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手册**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区**安全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8年月日局长(领导)题词:编制人员: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未被设计成为常规作业场所,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含氧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并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近年来,全国发生多起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给企业关工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为了提高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预防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家、**市、**区各级安监组织开展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
活动把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作为重点内容,将对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行全覆盖的警示教育和培训。
为保证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特印制此手册,手册个绍了有限空间作业的概念及分类,危险特性及风险辨识,主要有毒有害物质危险性分析、作业安全管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及《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既可作为各级、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从业人员的日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作业指导手册。
一、有限空间作业概念及分类1.有限空间的定义2.有限空间作业的定义3.有限空间的分类二有限空间作业危险特性及风险辨识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2.有限空间风险分析3.典型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三、有限空间有害物质危险性分析1.硫化氢(H2S)2.一氧化碳(C0)3.甲烷(CH)4.缺氧窒息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1.建立作业台帐2.建立管理制度3.严格作业审批4.编制应急预案5.强化安全培训6.作业发包管理五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六事故应急救援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八有限空间典型事故案例九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十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一、有限空间作业概念及分类1.有限空间的定义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常规作业场所,自然通风或照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2.有限空间作业的定义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内部进行作业活动。
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及场所都叫有限空间(作业受到限制的空间),在有限空间作业统称有限空间作业。
3.有限空间分类分为:密闭半密闭设备、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三类。
1、密闭半密闭设备: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有限空间: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云、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纸浆池(云)、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间: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罐)、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有限空间实例:反应釜、储罐下水管道污水井、雨水井污水池压载舱地窖二有限空间作业危险特性及风险辨识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1、作业环境情况复杂有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散◆有限空间照明、通信不畅◆给正常作业和应急救援带来困难所谓有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散是指:➢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或因生化反应(蛋白质腐败)、呼吸作用等,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容易积聚,一段时间后,会形成较高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有些有毒有害气体是无味的,易使作业人员放松警惕,引发中毒、窒息事故;➢有些毒气体浓度高时对神经有麻痹作用(例如硫化氢),反而不能被嗅到。
所谓有限空间照明、通信不畅,给正常作业和应急救援带来困难是指:➢一些有限作业空间周围暗流的渗透或突然涌入➢建筑物的坍塌或其它流动性固体(如泥沙等)的流动等或作业过程中使用电器漏电,作业使用的机械伤害等,都会给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带来潜在的危险。
2、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重后果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内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
如:硫化氢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氰化氢中毒有机溶剂中毒等。
3、容易因监护与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有限空间作业,导致作业人员出入困难,联系丌便,不利于作业监护;有限作业空间内,一旦发生事敀,就难以施救,且易因盲目施救而造成伤亡扩大。
一知名跨国公司曾做过统计,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中死亡人员有50%是救援人员。
究其原因,均为施救不当,而造成伤亡扩大。
一是应急救援预案不完善二是安全设施与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缺乏三是培训和演练不到位2.有限空间风险分析(1)中毒: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有害物质,引起中毒。
有害物质可能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的,也可能是在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形成的。
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或因生化反应(蛋白质腐烂)呼吸作用等,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容易积聚,一段时间后会形成较高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HI2S)、一氧化碳(CO)。
(2)窒息:空气中氧气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室息。
有限空间氧气被细菌消耗导致缺氧;在有限空间中进行焊接、加热、切割作业会消耗氧气,导致缺氧;氧气被惰性气体置换,导致缺氧。
(3)火灾、爆炸:有限空间内积聚了易燃易爆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会引起火灾、爆炸。
有机物分解会产生甲烷(CH)、一氧化碳(CO)、硫化氢(HS)等可燃气体,导致爆炸和火灾。
(4)其他伤害:有限空间除了以上三种以上危害因素外还存在:淹溺、坍塌、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灼烫、高温等危险有害因素。
3.典型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充分辨识有限空间,了解企业存在有限空间的作业特点,并进行危害评估。
★分析企业存在的有限空间作业是否存在:火灾和爆炸、中毒和窒息、中暑、触电、淹溺、掩埋、物体打击危害等。
如三、有限空间有害物质危险性分析1.硫化氢(H2S)★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气体,有特殊的臭味(臭鸡蛋气味),是一种神经毒剂,具有窒息性,易溶于水;★比重比空气大,易积聚在通风不良的城市污水管道、窨井、化粪池、污水池、纸浆池以及其他各类发酵池等低洼处(由含氮化合物(蛋白质)的腐败分解产生)。
在0.4mg/立方米时,人能明显嗅到硫化氢的臭味;在70~150mg/立方米时,吸入数分钟即发生嗅觉疲劳而闻不到臭味,浓度越高嗅觉疲劳越快,越容易使人丧失警惕;超过760mg/立方米时,短时间内即可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肺炎,可能造成生命危险;超过1000mg/立方米,可致人发生电击样死亡。
硫化氢浓度及停留时间对人体的伤害程度2.一氧化碳(C0)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臭气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一氧化碳在血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相对于氧气)而造成组织缺氧。
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
一氧化碳浓度及停留时间对人体的伤害程度3.甲烷(CH)是天然气、沼气、煤气的主要成分。
(1)在标准状态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2)比重比空气小;(3)难溶于水,溶于酵、乙醚;(4)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极限为5.0%~15.0%(5)有机物在缺氧的情况下分解会产生甲烷。
4.缺氧窒息能引起人体组织处于缺氧状态的过程,称为窒息危害。
如:二氧化碳积聚,造成氧气浓度过低;惰性气体氮气、氩气、氦气等窒息性气体。
不同浓度的氧气对人体的影响如下: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企业要依法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组成及职责范围。
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组成:◆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员◆审批人员充分辨识有限空间,了解企业存在有限空间的作业特点,并进行危害评估。
分析企业存在的有限空间作业是否存在:火灾和爆炸、中毒和窒息、中暑、触电、淹溺、掩埋、物体打击危害等1.建立作业台帐企业要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长期存在风险的有限空间,要设置醒目的标志、标示。
2.建立管理制度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六项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3.严格作业审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办理作业审批,严禁未经批准、未获得作业许可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编制有限空间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提高自救互救能力(1)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备,严禁盲目施救。
(2)应根据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配备相应的呼吸器、防毒面罩、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安全绳等应急装备和器材。
(3)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急救援人员应当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定期进行演练,提高急处置能力。
5.强化安全培训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员、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培训。
培训应有专门记录方人员签字确认。
培训内容包括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2)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3)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4)紧急情况下的正确应急处置、施救措施。
6.作业发包管理应确保外委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将外委施单位的安全工作纳入本企业统一管理。
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时,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五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做到:“先通风、在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进入作业。
职责要求:1、作业负责人的职责(1)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
(2)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安全施工方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可安排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在有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
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联络及呼叫方法。
(4)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有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2、监护人员的职责(1)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
(2)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觉并做出判断。
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
(3)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作业人员从有限空间逃生,同时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4)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
3、作业人员的职责(1)应在做好安全准备的前提下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