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场检查规程操作讲义全

现场检查规程操作讲义全

第三模块现场检查规程目录:1 模块说明 (3)2现场检查程序流程图 (3)3 具体操作要求 (9)3.1检查准备阶段 (9)3.1.1 检查立项阶段 (9)3.1.2成立检查组 (10)3.1.3拟定《现场检查方案》(附件3) (12)3.1.4发出《现场检查通知书》(附件5) (13)3.1.5检查前问卷(附件6) (14)3.1.6收集检查有关资料 (15)3.1.7开展检查前调查与分析 (15)3.1.8拟定《进点会谈提纲》(附件7) (16)3.1.9检查前培训 (16)3.2检查实施阶段 (17)3.2.1进点会谈 (17)3.2.2实施检查 (18)3.2.3编制《现场检查工作底稿》(附件13) (20)3.2.4编制和发出《现场检查事实确认书》(附件14) (22)3.2.5结束现场 (23)3.3检查报告阶段 (24)3.3.1分项目检查小结(附件15) (24)3.3.2形成《现场检查事实与评价》(附件16) (24)3.3.3与被查单位交换意见 (25)3.3.4发出《现场检查事实与评价》 (26)3.3.5形成《现场检查报告》(附件18) (26)3.4 检查处理阶段 (29)3.4.1《现场检查意见书》(附件20) (29)3.4.2下达《现场检查意见书》程序 (29)3.4.3《现场检查意见书》主要容 (29)3.4.4《现场检查意见书》发出方式 (29)3.4.5《现场检查意见书》生效 (29)3.4.6制作《现场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清单》(附件21) (30)3.4.7监管函件的发出 (30)3.4.8催收整改报告 (30)3.4.9督促整改 (30)3.4.10下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和《监管强制措施告知书》 (31)3.5检查档案整理阶段 (31)3.5.1建立《现场检查档案》 (31)3.5.2《现场检查档案》主要容 (31)3.5.3编写《现场检查档案目录》 (32)3.5.4装入《现场检查档案》档案盒 (32)3.5.5移交《现场检查档案》 (32)3.5.6建立《电子版现场检查档案》 (32)3.5.7现场检查总结与考评 (33)4 检查文本格式 (33)1 模块说明本模块包括现场检查程序流程图、具体操作要求和现场检查文本格式三部分。

现场检查程序流程图,简要介绍现场检查所涉及各个阶段的主要流程和要求,包括检查准备、检查实施、检查报告、检查处理和检查档案整理五个部分,以及涉及的有关部门。

具体操作要求,则是对现场检查程序流程图进行的详细说明,明确了相关监管职责、权限以及具体容、监管部门间的协调以及质量控制要求等。

文本格式。

列举了现场检查流程需要的各类文本格式本。

2现场检查程序流程图3 具体操作要求3.1检查准备阶段3.1.1 检查立项阶段3.1.1(1)自选项目立项。

非现场监管部门按照规程序,在充分利用监管成果和征求现场检查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年度或监管周期现场检查计划,根据检查计划或领导临时安排制发《现场检查项目建议书》(附件1),主要包括:项目名称、立项理由、检查目的、检查围和重点、检查对象及分支机构、检查组织处室、检查方式、检查人员数量、检查时间及工作量等。

送交现场检查部门,向其征求意见。

3.1.1(2)银监会指定检查项目立项。

现场检查部门根据银监会现场检查计划直接立项,无需非现场监管部门制发《现场检查项目建议书》。

银监会指定检查项目在征求意见时由现场检查部门报分管局长审定上报。

3.1.1(3)意见反馈。

现场检查部门在收到非现场监管部门《现场检查立项建议书》后,应尽快向非现场监管部门反馈同意或修改事项及理由的意见。

3.1.1(4)修订。

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当与现场检查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采纳其合理意见,对《现场检查立项建议书》进行修改完善,报部门负责人审核。

3.1.1(5)审定。

自选项目的《现场检查立项建议书》由非现场监管部门报分管局领导审核同意后反馈现场检查部门。

现场检查部门根据银监会制定项目和非现场监管部门自选项目立项建议向办公室报送检查计划审核,由办公室统一报局长办公会审定。

3.1.1(6)保存。

银监会现场检查计划文件、审定后的《现场检查立项建议书》和银监局审定后的现场检查计划,由现场检查部门留存,据以制定《现场检查方案》并存档,非现场监管部门保留一份副本。

3.1.1(7)特别项目。

涉及统计、科技以及信访等自选项目的现场检查项目,由相应的功能监管部门参照以上程序进行立项。

3.1.2成立检查组3.1.2(1)项目检查组。

现场检查部门根据审定后现场检查计划成立项目检查组,明确组长、项目负责人。

检查项目只涉及1家银行的,直接设立检查组,不需成立项目检查组。

3.1.2(2)检查组。

一个检查项目涉及多家银行的,可以分设多个检查组,每个检查组应明确组长、主查人、检查成员。

3.1.2(3)检查小组。

每个检查组可以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至少由两人组成,以保证各项检查容均有适当形式的复核和监督。

3.1.2(4)检查组人员。

检查组的人员构成应根据检查项目容和被查机构情况而定。

现场检查人数不得少于两人,检查人员的专业特长应符合检查项目要求,主查员必需具备主查员资格。

3.1.2(5)检查组组长。

由现场检查部门负责人或分管局领导确定。

检查组组长(根据需要组长也可以同时兼任主查员)负责对检查组的领导,协调重大事项,指导现场检查严格依照检查计划和检查方案实施、控制检查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审核主查员提交需要进一步审核的重大问题工作底稿及事实确认书、向领导汇报检查发现的重大线索或问题、协调修改方案等事项、审核《检查事实与评价》、《现场检查报告》、《现场检查意见书》等其他相关监管文件,负责组织对检查发现问题的初步处理建议的讨论,对现场检查纪律负总责。

