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关注暨南大学考试试卷最佳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划上“〇”,每题1分,共40分)1.神经调节最基本的方式是A.适应B.反馈C.反射D.兴奋2.内环境不包括:A.细胞内液 B.组织液C.血浆D.淋巴液3.分娩过程属于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C.正反馈调节D.负反馈调节4.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A.零B.无限大C.大于正常 D.小于正常5.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A.钠平衡电位B.钾平衡电位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6.衡量组织或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刺激频率B.刺激时间C.刺激强度D.阈值7.骨骼肌是否出现强直收缩主要取决于A.刺激时间B.刺激环境C.刺激频率D.刺激强度8.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A.收缩反应B.分泌活动C.电位变化D.反射活动9.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升高速度最快的是在:A.快速充盈期 B .等容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10.当心室处于快速充盈期时,心内瓣膜的情况是:A.房室瓣开,半月瓣关B.半月瓣开,房室瓣关C.半月瓣与房室瓣均开D.半月瓣与房室瓣均关11.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用下列哪项指标来间接表示:A.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C.心房内压力D.大动脉血压12.窦房结是正常心脏节律性活动的起搏点,因为:A.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平台期B.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速率快C.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3期复极化的速度快D.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快13.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增强心肌收缩力B.加速血液回心C.增加心率D.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14.在生理情况下,对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发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B.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静水压C.血浆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15.当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动脉血压升高B.心输出量增加C.血流速度加快D.舒张期室内压降低16.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B.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C.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D.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17.肺通气的原动力是来自A.肺的舒缩运动B.肺的弹性回缩C.呼吸肌的舒缩D.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18.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A.脊髓B.延髓C.脑桥D.间脑19.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直接刺激物是A.脑脊液中的CO2B.血液中的CO2C.脑脊液中的H+D.血液中的H+20.对消化和吸收概念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B.消化可分为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C.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D.消化主要在胃中完成,吸收是在小肠完成21.胃液中内因子的作用为A.激活胃蛋白酶原B.参与胃粘膜屏障作用C.促进VitB12的吸收D.促进胃泌素的释放22.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D.血浆蛋白质浓度降低23.下列哪种情况醛固酮分泌将增多A.血Na+升高、血K+降低B.血Na+降低、血K+升高C.血Ca++升高D.血Cl 升高24.下列哪种情况下尿量增多与抗利尿激素无关A.大量饮水B.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C.循环血量增加D.静脉输入甘露醇25.体力劳动或运动时,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A.肌肉B.脑C.皮肤D.内脏26.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体表温度时,机体散热的方式是A.辐射B.传导C.对流D.蒸发27.关于突触后抑制,错误的是:A. 要通过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来发挥作用B. 其本质是一种去极化的抑制C. 回返性抑制属于一种负反馈抑制D. 传入侧支性抑制也属于突触后抑制28.关于受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胆碱能受体包括M型和N型B.肾上腺能受体包括α型和β型C.N型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后使骨骼肌收缩D.M型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后使胃肠活动减弱29.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之一是A.单向性B.非绝缘性C.完整性D.易疲劳性30.关于突触前抑制的正确描述是A.突触前膜超极化,兴奋性递质释放增多B.突触前膜超极化,抑制性递质释放增多C.突触前膜去极化,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D.突触前膜去极化,抑制性递质释放减少31.脊休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脊髓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B.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对其的控制作用C.脊髓的反射中枢被破坏D.突然切断的损伤刺激所引起的抑制作用32.牵涉痛是指A.内脏疾病引起相邻脏器的疼痛B.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C.手术牵拉脏器引起的疼痛D.神经疼痛向体表投射33.关于视网膜视杆系统特点的正确论述是:A.分布在视网膜中央B.单线联系C.含三种感光色素D.负责暗视觉34.视杆细胞静息电位负值较小(-30~-40mV)是由于A.一定量的Na+内流B.一定量的K+内流C.一定量的H+内流D.一定量的Cl-内流35.每一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A.听域B.痛域C.听阈D.痛阈36.关于耳蜗基底膜行波振动的正确论述是:A.声频愈低,最大振动愈近底部B.声频愈高,最大振动愈近底部C.声强愈大,最大振动愈近顶部D.声强愈小,最大振动愈近顶部37.机体绝大多数激素属于A.含氮类激素B.类固醇激素C.固醇类激素D.脂肪酸衍生物38.下列哪一激素是由腺垂体合成与释放的?A.生长素释放激素B.催产素C.催乳素D.醛固酮39.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将造成A.呆小症B.巨人症C.侏儒症D.肢端肥大症40.关于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的错误论述是:A.升高血糖B.参与应激反应C.抑制免疫D.促进儿茶酚胺降解二、K型题:(每题1分,共5分。
