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人力资源《三级理论知识》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选择排列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择排列法也称交替排列法 B、它是简单排列法的进一步推广 C、它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排列方法 D、选择排列法又称配对比较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4章>第2节>行为导向型主观考评方法 【答案】:D 【解析】: 选择排列法也称交替排列法,是简单排列法的进一步推广。选择排列法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排列方法,采用本法时,不仅上级可以直接完成排序工作,还可将其扩展到自我考评、同级考评和下级考评等其他考评的方式之中。 D项,成对比较法也称配对比较法、两两比较法。 2.培训成本包括直接培训成本和( )。
A、间接培训成本 B、出差培训成本 C、外派培训成本 D、教师讲授课费成本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1节>培训效果评估的实施 【答案】:A 【解析】: 培训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参与培训的所有员工如受训者、培训师、咨询人员和项目设计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培训使用的材料和设施费用,设备或教室的租金或购买费用,以及交通费用。 间接成本包括一般的办公用品、设施设备及相关费用,与培训没有直接关系的交通费用和各种支出,与培训没有直接关系的培训部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和服务人员工资等。 3.以下各选项不属于住房公积金性质的是( )。
A、普遍性 B、福利性 C、强制性 D、计划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4节>住房公积金 【答案】:D 【解析】: 住房公积金的性质主要包括普遍性、强制性、福利性和返还性。 4.在培训方法中,( )适用于从事具体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技能和管理实务类的培训。
A、实践法 B、讲授法 C、专题法 D、研讨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3节>以掌握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性培训方法 【答案】:A 【解析】: 实践法适用于从事具体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技能和管理实务类培训。通常采用工作指导法、工作轮换法、特别任务法和个别指导法。 5.集体合同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核认定存在无效条款或部分无效条款的,签约双方应在15日内对其进行修改,并在( )日内重新报送审核。
A、5 B、7 C、10 D、15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6章>第3节>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 【答案】:D 【解析】: 若集体合同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核认定存在无效条款或部分无效条款的,签约双方应在15日内对其进行修改,并在15日内重新报送审核。 6.泰勒模式在教育评估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用于( )评估。
A、学生 B、工人 C、教师 D、工程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1节>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技术 【答案】:A 【解析】: 泰勒模式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泰勒评估模式与现代学生评估的关系最为密切。 7.( )是根据每个岗位的相对价值来确定薪酬等级,通过市场薪酬水平调查来确定每个等级的薪酬幅度。
A、岗位薪酬制度 B、岗位薪酬方法 C、岗位薪酬特点 D、岗位薪酬体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1节>岗位薪酬体系设计 【答案】:D 【解析】: 岗位薪酬体系是根据每个岗位的相对价值来确定薪酬等级,通过市场薪酬水平调查来确定每个等级的薪酬幅度。 8.( )是绩效管理系统闭合循环中的第一个环节。
A、绩效沟通 B、绩效合同 C、绩效计划 D、绩效面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4章>第2节>绩效计划的目的和内容 【答案】:C 【解析】: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系统闭合循环中的第一个环节。 9.( )是一种主要用来测评被测者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情境模拟测试法。
A、综合评价法 B、角色扮演法 C、模拟演艺法 D、考察评估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1节>情境模拟测试方法 【答案】:B 【解析】: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主要用来测评被测者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情境模拟测试法。它要求被测者扮演一个特定的管理角色来处理日常管理问题,借此可以了解被测者的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 10.猎头公司的收费通常能达到所推荐人才年薪的( )。
A、10%~20% B、15%~25% C、25%~35% D、35%~45%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1节>外部招募的主要方法 【答案】:C 【解析】: 通过猎头公司招聘,需要支付昂贵的服务费,目前,猎头公司的收费一般能达到所推荐人才年薪的25%~35%。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的是( )。
