓜遍身是刺,有的头上还顶着小花呢!紫色的茄子有圆的,有长的。
油莱新鲜极了,有的叶片上还有露珠呢!还有雪白的萝卜,细长的丝瓜、翠绿的柿子椒(jiāo)、胖胖的冬瓜……我和妈妈边走边买。
首先选中的是一位阿姨卖的扁豆,我走上前去问:“阿姨,您的扁豆多少钱一斤呀?”阿姨笑着说:“小姑娘,一块六一斤,你买多少?”“太贵了,一块五吧!”一旁的妈妈开始讨价还价。
阿姨犹(yoú)豫(yù)了一下,和和气气地说:“行,您买多少?”见阿姨答应了,妈妈就挑了一些,一过秤,刚好2斤,妈妈付了钱,我就高兴地拎(līn)起莱往前走。
接着,我又看见了爸爸爱吃的土豆,赶紧跑过去,挑了几个个大的,叫妈妈买了下来。
最后,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小伙子的摊(tān)位上,买了一大块冬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