答案用A、B、C、D、E表示写在题后括号内。
答案组合: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④;E=①+②+③+④)1.细胞膜对物质主动转运的特点是①.顺电位差进行( )②.不消耗能量③.以“载体”为中介④.逆浓度差进行2.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的充盈取决于:①.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②.体位③.心室舒张时的“抽吸”作用④.骨骼肌的挤压作用3.肺活量等于下列哪些气量之和①.潮气量( )②补吸气量③补呼气量④余气量4.外周神经中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纤维有①.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②.植物神经节前纤维③.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④.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5. 眼看6米内近物时①.晶状体变凸( )②.瞳孔缩小③.双眼汇聚④.玻璃体变扁平三、英译中:(每题0.5分,共5分)1. passive transport2. stimulation3.ejection fraction4.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5. absorption6.excretion7.basal metabolism8.central inhibition9.visual field10.endocrine四、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20分)1.稳态2.阈电位:3.心泵功能的异长调节4.RBC悬浮稳定性5.胃排空6.肾小球滤过率7.食物的氧热价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9.听神经特征频率10.下丘脑调节性多肽五. 问答题:( 第1、2题8分,第3、4题7分,共30分)1.试比较局部反应(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异同点。
(8分)2.当体内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有何生理意义? (8分)3 .试分析由兔耳缘静脉注入20%的葡萄糖5毫升后其尿量的变化及机制。
(7分)4. 试述第一体表感觉代表区的部位及其感觉投射特点。
(7分)B卷标准答案:一. 最佳选择题1.C2.A3.C4.A5.B6.D7.C8.C9.B10.A11.B12.D13.D14.D15.D16.D17.C18.B19.C20.D21.C22.B23.B24.D25.A26.D27.B28.D29.C30.C31.B32.B33.D34.A35.C36.B37.A38.C39.C40.D二、K型题:1.D2.B3.A4.E5.A三. 英译中:1.被动转运.2.刺激3.射血分数4.有效滤过压5.吸收6.排泄7.基础代谢8.中枢抑制9.视野10.内分泌四、名词解释:1.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
2.阈电位:能使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3.心泵功能的异长调节:通过改变心肌细胞初长度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改变的调节。
4.RBC悬浮稳定性:RBC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沉降的特性. RBC的沉降率越大,RBC悬浮稳定性越小。
5.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6.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7.食物的氧热价: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一升氧所产生的能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一种局部去极化电位,一旦达到阈值即可导致细胞兴奋。
9.听神经特征频率:每一条听神经纤维对某一特定频率的声音特敏感(阈强度最小),该频率称其特征频率。
10.下丘脑调节性多肽:下丘脑基底部促垂体区的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肽类激素,主要作用是调控腺垂体的内分泌活动。
五. 问答题:1.试比较局部反应(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异同点。
(8分)2.当体内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有何生理意义? (8分)答:当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可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其反射效应是使心率加块,外周血管阻力增加降低,血压回升。
(1).动脉压力感觉器: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感受装置是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称为动脉压力感受器。
动脉压力感觉器并不是直接感觉血压的变化,而是感觉血管壁的机械牵张程度。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动脉管壁被牵张的的程度就升高,压力感觉器发放的神经冲动也就增多。
在一定范围内,压力感觉器的传入冲动频率与动脉管壁扩张程度成正比。
(2分)(2)传入神经和中枢联系: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组成颈动脉窦神经。
窦神经加入舌咽神经,进入延髓,和孤束核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行走于迷走神经干内,然后进入延髓,到达孤束核。
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冲动到达孤束核后,可通过延髓内的神经通路使延髓端腹外侧部C1区的血管运动神经元抑制从而使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孤束核神经元还与延髓内其它神经核团以及脑干其它部位如脑桥、下丘脑等的一些神经核团发生联系,其效应也是使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
另外,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到达孤束核后还与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发生联系,使迷走神经的活动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