A、岗位劳动规则 B、定员定额标准 C、岗位员工规范 D、岗位职责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2节>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 【答案】:D 【解析】: 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1)岗位劳动规则。(2)定员定额标准。(3)岗位培训规范。(4)岗位员工规范。 12.( )是指评估学员对课程的满意程度。
A、反应评估 B、学习评估 C、行为评估 D、结果评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1节>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技术 【答案】:A 【解析】: 一级评估:反应评估。所谓反应评估,是指评估学员对课程的满意程度。 13.薪酬战略不包括( )。
A、薪酬的决定标准 B、薪酬的管理制度 C、薪酬的支付结构 D、薪酬的管理机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1节>薪酬管理制度 【答案】:B 【解析】: 薪酬战略是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具体的经营环境,可以选择的全部支付方式,这些支付方式对企业绩效和有效使用人力资源产生很大的影响,它包括: ①薪酬的决定标准; ②薪酬的支付结构; ③薪酬的管理机制。 形成一个薪酬战略需要: ①评价企业文化、价值观、全球化竞争、员工需求和组织战略对薪酬的影响; ②使薪酬决策与组织战略、环境相适应; ③设计一个把薪酬战略具体化的体系; ④重新评估薪酬战略与组织战略、环境之间的适应性。 14.考评者应在面谈前( ),以文字通知的形式预先告知被考评者,具体说明绩效面谈的内容、会见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应准备好的各种原始记录和资料。
A、1周 B、2周 C、3周 D、1~2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4章>第2节>提高绩效面谈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答案】:D 【解析】: 考评者应在面谈前1~2周,以文字通知的形式预先告知被考评者,具体说明绩效面谈的内容、会见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应准备好的各种原始记录和资料。 15.( )是对员工额外的劳动消耗或因特殊原因而支付的劳动报酬,是员工薪酬的一种补充形式,是职工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A、福利制度 B、工资制度 C、奖励制度 D、津贴制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1节>薪酬制度的类别 【答案】:D 【解析】: 津贴是对员工额外的劳动消耗或因特殊原因而支付的劳动报酬,是员工薪酬的一种补充形式,是职工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16.在审核费用预算时,应当关注国家有关规定和发放标准的新变化,特别是那些涉及员工权益的资金管理、( )等重要项目,以保证在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中得以体现。
A、养老基金 B、社会保险 C、工伤保险 D、失业保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4节>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程序 【答案】:B 【解析】: 在审核费用预算时,应当关注国家有关规定和发放标准的新变化,特别是那些涉及员工权益的资金管理、社会保险等重要项目,以保证在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中得以体现。 17.在制作资料时,应能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A、必须按照使用方法来决定内容的量与组合 B、按照使用的教学资料内容组合’ C、教学中使用的资料应分项目来写,越简洁越好 D、最好附上装订夹,使资料便于保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2节>培训课程设计的项目与内容 【答案】:B 【解析】: 为了提高资料的使用效果,在制作资料时,应能遵循以下原则: ①必须按照使用方法来决定内容的量与组合。 ②教学中使用的资料应分项目来写,越简洁越好。资料不要在课前一次性分发,说明的时候再分发。 ③最好附上装订夹,使资料便于保管。
18.为减少工作量,节约时间,在具体核算时可采用倒算的方法,求得本单位或个人加工某产品时的实耗工时。其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实耗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B、实耗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C、实耗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D、实耗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产品实耗工时统计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按照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统计汇总实耗工时,为减少工作量,节约时间,在具体核算时可采用倒算的方法,求得本单位或个人加工某产品时的实耗工时。其计算公式为: 实耗工时=制度工时一缺勤工时一停工工时一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这种方法适合于生产稳定、大批大量生产的企业。 故选B。 19.( )通过观察应聘者的知识面、价值观、谈吐和风度,了解其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判断力和组织能力等。
A、结构化面试 B、非结构化面试 C、诊断面试 D、初步面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1节>面试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非结构化面试的主要目的在于给应聘者充分发挥自己能力与潜力的机会,通过观察应聘者的知识面、价值观、谈吐和风度,了解其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判断力和组织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