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读写情智共生第 4 讲习作基本功训练——写好场面(人 + 人)有的放矢本次习作,我们要学会写好场面中的“点”和“面”。
点石成金【认识“点”“面”】1. 读下面语段和提示,想想“点”和“面”的区别是什么?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节选)在万国殡仪馆里面,我和一些年纪差不多的朋友,过了四天严肃而悲痛的日子。
灵堂中静静地躺着那个老人,每天从早到晚,许许多多的人到这里来,一个一个地或者五六个人站成一排地向他致最深的敬礼。
我立在旁边,我的眼睛把这一切全看进去了。
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
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还把头伸进帷幔里面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一下吧,这是最后的一次了。
”灵堂里灯光不够亮。
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
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鞠躬了。
其余的人马上低下头来。
有的在第三次鞠躬以后,还留恋地把他们的头频频点着。
孩子们的心是最真挚的。
他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友人了。
“救救孩子”我的耳边还仿佛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
我所认识的一个杂志社的工友意外地来了。
他红着脸在灵堂的一角站了片刻,孩子似地恭恭敬敬行了三个礼,然后悄悄地走开了。
我还看见一个盲人,他穿着一身整齐的西装,把一只手扶在另一个穿长衫的人的肩头,慢慢地从外面走进来。
到了灵前那个引路人站住了。
盲人从引路人的肩上缩回了手,向前移动一步,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看不见的眼睛茫然望了望前面,于是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礼。
他又伸出手,扶在引路人的肩上默默地退去了。
提示1.节选部分写的是人们瞻仰鲁迅遗容的场面描写。
2.这里概述了有很多人来向鲁迅告别。
所以是“面”。
3.作者具体描写了几个人悼念的情景。
他们分别是秃顶老人十三四岁女孩子杂志社工友一个盲人所以这是“点”。
4.想想:对“ 一群小学生”的描写是“点”还是“面”?思辨读写 情智共生提示1. 读一读,画横线的句子。
找到关键词,说说这里是写“点”还是写“面”?2. 读下面语段,按照提示,找出文章场面描写中的“点”和“面”。
“王励勤,加油,中国队,加油!”随着观众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中国对韩国的世界杯乒乓赛决赛被王励勤与韩国柳承敏的几个大力远拉推向高潮,场内翻滚着一股热浪,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也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我、爸爸、哥哥戴着头 巾,挥舞着乒乓拍,用力捶着茶几当起场外拉拉队来,王励勤 2. 读一读,画波浪线的句子。
找到关键词,说说这 里是写“点”还是写“面”? 又胜一局,在加油声中一路高歌,这时,对方柳承敏奋起反击, 几个短摆,直线,反手对拉,利用王励勤侧身过多,迎头赶上。
【现场观众的叫声更响亮了,震耳欲聋。
我们一家也急得直跺脚, 3. 读括号里的句子,说说这个场面描写写的是“点” 还是“面”?索性拿着衣服在此挥舞。
】终于,王励勤不负众望,在掌声与 欢呼中尽显他的王者风范,一声大叫,一个手势,他重新崛起, 赢得了比赛,我们也抑制不住兴奋之情,相互拥抱起来。
3. 读下面语段,借助提示,想一想:“点”和“面”是怎么结合的 刘姥姥讲笑话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 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 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
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
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
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提示1. 画横线部分写的是什么?,2. 画波浪线的都是人名,这些人在刘姥姥讲完笑话后, 都是什么反应?这是在写什么?3. 这一段是怎样安排“点”和“面”的?“点”和“面”最大的区别,“点”是对活动中的个别人的详细描写; “面”是对人们活动的总体描写。
拔河随着老师的一声哨声,比赛开始了。
①同学们摆好了姿势,成“工”部式,用脚顶着脚,勾住脚;身子住后倾,双手像只铁 钳似的,用力抓住大麻绳。
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猛虎队, 一会儿又移向雄狮队,互不相让。
②此时,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 都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叫劲, 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铆足了劲向自己的方向拉。
