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总装组装试题库 (2)

汽车总装组装试题库 (2)

一、不定项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底盘系统的是( D )。

A、转向系B、传动系C、行驶系D、车身2、以下部位在涂装车间喷漆过程中需要遮蔽的点( C )。

A、漏液孔B、普通螺栓连接孔C、搭铁螺栓安装孔D、工艺孔3、车轮装配的合适的高度一般为前驱动螺母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A )A、0.9~1.1米B、0.3~0.7米C、1.2~1.4米 D、1.5~1.7米4、以下不是机械手使用主要功能的是( B )A、降低劳动强度B、减少操作时间C、防止操作人员接触腐蚀性材料D、定位装配,提高装配质量5、以下哪种输送方式一般不适用于底盘装配线( A )A.宽推板 B.自行小车 C.推杆链 D.空中摩擦线6、总装车间不需要真空加注的液体有( C )A、动力转向液B、制动液C、机油D、空调液7、以下不属于总装装配类主工具的有( D )A、蓄电池螺丝刀B、气动弯角扳手C、气动液压脉冲扳手D、套筒8、下列工具力矩精度超出±10%的有( A )A、气动液压脉冲扳手B、表盘式力矩扳手C、蓄电池螺丝刀D、气动弯角定扭扳手9、套筒接口尺寸常见的尺寸均为英制尺寸,常见的不包含下列那种( B )A、1/4B、5/8C、1/2D、3/410、总装生产线主要工艺工段有( ABCD )A、内饰一B、底盘C、内饰二D、调整及检测11、线束插头插接原则有( ABC )A、一插B、二响C、三拔D、敲击12、下列哪些零部件与整车颜色配置信息相关( ABCD )A、前保险杠B、侧裙护板C、外后视镜D、防擦条13、装配过程中需要与车身保持一致的VIN 码标识主要有( ABCD )A、仪表台小铭牌VIN码B、整车铭牌VIN 码C、随车卡VIN码D、配置表VIN码14、以下可列入总装关键工序的有( ABC )A、驱动螺母紧固 B、四轮定位 C、转毂试验 D、门护板紧固15、装配检验主要包含(ABC )A、自检B、互检C、专检D、检验员检查16、VIN码中不会包含以下哪些英文字母( ACD )A、IB、LC、OD、Q17、风挡玻璃装配工艺要求主要有( ABCD )A、胶形要求B、轨迹要求C、固化速度D、操作温度18、汽车四大工艺是指哪些( ABCD )A、冲压工艺B、焊装工艺C、涂装工艺D、总装工艺19、装配工艺设计应考虑的原则有( ABCD )A、装配手段、方法最经济B、设备、工装、工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C、尽量减轻劳动强度,缩小装配的占地面积 D、实现均衡生产,文明生产20、总装零部件联接型式主要有(ABCD )A、螺纹联接B、卡接C、粘接D、铆接二、填空题1、整车在下线后,需经过四轮定位、转毂、尾气检测、淋雨试验等工序后才能流到质保部的最终检验处。

2、发动机由曲柄连杆、配气两大机构和启动、点火、供给、润滑、冷却五大系统组成。

3、尾气分析仪测量的主要项目是水、CO、NOX、HC等。

4、工艺文件编制时必须遵从的三大原则是:正确性、完整性、统一性。

5、汽车主要由车身、发动机、底盘、电器设备四部分组成。

6、螺栓紧固的连接特性可分为:硬连接、软连接、中性连接。

7、关键特性的标记为☆;重要特性的标记为★。

8、燃油密封性测试设备是对整车燃油系统的密封性和畅通性的检测。

9、总装专业的APQP文件包括过程流程图、过程FMEA 、控制计划等;10、总装车间助力机械手一般使用在车轮、座椅、蓄电池、仪表板、车门拆装、前端模块、备胎等装配过程中三、简答题1、汽车装配的概念?答:汽车装配是汽车全部制造工艺过程的最终环节,是把经检验合格的数以千万计的各类零件按规定的精度标准和技术要求总成为整车,并经严格的检测程序,确认其是否合格的整个工艺过程.2、生产准备阶段,总装编写的工艺文件主要包括哪些?答:《过程流程图》、《过程FMEA》、《控制计划》、《设备操作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工具校验作业指导书》、《总装装配顺序书》、《总装装配作业指导书》、《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工位零件明细表》、《检验作业指导书》、《工具明细表》、《工装明细表》、《生产辅助材料消耗定额明细表》、《生产辅助材料消耗定额汇总表》注:能答出九种以上可得满分3、什么叫做工艺改进?答: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经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找出影响质量的原因,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工艺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改进质量、提高质量的目的,这个过程叫工艺改进。

4、什么是动态扭矩测量和静态扭矩测量?答:1.动态扭矩测量:在紧固同时使用在线式扭矩传感器测量(比如三总的电动拧紧机,拧紧过程中即进行测量,控制器上显示的值也是测量过程中的瞬时的峰值,达到程序设定的值工具即停止工作)。

2.静态扭矩测量:紧固后用扭矩扳手测量。

5、新车型生产线通过性分析时,应重点分析的总装机械化和加注/检测类设备有哪些?答:1.机械化设备需重点分析的有:涂总摩擦线台车、宽推板、升降机、吊具、双边板式链、动力总成分装线、安全网、后轴分装线等;2.加注/检测类设备重点分析的有:风挡玻璃涂胶机、后轴拧紧机、发动机/变速箱油加注机、轮胎拧紧机、氮气预抽真空、空调液加注机、通气密封性检测设备、制动液/转向液组合加注机、电子防盗钥匙匹配设备、防冻液加注机、清洗液加注机、燃油加注机、四轮定位仪、大灯检测仪、侧滑试验台、转毂试验台、淋雨间等。