3.1.2(6)项目负责人。

由现场检查部门负责人确定。

负责制定《检查方案》初稿,负责协助检查组组长实施现场检查工作从准备阶段到报告阶段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控制检查工作的质量和进度,根据检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检查力量和检查时间,与法规部门协调检查处理事项,汇总检查报告。

3.1.2(7)主查员。

由现场检查部门负责人确定,也可根据需要以现场检查项目公开招标方式确定。

主查员应具备相当的现场检查工作经验,负责检查工作的具体实施,及时向检查组组长反映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线索或问题,审阅归集全部《工作底稿》和《事实确认书》、组织撰写《检查事实与评价》、《现场检查报告》、《现场检查意见书》等其他相关监管文件。

初拟检查处理建议提交检查组讨论。

3.1.2(8)分项目小组组长。

由检查组组长或主查员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否设立。

小组组长应服从、完成检查组组长、主查员分配的各项任务,负责控制分项目容的实施及检查小组质量、进度、检查时间;复核检查小组检查人员的全部工作底稿;拟写分项目检查情况报告;及时向检查组组长、主查员反映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线索或问题。

完成分项目检查情况报告等检查文本。

3.1.2(9)检查组成员。

成员分工由主查员根据检查组人员的知识水平、工作经历和检查任务确定,由检查组组长认可。

检查组成员应服从、完成检查组组长、主查员、检查小组组长分配的各项任务,严格按照现场检查程序和要求开展现场检查工作,认真拟写《现场检查工作底稿》、《现场检查事实确认书》。

检查组人员对现场检查中发现问题的真实性负责。

3.1.2(10)人力集成。

检查人员一般由检查组组长根据主查员提出的人员需求确定。

若涉及跨部门(包括处室、监管办、分局)人员集成,由主查员拟写《现场检查人员抽调人员需求申请表》(附件2),主要包括检查人员的数量需求和专业构成需求。

根据现场检查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从监管业务、政策法规、统计分析、计算机技术等方面提出专业人员配备要求。

经检查组长审核报人事部门审查,人事部门原则上应尽快审定人员调配意见,并将审定结果通过《现场检查人员抽调人员需求申请表》反馈给现场检查部门,实施对人员的统一调配。

3.1.2(11)银监会运用EAST检查系统开展自上而下的检查项目,需要银监局或银监分局对应部门配合检查的,由对应部门组织检查人员,需要人员集成的,按上述程序办理。

3.1.3拟定《现场检查方案》(附件3)3.1.3(1)初稿。

项目负责人按照《现场检查立项建议书》要求,结合对被查机构前期调查分析结论,组织拟写《现场检查方案》初稿。

主要包括制定检查的依据、被查机构名称、拟检查的围、容、目的、重点、实施步骤、方式、时间;报告、附表格式要求;检查组人员及分组;检查依据。

《现场检查方案》容必须符合银监会的统一要求,且对检查重点、方法、进度、分工做出具体规定,可编制每个检查人员的检查作业图或操作表,直观地展示现场检查方案的要素。

银监会统一组织检查项目已经制定《检查方案》的,主查员可根据情况结合检查对象和本地特点细化检查方案。

3.1.3(2)讨论。

检查组组长主持召开《现场检查方案》初稿讨论会,经检查组人员充分讨论通过。

3.1.3(3)征求意见。

《现场检查方案》初稿经检查组组长审查后向非现场监管部门发出《征询意见函》(附件4)征求意见,非现场监管部门应及时对《现场检查方案》提出相关修改建议,通过《征询意见函》反馈现场检查部门。

现场检查部门与非现场监管部门之间对《现场检查方案》征询意见、反馈意见及抄送等程序均应在《征询意见函》上办理签收手续。

3.1.3(4)审定。

现场检查部门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订,形成正式的《现场检查方案》,经检查组讨论通过,以正式文件或签报程序报分管局领导批准,同时将审定的《现场检查方案》抄送非现场监管部门。

3.1.3(5)方案调整。

若在实施检查过程中需对检查方案作原则性重大调整,包括对被检查机构的调整、检查抽样围的减少、检查时间的延长、检查人员重大变动等,调整方案应通过签报方式经分管局领导认可。

3.1.4发出《现场检查通知书》(附件5)3.1.4(1)初拟。

《现场检查通知书》由主查员或主查员指定检查组成员拟写,容包括:被查机构名称;检查依据、围、主要容、方式、检查起止时间;检查组组长、主查员和其他检查人员;对被查机构配合检查工作的要求;其他事项。

3.1.4(2)制作流程。

《现场检查通知书》以签报方式按程序报分管局长审批,由办公室统一登记文号,一式5份,送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各1份,送被查单位1份,按监管函件保存1份,归入检查档案1份。

3.1.4(3)发出。

《现场检查通知书》一般由主查员提前下发被查机构,也可在进点会谈时递交被查机构。

3.1.4(4)临时性检查。

对群众来信举报、领导批示件或其他突发事件,需要以现场检查方式快速实施核查,可以签报方式报分管局领导同意后,按简易程序实施现场检查。

3.1.4(5)配合检查。

银监会运用EAST检查系统开展自上而下的检查项目,银监局和银监分局凭银监会制发的《核查通知书》开展协助核查,无需制作《检查通知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