③双方啦啦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
我的手都拽红了,脖子憋得通红,两只手像刀割一样疼,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僵持状态。
我咬紧牙关,忍着疼痛,心想: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放松,要赢,一定要赢。
比赛到了关键时刻,我们还是使劲地拔着,越拔手上就越“狠”,我们的腿不断地往后移, 越挪越远,红领巾从中点慢慢地向我们这边移近。
最后,我们队使出了全力,随着啦啦队的喊声,红绸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们 雄鹰队胜了。
【学写“点”“面”】1. 读下面两个语段,想想都是场面描写,它们有何不同。
语段一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北京音乐厅听演奏会。
到那里时,人很多。
节目可丰富了。
有吹萨 克斯的,有小号合奏的。
我最喜欢一位男乐手吹奏的《回家》。
好一派欢乐的气氛!语段二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北京音乐厅听演奏会。
到那里时,人很多,节目也挺丰富。
有吹萨克斯的,有小号合奏的。
灯光暗了,演出者各就其位。
他们用打击乐器合奏,每个人都很投入。
一曲终了,掌声雷动。
突然一束灯光射向大厅后方,大家都好奇地往后看。
一位男乐手深情地用萨克斯吹着《回家》,他很用心,头也随节拍而动。
他走近了,我看到他的额头上沁出细密提示1. 画横线的部分写的都是“面”。
数一数,写了几个“面”?2. 这些“面”分别描写了什么?3. 把描写“点”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下来。
4. 想想,文章对场面描写, 是怎么安排“ 点” 和“面”的?场面描写中要做到点面结合。
可以一“面”多“点”;也可以多“面” 一“点”。
思辨读写情智共生的汗珠,但他毫不在意。
观众们也被带动起来了,和着节拍拍手,闭上眼睛随着节拍晃头。
人们沉醉其中。
乐曲结束了,男乐手在灯光投射下重返座位。
人群中爆发出如潮的掌声,还有人大喊“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整个音乐厅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我的发现:2. 读下面语段,想想:活动的顺序是怎样的,“点”和“面”是怎样安排进去的。
竞选活动开始了。
20 位候选人按照年纪顺序排好,等待主持人让我们一一登台亮相。
几分钟对我来说像是几个小时一样。
终于,“欢迎他们”的声音响起,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第一次登台了。
我们按照之前的抽签顺序,排好队,我是第 16 号,早着呢!还有很多时间准备。
看到前面的同学,有的自信满满,有的侃侃而谈,有的滔滔不绝,我为自己捏了把汗。
前面 15 位选手都一一演讲完,就要轮到我啦!不知怎么的,我心中的紧张忽然没有了,剩下的都是整个身体的力量,我走上了讲台,敬了个队礼,并轻轻地向大家鞠了个躬,便开始演讲。
我不敢注视大家,只是凝望着远处,用心背诵着自己的讲稿,腿微微有点儿颤抖,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镇定。
“希望大家投给我宝贵的一票!”终于,我演讲完了,感觉大脑一片空白。
顿时,台下响起了掌声,我如释重负,心情格外轻松。
3. 再读这个语段,想想:“点面”还可以怎么安排。
竞选活动开始了。
20 位候选人按照年纪顺序排好,等待主持人让我们一一登台亮相。
几分钟对我来说像是几个小时一样。
终于,“欢迎他们”的声音响起,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第一次登台了。
我们按照之前的抽签顺序,排提示顺序点面安排活动开始选手登台提示顺序点面安排活动开始面 + 点选手登台面排队等候面 + 点准备上场点上场竞选点结束演讲面 + 点好队,我是第 16 号,早着呢!还有很多时间准备。
看到前面的同学,有的自信满满,有的侃侃而谈,有的滔滔不绝,我为自己捏了把汗。
前面 15 位选手都一一演讲完,就要轮到我啦!不知怎么的,心中的紧张忽然没有了,剩下的都是整个身体的力量,我走上了讲台,敬了个队礼,并轻轻地向大家鞠了个躬,便开始演讲。
我不敢注视大家,只是凝望着远处,用心背诵着自己的讲稿,腿微微有点儿颤抖,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镇定。
“希望大家投给我宝贵的一票!”终于,我演讲完了,感觉大脑一片空白。
顿时,台下响起了掌声,我如释重负,心情格外轻松。
妙笔生花(二选一)1.读下面语段,请你进行修改。
想想怎样描写,才能把场面写好。
(150 字左右)挤车一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
一位叔叔不停地往里挤。
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2.看图,把大扫除的场面写下来。
(150 字左右)提示顺序点面安排排队等候准备上场上场竞选结束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