注:每项能答出五种以上可得满分四、简述题1、请简要说明车身总装SE分析主要内容。

答:1.根据白车身(油漆车身)重量、重心坐标,确认重心坐标在车身的具体位置、吊具内的具体位置,判断吊具的吊挂可行性;2.白车身前(后)吊孔分析(含位置坐标、周围形状、孔深、翻边高度、车身在吊具内的具体位置是否与车身干涉等);3.整车侧围裙边断面形状、承载能力,整车在现有吊具内在下线时车身举身后是否与吊具横梁干涉等;4.整车VIN打号位置分析;5.车门开启后与吊具吊臂分析;6.前后盖开启后与吊具前后小车组干涉分析;7.底板工艺定位孔分析,包括动力总成合装工艺定位孔、后轴总成合装工艺定位孔等;8.车门铰链可拆性分析(即:车门开启后铰链拆卸可行性分析);9.前后盖可拆性分析等。

注:能答出四项以上可得满分2、简述总装气动弯角扳手匹配原则及其力矩控制方法。

答:基本原则:广泛用于力矩相对较大的整车零部件拧紧(诸如:转向柱托架装配、脚制动踏板、动力总成分装装配和装配空间小的部位)。

原则上:力矩≥60Nm以上的紧固点不适宜使用气动弯角扳手,否则需增加相关助力装置。

其力矩控制精度为:±7%.力矩控制方法:1.气动弯角扳手紧固力矩在50Nm以上的点,需使用手动力矩扳手100%复紧或者采用指针式力矩扳手抽检;2.气动弯角扳手紧固力矩在25-50Nm,同时控制计划中标★的点,需采用指针力矩扳手抽检;3.力矩在50Nm以下的非关键力矩可使用气动弯角扳手直接紧固。

3、简述装配工序设计的基本过程。

答:1.首先根据工艺平面布置,排布生产线总体装配顺序;2.总体装配顺序确定后,根据生产线节拍、工位密度和产品结构先后顺序关系,综合考虑工序工时、生产线物流、工位人员、设备、零部件特性、工艺技术要求、装配环境、质量检验等因素,确定单工位零部件种类及数量。

3.具体工位内容分配完成后,再对工位内工序进行平衡及调整。

一、单项选择题(总分30分,共10题,每题3分)1、工装设计过程中,了解生产节拍和夹具的使用情况,以确定所采用夹具结构的( C )A、合理性和可靠性B、可靠性和工艺性C、合理性和经济性D、合理性和工艺性2、零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应符合定位原理,定位误差应小于装配误差的(B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3、夹具中支撑部件采用45钢制作,零件的热处理方法为( B )A、淬火B、调质C、退火D、正火4、在夹具设计图纸上标注零件号,可直接标出国家标准号的是( D )A、夹具本体B、扳倒销C、尼龙块D、内六角螺钉5、关于调质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淬火后高温回火B、淬火后低温回火C、淬火后时效处理D、淬火后急冷6、下列不属于总装工装使用性要求的是( D )A、操作便捷、省力B、符合人机工程学C、便于维修D、满足多种车型装配7、优质碳素结构钢45,含碳量为(C )A、45% B、4.5% C、0.45% D、0.45‰8、设计仪表板分装夹具时,夹具定位夹紧选取的零件( A )A、仪表板横梁B、仪表板本体C、风管D、转向柱9、下列代号属于非金属材料的是(D )A、T10A B、H62 C、Q235 D、PA-6610、下列加工方法中,夹具零件的制造公差不可放宽的( D )A、调整B、修配C、就地加工D、研磨二、填空题1、汽车主要由_车身_、_发动机、底盘、电器设备四部分组成。

2、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人、设备、材料、方法、环境。

3、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7个,即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坎(德拉);机械设计中长度单位通常采用毫米。

4、常用的金属热处理方式有:淬火、退火、正火、调质等。

5、机械加工中,使工件产生加工误差的影响因素包括:机床误差、夹具误差、刀具误差、热变形、弹性变形、内应力等。

6、为了增加夹具的可靠性和延长夹具的寿命,必须考虑夹具使用中的补偿磨损问题,在考虑工厂现有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同时,在不增加制造困难的前提下,应尽量把夹具公差定得小一些。

7、总装工装按类型分,包括工位器具、专用辅具、夹具。

8、总装工装设计工艺性要求包括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满足工艺装配要求。

9、夹具中的尺寸公差和技术条件应表示清楚,不要相互矛盾和重复,凡注有公差的部位,一定要有相应的检验基准。

10、动力总成分装/合装夹具设计过程中,应保证副车架总成、发变总成、滑柱总成相对的高度关系,因产品数模均为整车状态,数模与现场实际零部件状态存在差异,实际设计中考虑弹性部件形变量,适当降低副车架总成与滑柱总成的高度。

三、问答题(总分20分,共2题,每题10分)1、工装设计中,输入及原始资料研究包括哪些内容?(10分)回答:1、了解相关装配内容、装配工艺及所使用工具。

2、了解生产节拍和夹具的使用情况,以确定所采用夹具结构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3、了解现场安装空间,改造类夹具设计需了解原有夹具机构及相关尺寸,确定有无安装或改造空间,确定于关联部件的定位及固定方式。

4、了解装配零部件的尺寸,工具操作空间,力矩等。

5、了解夹具使用现场条件,如有无气源、电源接口。

6、收集有关零部件标准(国标、部标、企标),典型夹具结构,夹具设计资料等。

7、了解夹具制造厂家的生产能力、经验等。

2、总装工装设计要求包括哪些内容?(10分)回答:1、工艺性工装要求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满足工艺装配要求。

2、使用性工装操作便捷、省力,符合人机工程学,便于维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